本书讲述了14个经典法学流派的源起、发展及核心思想和代表人物,包括自然法学派、历史法学派、法社会学派、利益法学派等。书中穿插对各流派代表人物的介绍,着重介绍了经典法学流派的代表观点 。
本书讲述了50位著名法学家的故事,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孟德斯鸠、贝卡里亚、边沁等。书中着重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及法学思想、法学著作,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学派之间思想的异同及法学思想的流变。
《中国历代契约粹编(全三册)》收录了从原始无文字契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时期的民间契约2500余件,包括买卖、雇佣、典当、分家、继嗣、赠送等多种社会经济活动,此外还收录了历代民间模拟契约形式的"买地券"多件,从多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经济形态、法律关系和文化面貌。是一部颇具价值的资料集。古籍整理资助项目。
本书围绕股权激励的典型模式、主要参与者及其法律关系、实施、常见争议等方面展开详细、深入的讨论,帮助企业搭建扎实的基本框架。同时,选取相对热门的知名企业股权激励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经验,提炼可借鉴之处,为企业顺利实施股权激励奠定基础。
在这本小册子中汇集的警句,并不是拉德布鲁赫像现在这样写出来的。而是由我从他的全集中摘选出来的。所做的这些,对于这样一位思想铺陈高远宏阔、婉约细腻的作者而言,可能还是远远不够的。拉德布鲁赫的语言既绵密厚重、又简明扼要,既直白清朗、又纯真朴实。他能够采撷到物之精华,宛若把光线集聚为耀眼的亮点。他既是学问人,也是艺术家。当我们阅读或聆听这样的警句时,我们获得了生命的充实和心智的启迪,同时也由于这一表达方式之美而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王名扬全集:论文、词条汇编》汇集了王名扬先生公开发表的译著、译文、教材。他的著述的鲜明特点是准确、精到;他的译作不是简单的翻译和单纯的述说,而是在综合研究、融合贯通的基础上,以中国化的思维、语言进行阐释,使我们易懂、易读、易接受。
《福利社会的欧洲设计:察赫社会法文集》精选了察赫教授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8年近三十年来发表的颇具影响力的学术文章,分五部分介绍了社会法(社会保障法)和社会政策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发展史,涉及社会法基本概念和分类、福利国家理论、社会保障的基础问题、全球化下的新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与面临的挑战等。察赫对德国及世界社会法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近30年来德国的社会法典都是参照他的理论进行框架、条文等方面的编纂和修订。国内目前社会法领域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具体制度设计和实施,译作也集中在国外当前社会保障的具体问题上,对基础理论的介绍相对欠缺,本书可以填补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空白,其理论贡献对于当前的社会保障改革,对社会法和社会保障学科的长远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本书通过上百篇语言生动、笔锋犀利的法学小短文,深刻揭示法治前瞻性观点,很具价值。全书共分我们能从西方学到什么、中国法律智慧从何处来、中国法治该往何处去三个部分,上百个小短文,囊括了法治建设中的方方面面。在本书冷静而富有感情的文字里,相信读者自会发现,法治还在艰难前行,法律人一直在为法治的启蒙而呐喊。
本书由作者根据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学科发展,优选了几十篇影响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经典名著、名篇,并加以现代解读,让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法制史和中国法律思想史,吸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点。本书不仅适合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法制史知识,对于非法学专业甚至普通大众了解古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全书分为五大部分,每篇文章的体例统一,先引用原文,然后做出解析。在解析中,作者大都对原文写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写作背景首先予以介绍,然后大概讲解原文意思和写作意义.
