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课题组由12位专家组成,首席专家是中国人民大学陈岳、同济大学门洪华、吉林大学刘清才。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一门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社会科学学科。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体系中各行为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研究国际体系、国际行为体、国际政治关系及其一般规律。其中国际体系是宏观系统和总体环境,国际行为体是研究的核心要素,国际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般规律是研究的重要目的。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全面介绍国际政治学的基本思想和重要理论,分别对国际体系、国际行为体、国际政治发展的动力、国际冲突与合作、区域化和全球化等基本范畴和重要领域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国际政治的发展变化及其一般规律。因此,本书既可作为高
《自由主义为何失败》是西方近年来反对自由主义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对于理解特朗普时代,理解当下西方世界的政治危机至关重要。 作者认为,现代自由主义颠覆了西方政治思想中将自由理解为自律与涵养公民美德的传统,鼓吹过度的个人主义,并催生了人与自然的敌对,这导致了传统社会关系的瓦解与传统社会规范的衰落,从而造成了当今美国政治的一系列乱象。 本书出版后,因其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不仅在美国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普通民众中也反响热烈,讨论极多,作者帕特里克 德尼恩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美国当代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并对一些政治和公众人物的思想和立场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乡下人的悲歌》作者J. D.万斯。 无论大选结果如何,美国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已是基本事实,并不会
世界局势正处于巨大的变动之中,传统安全危机尚未解决,新安全危机方兴未艾。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国际关系动态的有力抓手。孙成昊博士以美欧关系为锚点,以同盟困境理论为线索,详实而生动地梳理了美欧同盟百年来的变动。对从世界格局的宏大视角观察今天中国面临的矛盾冲突,并做出理性、高效的决策也大有助益。
骑士(Knight、Cavalier) 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个社会阶层,并随着骑士的规范、法令、礼仪等形式的加入,而日渐形成有形的骑士制度。本书提供了11世纪至15世纪社会条件和政治条件的扎实概貌,这些条件推动着骑士阶层在欧洲的产生、传播直至衰落。书中以封建社会、十字军运动和宫廷文化的历史为背景,从骑士的军事训练、比武征战到道德准则、精神世界等的许多为大众所熟知的层面,以精练的文字,深入且系统地阐述了骑士等级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仪式和象征,并试图解析骑士盛衰的内在原因。
师维、孙振雷、孙卫华、张桂霞所著的《中国反恐怖主义法研究》以我国的反恐怖主义法为研究对象,详细阐释了其概念、原则、体系建设、组织建设等基本维度,探讨了恐怖主义法中关于组织与人员认定、防范与控制、应对与处置、行政措施、国际合作以及保障和法律责任等部分,从理论上进一步确认了反恐怖主义法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政治就像俄罗斯套娃,一层又一层。作者试图解读俄罗斯现代政治迷局,于是便剥茧抽丝,带读者进入迷局。
《大国来了》由知名国际问题研究专家金灿荣著述,观点独特,有理有据。在他看来,中国问题确实很复杂,不是某些人能轻易解释清楚的。用他自己的话讲“谁能解释好中国问题,谁就能得诺贝尔奖”。但有一点,中国作为人国的时代已经来了,只是仍然面临很多难题,需要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全书分为以下章节:大国责任——重在担当、大国外交——主动而全方位、中美关系——博弈中共生、美国政治的“怪圈”、世界有点焦虑、大国未来——机遇与复兴。本书为海外和国内人士真正了解和认识中国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值得研读。
章至第三章主要从历史学的角度,概述日本政治的历史与现状的特征。如国花的由来;宪法九条成立的背景等。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从政治形式和国家机构的构成了解日本的三权分立的内涵。如立法、执法、司法的结构和机制等。第八章至第十一章主要从政党政治和选举的角度,介绍日本政党政治的特征和选举形式。如压力团体的作用等。第十一章是日本的地方自治制度。主要叙述地方分权的主要内容和原由,地方议会、地方的条例与行政部门的地位等。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是日本的防卫与外交。突出战后五次防卫大纲内容的演变与日本外交的课题等。
《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指出,当今的发达国家正在试图踢开那个能使发展中国家爬到*的 梯子 ,即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向发展中国家介绍所谓的 好政策 和 好制度 ,以此来阻止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作者一方面通过梳理经济发展史、依据可靠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揭露被掩盖、遗忘的发达国家的致富进程,并且揭示英美历史上的高额关税、减少外资限制规定背后的意图。另一方面,他指出,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和制度才是真正的好政策和好制度。这本书引发人们反思什么样的政策和制度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而且对思考我国的发展战略颇具价值。
《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运用国家安全战略的分析框架研究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目的在于系统分析网络革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深刻影响。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健全、完善的过程,历经“防御”、“控制”、“塑造”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这一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随着美国决策者认知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涉及到对威胁严重程度的评估,应对威胁手段的选择,以及整体的战略制定。对中国来说,认识和理解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演进历程,有助于作为制定、建设和完善中国网络安全战略的重要参考,从而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提供坚实有效的保障和支撑。
本书的主题是美国全球主义与区域主义两种战略的消长。本书的探讨,就主要围绕着2008年以后美国的战略大转向,其外延包含了军事、政治、经济、能源、财政和货币等诸多互有联系的方面。分别从美国的对全球各区域的战略变化、气候政策转变、能源独立战略等方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