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焦裕禄》由焦裕禄女儿焦守云所著,是目前为止其子女写的唯一一部关于焦裕禄的著作。 全书以女儿的视角回望父亲的一生:被日军抓走挖煤,被土匪骗去,被汉奸胁迫,被逼远走他乡逃荒要饭;支前运粮、智斗土匪;从“泥腿子”到操作现代化机器的工人和厂领导;带领人民除“三害”;面对上级准备拆分兰考的动议,力保兰考县制的完整,等等。资料来源于焦裕禄的档案材料、亲笔自传和家人、同事、群众的回忆。书中,焦裕禄不仅是优秀的县委书记、人民的好公仆,也是从旧社会走出来的贫困山村青年、多才多艺勤奋好学的国企员工,更是一个热爱生活、严肃而可亲可敬的父亲。
《我的父亲焦裕禄》由焦裕禄女儿焦守云所著,是目前为止其子女写的唯一一部关于焦裕禄的著作。 全书以女儿的视角回望父亲的一生:被日军抓走挖煤,被土匪骗去,被汉奸胁迫,被逼远走他乡逃荒要饭;支前运粮、智斗土匪;从“泥腿子”到操作现代化机器的工人和厂领导;带领人民除“三害”;面对上级准备拆分兰考的动议,力保兰考县制的完整,等等。资料来源于焦裕禄的档案材料、亲笔自传和家人、同事、群众的回忆。书中,焦裕禄不仅是优秀的县委书记、人民的好公仆,也是从旧社会走出来的贫困山村青年、多才多艺勤奋好学的国企员工,更是一个热爱生活、严肃而可亲可敬的父亲。
《抗法名将(冯子材)/抵御外侮中华英豪传奇丛书》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普及性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读本。本小册就是向广大读者扼要地介绍冯子材怎样从一个穷苦出身,当上从一品的地方武官的。当中法战争,法军重创广西陆军,打破广西门户,毁坏镇南关时,须发皆白、年近七旬的冯子材,如何应诏,奔赴抗法前线,又是如何以他那坚强的决心和信心,扫除众将领失败情绪,重新确立必胜的信念,并最终取得镇南关大捷,又是如何乘胜追击,经文渊、谅山,直至屯梅、谷松,而又奉命撤回,该书叙述了一位的爱国将领冯子材的奋斗足迹。
“中外名人传记”丛书精选中外历目前极具影响力的名人,让读者了解这些名人的真实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和品质。本书稿是丛书的一种。孙中山,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广东中山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本书介绍了孙中山毕生进行革命和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盛的奋斗历程。
罗亦农(1902-1928),男,汉族,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共党员。罗亦农1921年赴莫斯科学习,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旅莫支部委员。1925年3月回国后,参与组织和领导省港大罢工及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历任中共广东区委宣传部长、中共江浙区委书记、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1927年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27年8月,出席党的八七会议,主张用革命的、武装的手段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并先后任中共中央军事部代部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等职。同年11月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同年底离开武汉前往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1928年4月15日,因叛徒出卖被捕。他在狱中写下绝命诗:“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
吉鸿昌(1895-1934),男,汉族,河南省扶沟县人,中共党员。吉鸿昌1913年入冯玉祥部,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渐升至军长。1930年9月,吉鸿昌所部被蒋介石改编后,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因对“围剿”红军态度消极,1931年8月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强令其出国“考察”。1932年1月,吉鸿昌回国后,联络与发动旧部,为抵抗日本侵略奔走呼号,并毁家纾难,变卖家产购买枪械,组织武装抗日。1932年秋在北平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吉鸿昌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二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察哈尔警备司令,随即率部进攻察北日伪军,连克康保、宝昌、沽源、多伦四县,将日军驱出察境。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
《治国良臣系列》为名人传记类,选取中华历史十位贤臣,从他们生平奋斗和成功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积极进取、独立创新的精神;感受他们渴望变革、勇于突破、善于发现机会的品质;每一位有志于走向成功的人都会受到启发。《一代圣贤:范仲淹/治国良臣系列》为较为全面记述范仲淹的传记。
每个人的心中都多少有一点英雄情结,都向往英雄、景仰英雄。也正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之际,由中央十一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活动中,群众参与投票总数近一亿。这其中的每一张选票,都表达了人们对英雄模范的崇敬之隋,寄托着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邓中夏(1894-1933),男,汉族,湖南省宜章县人,中共党员。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1923年参加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参与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党的八七会议,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随后,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军事部代部长、中共广东省委代书记。1928年赴莫斯科,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1930年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央代表赴湘鄂西根据地,任湘鄂西特委书记、红二军团(后改为红三军)政委、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2年到上海任全国赤色互济会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1933年5月被捕。在狱中,被叛徒供出身份,被押往南京国民党宪兵司令部监狱。他以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钢铁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