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围绕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这一宏大历史主题,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选取200个重要事件和人物故事,编撰成书,分为四辑。全书既有宏大视野,又有微观描述,史实严谨、语言生动、图文并茂,用历史事实讲好每一个故事背后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深入研究总结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当代中国研究所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新时代的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外交为题,组织编写了
本书分为“大会之前”“三大文件及其工作”“论述与回忆”“理论与评论”和“其他史料”“附录”六部分。在完整收集中共三大直接材料的基础上,本书还吸收中共三大历史专题的研究成果,主要增加与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直接相关的共产国际方面的资料;中共三大前后的有关政策和理论、各种回忆资料中有关中共三大的评述,以及与中共三大召开直接相关的周边史料;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馆藏档案等未刊史料;关于中共三大会址调查和考古勘查等专业报告等。本书全面收集了中共三大相关历史资料,是史学工作者开展中共三大及大革命史研究的基础性资料书籍。
抗日战争是近代100余年来中华民族首次打败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在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海外侨胞团结奋斗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热情支持下取得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最前线浴血奋战,英勇牺牲,为国家、为民族,也为世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了全面反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之概貌,确立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学术进步与繁荣,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编辑了这套丛书。这套丛书是一套学术丛书,丛书规模在50种左右。选题范围,时间上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迄于1945年9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内容上
《党史札记二集》是学者党史专家龚育之同志的第二部党史札记的集子。1999年开始,龚育之在《学习时报》开辟“党史札记”专栏,发表了百余篇作品,受到党史界内外读者的关注和好评。2002年初作者结集出版《党史札记》,这次出版的《党史札记二集》,是前一部集子出版之后的札记结集,收入作品近40篇。这些札记叙事、论理、记人、评书,考订若干党史资料,厘清一些重要的党史史实。
该军最早组建于1931年10月,属4方面军建制。军长为旷继勋,政委为王平章,下辖73师、74师、75师。红4方面军主力退出鄂豫皖根据地,留下25军一部坚持斗争。年冬,恢复25军建制。军长为吴焕先,政委为王平章,下辖74师、75师。1933年9月间,红25军在演麻公路遭敌包围,25军被分割。75师由吴焕先、戴季英率领突围会鄂东仍保留25军番号,74师由徐海东率领,退回皖西重新组建28军。半年后两军会合仍编为25军,军长为徐海东,政委为吴焕先,下辖74、75两个师。后中央指示25军又进行了改编,军长为程子华,副军长为徐海东,政委为吴焕先,参谋长为戴季英,政治部主任为郑位三。全军3000人。“11月,红25军开始长征,1935年8月胜利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1935年9月18日,于陕北之水平镇25军与陕北26军、27军合编为红15军团。中央红军长征后,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