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2018年3月5日),中央文献研究室所属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编辑出版《周恩来箴言》。周恩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留下大量著述,其中有许多充满哲理、寓意深刻而又浅显易懂的名言警句,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方面给人启迪和教益,特别是对青少年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料。目前,全国有20个省市1700多个“周恩来班”,这本书也可以作为这些班级的校本教材。该书的内容主要摘选自《周恩来选集》、《周恩来早期文稿》、《周恩来教育文选》、《周恩来文化文选》等周恩来*性著作,精选共计120条,按时间顺序排列,为了便于读者查阅,每条都注明了出处。书中配有由国内知名画家绘画周恩来人物画和纪念场所100余幅。
《周恩来寄语(青少年版)》是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编辑的。书中主要收录了周恩来青少年时期对人生的感悟、理想和追求;参加革命特别是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对于青年一代的期望和教诲。文字简洁,内涵深刻,是一部适合青少年学习的读本。
......
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军事家、政治家。在总统任期内,他对内施行资源保护政策,保护了森林、矿产、石油等资源;推行公平交易法案,缓和劳资关系,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保障。对外,他实行“大棒政策”,建设强大军队,扩张美国势力,不仅野蛮干涉美洲事务,还关注亚洲局势,挑拨日俄战争,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
《再思》一书为研究——这位1976年辞世的中国革命开拓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收集一些新近发现的由执笔的著作,尼克奈特重新审视了思想里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内容,并对进行了“再思”。 这本书系统且全面地分析了关于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在中国革命中所起作用的观点,阐释了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尝试,以及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 在解读思想的过程中,奈特对所涉及的一系列理论难题进行了探究。《再思》一书对许多固有的关于及其思想的评述提出了挑战。这本著作对研究中国历史与政治,以及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学者和学生来说颇具吸引力。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美国开国总统。早年当过土地测量员。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任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的独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关华盛顿的传记作品非常多,但大多数以歌功颂德为主旨,鲜有能真实地再现一代伟人人生历程的作品。虽然有的作品也声称复活了华盛顿的形象,一个走下神坛的华盛顿,却是以贬低或削弱华盛顿的为主旨,这无疑是违反历史的。《华盛顿人生故事》的特点是客观公正,作者韦恩·惠普尔根据上百种资料(华盛顿的日记、讲话、书信、相关政府文件、他人的回忆录等),挑选了几百个故事(有些从未出版过),目的是要站在中间立场,多方位地来展现“战争时的人,和平时的人,同胞心中的人”,《华盛顿人生故事》让读者自己去观察、体会和认识的华盛顿。
......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后,走马灯似的换了六位领袖,即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直至遵义会议才确立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 从遵义会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究竟是历史的选择,还是时势的造就? 作者专程赴井冈山、瑞金、遵义等地采访,查阅了大量有关的历史文献、档案,以翔实、流畅的笔调,从独树一帜的“领袖史”视角,揭秘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共产党如何顺应历史从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