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位官员公允判牍的故事,弘扬了古代清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进行客观分析、依法引律、公允判案的崇高精神,展现了我国古代优秀的廉政文化,给今人以深刻的启示。在党员干部心底牢牢筑起坚持正义、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培养其崇德尚廉的高贵品质,对促进当代反腐倡廉建设,加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贯彻落实《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制度清单制度的意见》精神,推动纪检监察干部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我们编辑出版了《纪检监察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一书。本书收录纪检监察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19部和国家法律10部,包括党章、廉洁自律准则、问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宪法、刑法、民法典等。本书内容全面、分类清晰、便于查阅,是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准确理解把握应知应会要求,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提升法治思维能力,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学习参考。
本书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聚焦深入推进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国际比较、历史比较、重大成效、斗争形势、基本原则、战略重点等方面深入研究我们党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显著成效、积累的重要经验,集中体现了对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性认识,为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提供建设性对策与思路。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针对我国30多个国民经济关键行业的腐蚀状况及其控制策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计算了2014年我国腐蚀成本,编写了数十份行业报告,出版了一套包含30余本专著的系列丛书。本书是对本次整个腐蚀调查工作的总结。《BR》 全书共分为六章。第1章总体介绍国内外腐蚀调查情况、本次调查背景、调查方法、腐蚀成本统计、腐蚀防护策略和建议。第2~6章分别介绍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能源、水环境、生产制造及公共事业等五大领域的腐蚀状况及其防护措施。
《中国廉政史鉴(共3卷16册)(精)》由李洪峰编著,全书分为思想理论卷、典章制度卷和历史人物卷,约400多万字,共十六分册。思想理论卷荟萃了历史上重要政治家和思想家廉政思想的精华。典章制度卷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廉政制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历史人物卷精选了从先秦到清代300多位著名历史人物的廉政事迹,并附有部分贪墨人物典型。这部书的出版,将对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由戴杰主编的《清风拂面(沪上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案例精选)/上海预防文化系列丛书》挑选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国网上海电力公司检修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上海中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申迪有限公司这七家沪上知名国有企业对其预防文化建设进行经验介绍,并展示其预防文化建设成果。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七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一个国企具体讲述其如何与上海检察机关共同合作进行预防文化建设。
在法治和吏治方面,新加坡确实是很有一套的;法治严明、令行禁止、高薪养廉这些在中国很难推行的东西,在那里成了遏制腐败的“法宝”。这些制度在本书中有详细而精辟的阐述,但是新加坡的经验与其说是展示了一种成功的模式,不如说是我们继续思考看似简单的“腐败”问题。在我们法学家看来,似乎腐败就是违法,不违法的就不能说是腐败,违法至少构成了腐败的一个要件;但是经济学家很可能认为违法与否和事情的本质没有直接关系,因为法律是人规定的,我们可以把某种行为定义为“腐败”,也完全可以不这么定义。在某种意义上,高薪养廉相当于国家用国库的钱“贿赂”公务员,换取他们的“廉洁”行为。由此可见,腐败是可以“制度化”的,而制度化之后当然也就正当合法,不称其为“腐败”了。高薪养廉的经济成本不小,但好处是至少可以造
在法治和吏治方面,新加坡确实是很有一套的;法治严明、令行禁止、高薪养廉这些在中国很难推行的东西,在那里成了遏制腐败的“法宝”。这些制度在本书中有详细而精辟的阐述,但是新加坡的经验与其说是展示了一种成功的模式,不如说是我们继续思考看似简单的“腐败”问题。在我们法学家看来,似乎腐败就是违法,不违法的就不能说是腐败,违法至少构成了腐败的一个要件;但是经济学家很可能认为违法与否和事情的本质没有直接关系,因为法律是人规定的,我们可以把某种行为定义为“腐败”,也完全可以不这么定义。在某种意义上,高薪养廉相当于国家用国库的钱“贿赂”公务员,换取他们的“廉洁”行为。由此可见,腐败是可以“制度化”的,而制度化之后当然也就正当合法,不称其为“腐败”了。高薪养廉的经济成本不小,但好处是至少可以造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第6卷?2016)》旨在瞄准国际关系学与国际法学的学科前沿,积极开展国内外同行学术交流,推动国内外国际关系与国际法跨学科研究的进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第六卷)所收录的文章多方位、多角度地对国际关系与国际法进行了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反映并评价了国际法经验分析的新浪潮,提出了跨学科合作潜力。
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准确理解和适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恰当把握执纪政策界限,提高事实认定、证据甄别、定性分析等实务操作能力,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纪律审查实践,聚焦纪律和审查重点编著本书,对于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纪律审查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偏重于纪律审查理论,主要阐述了纪律审查证据的基本概念、种类分类、证据对象、证明标准等,以及收集、鉴别、运用纪律审查证据的原则。下篇侧重于纪律审查实践,依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六大纪律进行分类,结合纪律审查实践中的常见违纪行为,逐一阐明每类违纪行为的立规本义、违纪构成要件、收集运用证据方法,以及相关政策的把握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