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太空威慑是美国太空安全战略的核心目标。在第二太空时代,美国将太空威慑作为国家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力求通过太空威慑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维护美国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美国的太空威慑战略也因此成为其宣示太空力量、应对外界挑战的关键政策,同时发挥着引领美国太空能力建设、明确美国太空作战时机的重要作用。本书以威慑理论为基础,广泛梳理分析美国的政策文本和相关实践,按照战略研究的基本框架,从理论框架,历史演变,战略环境,战略目标,战略方法,战略工具,战略的困境、特点和影响等方面对第二太空时代的美国太空威慑战略进行研究。
这本书以地理环境为基础,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运用简单明确的逻辑,以地缘为角度,以历史为参考,直观展现地缘形势。本书分四章,每章围绕一个地理单元展开,分别为蒙古高原、大中亚、青藏高原,以及西伯利亚和东欧平原,搭配79幅原创地图,论述了深居内陆的蒙古高原,隐藏着哪些影响世界局势的变量?让人眼花缭乱的中亚地区,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中国西部的高原地带,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西伯利亚和东欧平原,如何形成未来世界的“新压力源”?系统解读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过去与未来。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加之气候变化和一系列地缘政治冲突,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各国面临劳动力短缺、食品供应中断及交通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粮食安全日趋严峻。 为了认清全球粮食危机产生的国际大背景,明晰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当前所面临的粮食安全形势,明确应对之策,本书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粮食安全的讲话精神,分“百年变局与疫情震荡交织下的世界粮食危机”“影响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的新趋势与新问题”“内外统筹以我为主,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以‘大食物观’构建更高层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四个专辑,精选陈锡文、杜鹰、黄季焜、姜长云等重量级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文章,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形成原因与风险防范、路径和对策等,以全球视野
《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学的分析)》为《西方现代思想丛书》的第十六种,该书旨在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严肃的分析与批判。作者认为:要进行合理的经济计算,必须有某种形式对不同的商品进行评估,而取消市场则不可能在性质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产品之间进行成本和效益的比较,必然造成经济生活的混乱和浪费。
本书通过翔实的史料和国家实践,阐明了南海九段线的历史和法理依据。首次提出南海九段线是一条历史性的权利线,兼具历史性所有权和历史性权利的双重性质。这条线具有三层意义和作用:,代表中国对线内所有南海诸岛的主权;第二,代表中国在线内水域和大陆架上,对渔业、航行和其他海洋开发活动的历史性权利;第三,具有作为海洋划界界线的剩余功能。 本书结论指出,任何否认和剥夺九段线所代表的历史性所有权和历史性权利的企图和做法,不仅在法律上是错误的,而且在政治上也是行不通的。 本书为汉英对照版本,英文原载《美国国际法杂志》2013年3月第10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