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由上下两篇和附录组成,记述了潘汉年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作为中央特科情报科负责人所从事的情报工作。潘汉年(1906 1977),是中国共产党在隐蔽战线上杰出的工作者和领导人,在敌占区,为党的情报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协助陈毅为上海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作出了贡献。本书主要记述了潘汉年的情报工作。作者尹骐是江苏句容人,1930年生,1949年参加工作,1956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图书馆原馆长。所著《潘汉年传》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
毛岸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长子。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讲述了毛岸英历经磨难、多姿多彩的短暂人生,刻画了他的光辉形象,以讲故事的形式,选取毛岸英短暂一生中闪光的关键节点,讲述了他从漂泊的童年、在苏联的日子、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基层锻炼、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并为国捐躯的事迹,以及他和毛泽东、杨开慧、毛泽民、毛岸青、刘思齐等的亲情、爱情故事,体现了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革命精神。
在蒋介石的办公机构侍从室及后来的总统府,发生了许多事关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隐藏着至今不为国人所知晓的核心机密 中共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员会书记张执一领导的地下党员段伯宇,当时就潜伏在总统府军务局任少将情报课长;他的弟弟段仲宇曾任侍从室上校参谋,在蒋介石下野前被提升为少将,出任上海港口司令部副司令官并兼任京沪、沪杭铁道运输指挥官。当时的 段公馆 成了上海局策反委的秘密联络点之一。本书叙述了段伯宇、段仲宇两兄弟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造成铁路运输拥挤和堵塞,迟滞国民党军队及物资南迁;协助并策划国民党伞兵三团起义;策划蒋介石情有独钟的预备干部总局起义等惊心动魄的地下斗争。
基本信息 书 名 他改变了中国 江泽民传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 者 于海江 出版时间 2005-03-01 I S B N 9787532736553 定价 59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0 (千字) 页 数 0 读者范围 内容简介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是美国作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的力作。 库恩是著名的国际投资银行家和
书稿14万字,记述了我党情报人员项与年一生的革命经历,特别是他在隐蔽战线从事情报工作的经历。包括他的出身、入党、打入国民党内部获取国民党军 围剿 中央根据地的重要情报、找党、在西北习仲勋领导下做统战工作、在延安学习、在东北地区领导剿匪土改、在新中国参加建设工作、与儿子项南失散多年后重逢等经历。该书之前曾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次为修订再版。
书记述了我党隐蔽战线的英雄吴石一生的革命经历。包括他的出身、进入国民党军界、留学日本军校、对中西兵学的研究贡献、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转变为我党情报人员、潜伏在孤岛台湾以及被捕就义等经历。该书之前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此次为修订再版。
陈养山(1906 1991),中共中央特科精英,曾在周恩来、陈云、陈赓等直接领导下的隐蔽战线出生入死,为共产党在情报保卫工作上作出过重大贡献,是中共隐蔽战线的杰出领导人。本书共六章:探索真理走向革命;在 特科 的特殊岁月;从敌战区回到延安;在晋绥陕甘宁边区的奋战;建国前后轶事;蒙冤之际显丹心。记述了我党隐蔽战线的英雄陈养山一生的革命经历。书稿业经国家安全部门审读。
书稿是由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20万字, 记述了我党情报交通工作的创建者之一吴德峰一生的革命经历。包括他的出身、入党、在武汉担任国民政府公安局局长、打通党内交通线、领导西安情报工作、参加军调工作、任新中国武汉首任市长、任*人民法院副院长等经历。之前曾在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吴德峰》一书中作为部分内容出版。
学习邓小平智慧是全方位的,表现在求实精神、战略思维、世界眼光、领导艺术、乐观心态、大局观念、情系民生、方法策略、调查研究、顶层设计等方面,这些智慧汇集了邓小平智慧的方方面面,对邓小平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的智慧积大成者,客观反映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防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从党史历史细节,生动展现邓小平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卓越才能和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巨大贡献,是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较好的市场类图书。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 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唯一长篇传记,以70余万字的篇幅,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他的被捕和出狱,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他如何跃为中共“理论家”、《红旗》总编, 他与毛泽东、江青、康生、林彪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在“文革”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林彪的盟友……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
书稿是中共广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人员所著,26万字。本书记述了我党情报人员谢和赓一生的革命经历。包括他的出身、打入桂系、在白崇禧身边担任秘书、支持国统区文化救亡运动、与王莹的婚恋、在新中国的经历等。该书之前曾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此次为修订再版。
本书作者徐中远,全书分为12讲,分别介绍了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读书情况,读马列著作、古典小说、唐诗宋词、鲁迅著作、二十四史等书籍的情况,以及生前要读的最后一部书等内容,对毛泽东勤奋刻苦读书的精神与读书的主要启示做了概括。
该书属于 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 系列图书。以英雄先烈的真实故事生动鲜明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段德昌的光辉一生。段德昌是中共中央军委确定,与毛泽东、周恩来、十大元帅等开国元勋并列的36位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之一,是与贺龙、周逸群齐名的全国三大苏区之一的湘鄂西苏区创始人,是彭德怀元帅的革命引路人,是中共军事早从事水上游击战争和平原游击战争的将军,是中国共产党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2009年,段德昌被评为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该书以易懂且生动的语言还原了段德昌光辉而伟大的一生,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讲述了早期共产党人进行革命斗争的真实画面,极具教育意义。有利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了解党史、学习党史,是新时代弘扬伟大建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 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唯一长篇传记,以70余万字的篇幅,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他的被捕和出狱,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他如何跃为中共“理论家”、《红旗》总编, 他与毛泽东、江青、康生、林彪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在“文革”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林彪的盟友……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
该书属于 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 系列图书。该书以故事的形式生动鲜明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山西省早期青年运动、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共早期高级党务工作者,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和我军政治工作的杰出领导人贺昌光辉的一生。贺昌坚定马列信仰,积极参加革命斗争,16岁时就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21岁时成为中共中央委员。他经历重重战火,先后转战上海、湖南、香港、广西、天津、河北、江西等地,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参与组织广州起义、筹划百色起义,终在保卫中央苏区的战斗中被敌人重重包围,宁死不当俘虏,高呼 红军万岁 举枪自杀,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该书以生动易懂的语言,极具代表性的英雄事迹介绍了贺昌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该书在充分尊重历史史实的前提下,结合中国革命发展历程和贺昌烈士
内容提要 从十多岁起,马克龙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自由的渴望,将他引向法国总统之位。马克龙和区别就是,我们总是安慰自己,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马克龙立志改变国家,改变这个世界。他做到了。 暂无相关内容
提起皮定均,您肯定会想起名震天下的“皮旅”,惊叹中原千里突围这一杰作。从一个放牛娃到身经百战的将军,皮定均可谓是中国二十世纪曲型的战将:九死一生,足智多媒……提起皮定均,您不会不想知道他丰富的情感世界。他和张烽在战火中锻造的爱情故事,一直成为人们的美谈:忠贞、体贴;还有千山万水的思念……提起皮定均,您也自然地想起毛泽东主席曾特批的六个大字:皮有功,少晋中。您还会想起将军带病去前线督阵,因飞机失事,魂归天宇的最后归宿,令人扼腕痛惜之余,赞叹将军的戎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