什么样的案件会激起人们强烈的兴趣?它如何运行?又有什么意义?这些审判事件吸引公众关注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这些都是弗里德曼在《大审判》中所探究的问题。本书对美国历史上 头条审判 的社会功能提供了一次全面完整的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的热门审判做了区分。在弗里德曼看来,大审判一直具有两种不同的社会功能,一是道德教育,二是大众娱乐。尽管案名或罪名在不断变化,永恒不变的是审判的公众本质、对媒体的依赖,以及在道德上的教育。 大审判的历史,也是一部社会发展的历史,一些案件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反映了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触及了人们内心深藏的恐惧情绪。这些审判把社会问题以戏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甚至可能会揭示某些足以动摇社会根基的秘密。
本书是孙宪忠教授在学习德语民法文献的过程中,为自己精读的需要而完成的部分译文的汇编。一些在国内发表的译文,得到民法学界的喜爱,如“民法上的人”引用率甚高;另外,关于法律行为、法律关系、物权行为理论的译文,也常常见诸于法学著述的引注或者文献之中。平心而论,这些文献确实有正本清源的作用,望能给读者以启发。 本书选编的九篇译文包括: ■《德国民法典》的过去与现在 ■《德国民法典》和民法学的发展 ■“抽象物权契约”理论——德意志法系的特征 ■民法上的人 ■行为能力比较研究 ■法律行为的概念——产生以及发展 ■违背法律和善良风俗的法律行为后果比较 ■三大法系的要约与承诺制度 ■德国民法中的形成权
本书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研究对象,以 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诚实守信义务 为研究目标,按照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的思路,并且辅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分析研究公司实际控制人诚实守信义务的基本理论和有关规定,总结目前我国公司实际控制人滥用公司控制权,违反诚实守信义务的问题之严重,并针对目前存在公司实际控制人违反诚实守信义务的现状提出完善的对策。 全书主要围绕以下几部分重点进行展开:其一,对公司控制权及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概述;其二,对公司实际控制人诚信义务的评析;其三,对实际控制人滥用公司控制权的行为与违反诚信义务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其四,是对完善公司实际控制人诚实守信义务相关制度的思考。
电子证据的时代已经到来 ,电子证据是线索发现、心理分析与情报挖掘的重要来源,但是在实践中,法官对电子证据的认识不统一,影响着法律的确定性,电子证据不可靠的传统观念同样也禁锢着人们的行为。本书认为,具备对电子证据的基本认知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其实对电子证据的研究一直就有,但是于法律人而言却晦涩难懂。所以针对法律人对电子证据的认知需要开辟新的思路,要直观、实用,而基于直观体验的电子证据实验正好符合该要求。本书设计了实验篇,主要包括电子证据不可靠的传统观念的实验重塑,取证准备之信息搜索问题认知实验,电子证据提取与保全要点认知实验,电子证据实验室分析要点认知实验,电子证据举证与质证问题认知实验,电子证据认证及其实验研究等章节。各个章节就相关重要问题或争议问题进行实验认知与相关讨论
《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 20世纪后期以来,功利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处于这样一种境地:其讨论者日益鲜明地站在对立的营垒中,进行直接而尖锐的争论,或批评之,或为之辩护,中间的公允已越来越不可能。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美国当代道德哲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的提出。罗尔斯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一种契约论伦理观,以对抗在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这一理论使哲学家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对于功利主义的观点,决定对它是取是舍。 在为它辩护的人们中,许多人意识到必须对这一理论的古典形式作必要修正,使之能避开某些严重的批评。本书作者之一斯玛特就属于这一营垒。另一方面,反对它的哲学家们也不得不考虑是站在契约论一边来反对它,还是以某种其它理论为依据。本书的
随着患者维生医疗决策中的自主权渐受重视,预先医疗指示的概念应运而生。我国民众虽有由自己来进行维生医疗决策的需求,但由于缺少事先表达意愿的法律途径,在因病丧失决定能力时仍普遍仰赖家属代行是否接受维生医疗的决定。近年来我国民间机构开始关注并致力于推广生前预嘱(预先医疗指示的类型之一)的概念。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预先医疗指示的立法,在民法学研究中也没有对其给予足够地关注。反观域外,许多法域已经通过特别法或者民法典的形式对预先医疗指示制度作出了详尽规定。为充分保障患者医疗自主权落实,并达到善终目标,本书致力于对预先医疗指示进行法律制度层面的研究并提炼出应然法律规则,以期为我国将来相关立法提供参考。 本书论述了预先医疗指示的产生发展、域外法制和基本法理,预先医疗指示的两大
《优秀司法建议选编》是山东高院从全省法院优秀司法建议评选活动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司法建议,共55篇。这55篇司法建议内容精炼,形式规范,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具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建议对象涵盖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建议涉及的领域包括金融、教育、保险、医疗等行业,每篇司法建议都凝聚着山东法官的辛劳和智慧,体现着人民法院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责任和担当。 《优秀司法建议选编》可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广大法官学习研究提供精品素材,亦可作为社会公众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参考读物。
《民法思维之展开——尹田民法学演讲集》收集了作者自2004年到2013年有关民法理论和立法的演讲录音记录稿和文字稿19篇,展示了作者从对民法制度研究到对民法思维方式及其运用的研究的思想结晶,其中包括作者对民法思维模式的特征、人格以及人格权的本质、国家财产的权利属性及其在物权法上的地位等问题所提出的重要观点的直接表达。作者本书中的观点具有批判精神和冲击力,有些观点甚至是“逆主流”的,值得民法学界诸多学人深思。同时,由于本书保留了作者演讲的语言风格,使得书中对严肃的学术问题的讨论少了几分枯燥而变得生动,读来如亲临演讲现场,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者为国际法学家,历任第六届泛类会议主席, 海牙常设国际裁判法院法官,代表作为《国际私法典 与第六届全美会议》(1927年出版)。中文译文曾于 1931年在我国《中华法学杂志》**卷第3-7号陆续 刊载。毕时达满特*,李天纲主编,萧经方译的《国 际私法典(精)/民国西学要籍汉译文献》分编纂国际 私法典的渊源、国际私法典草案概要、关于国际私法 典的公约、国际私法典正文四部分。附关于编纂这部 法典各参加国的保留书与声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