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 金冲及文丛 中独特的一卷,与文丛中金冲及先生的其他个人著作不同,它源自于他40年前对新中国外交重要人物乔冠华的深度访谈记录整理。1981年,在撰写《周恩来传》的过程中,金冲及先生广泛搜集资料,乔冠华作为关键受访者之一,分享了大量珍贵的回忆。如今,这份尘封四十年的访谈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终于得以出版,向读者呈现了一段生动的历史。 从1981年6月至11月,金冲及先生在乔冠华位于史家胡同的寓所中进行了七次深入的访谈。乔冠华以其亲历者的身份,详细回顾了1950至1975年间在周恩来总理领导下的新中国外交工作,重点讲述了朝鲜停战谈判的幕后故事、日内瓦与万隆国际会议上的外交风采,以及尼克松访华等中美关系转折的关键时刻。其口述内容细腻入微,尤其是关于朝鲜停战谈判的复杂细节与中美关系破冰的始末,为研究新中国外
杨闯教授等所著《外交学:理论与实践》是一部系统的外交学教材。这本教材在*编 《理论篇:外交原则与制度形成》中简明扼要地描述了外交的历史和发展,其中专门阐述了古代东方国家的外交特点,讨论了近现代外交的基本原则、外交惯例与方式,从理论上描绘了一幅外交的整体图像。 在第二编 《实务篇:外交实务与业务》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各类外交机构和业务,从结构上分析了外交决策和执行、外交交涉与谈判等实际外交活动,同时,也从多边外交视角介绍了联合国系统以及其他一般性的国际多边活动,包含了非常实用的外交实务内容。另外,在这一编中,专门讨论了外交调研问题。对于所有从事外交工作的人员来说,外交调研都是重要的工作之一,使馆调研又是一线的直接调研,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第三编 《实践篇:当代国际舞台的中国外交》
本书论述了清末西藏问题的由来及其在民国的发展,清廷和国民政府维护西藏主权的努力,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对藏政策。清末民初,在英国的侵略和干涉下,西藏地方产生了激进民族主义,造成了与中央政府政治关系的困境。民国政府建立后,致力于维护汉藏团结以及对西藏的主权。孙中山提出了发展西藏经济的法案,呼吁建立包括藏族在内的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为修复、改善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采取了一些措施,多次致函十三世达赖,表示中央的诚意。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围绕班禅返藏、修筑康印公路、西藏地方自治等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始终坚持对西藏地区的主权管理。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和平解放,政府和党中央高度重视涉藏问题,制定了西藏工作的相关政策。*、周恩来多次会见达赖和班禅,阐明
文化外交是现代外交实践活动中一项重要内容, 世界各国特别是具有全球影响力 的美国早已把文化外交纳入到国家总体外交之中。探 究美国在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文化 外交,不仅有助于全面揭示美国的中东战略及其目标 ,而且对于认识中东国家对美国 文化外交的应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对文化外交 理论的研究,推动文化外交的学 科建设有重要意义。郭威编著的这本《美国在中东伊 斯兰国家的文化外交》从教育交流、艺术交流、倡议 互动和大众传播等四个方面进 行具体实践及案例分析,全方位论述了美国在中东伊 斯兰国家实施的文化外交活动。 揭示了美国文化外交未能改变其中东政策的本质,并 且,其在执行导向、交流方式、 管理因素、具体投入,以及文化外交工作人员等方面 都暴露出了局限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场域,对其传播效果的研究也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书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构建了社交媒体平台的 一带一路 国际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将社交媒体平台真实行为数据和态度数据应用到 一带一路 国际传播效果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发现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本书充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融,有助于发现用户微观行为与宏观信息扩散趋势之间的关系,揭示信息干扰对信息传播规律的影响,理解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演变机制,为中国国际传播效果的实证评估提供了方案与实践,也为理解和应对全球传播中的复杂问题提供了启示和帮助。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哲学星空中明亮耀眼的双子座,它们不仅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辩证法的基本理论,而且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验与领导方法。问询实践,调查研究;深化认识,创新观念;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直面矛盾,乐观入世;分析矛盾,解剖麻雀;解决矛盾,协奏钢琴是其主要内容。结合书中的案例,这些理论与方法呈现为富有灵性而可操作的智慧。 《方法与智慧―― 实践论 矛盾论 新读》重点服务于各级的工作需要;对于高校师生研读《实践论》和《矛盾论》有参考价值;对于哲学爱好者有学习哲学的入门向导之用。《方法与智慧―― 实践论 矛盾论 新读》由陈世珍所著。
中国两千年来阳儒阴法权力政治的奥秘 韩非子『法、术、势』政治思想千年历史解读 国家与社会双向锁死的历史命题 揭示中国古代社会陷入兴亡周期循环的怪圈的答案 历代君王驭民修身之术 培养油彻事务本质的视野和眼光
本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文库》丛书之一,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关于中国外交战略与实践,尤其是中美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分为四部分:部分共6篇文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研究中国外交面临的国际形势背景和外交环境;第二部分共8篇文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探讨了中国外交政策及外交实践;第三部分共7篇文章,主要研究中美关系缓和与建交问题、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核不扩散问题、南海问题及中美建交40年的历史经验研究;第四部分共7篇文章,着重研究了中国海洋权益及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问题,并对毛泽东、周恩来对中国领土主权安全的巨大贡献进行了探讨。
本书是林贤治先生近些年思考现代中外知识分子人生与命运的文章结集。作者以典型的个案分析,来追寻现代思想的脉动,寻找人文精神的归宿和指向。在作者看来,这些不同国族的知识分子都带有共同的精神质地、相近的命运,呈现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曲折和诡谲。作者观察敏锐,材料厚实,文思激扬,语言富有张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思想史与精神史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