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晚年心血之作,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形象思维、文学创作及人性论等一系列问题,对打破左的教条主义,冲破文艺创作与美学的一系列禁区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学习美学与文艺创作的重要参考书籍。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收录了《谈美》和《谈美书简》两部作品。书中谈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作者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人生、美化心灵、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 奥勒留所著的个人哲学思考札记。作者在书中对宇宙、社会、人生展开了一系列思考,通过文字唤醒迷惘的灵魂,救赎彷徨的自我,为后人留下一位有哲学修养的统治者的人生感悟。 本书不仅是斯多葛派哲学的里程碑之书,也是一本 世界之书 ,每次捧读,都好似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皇帝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人获益良多。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信,对青少年关心的话题,读书、升学、作文、做人、修身、谈情、爱恋等做了探讨,劝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眼光要深远,夯实基础,勿贪图世俗名利。娓娓道来,很受读者欢迎。本是朱光潜先生的成名之作,此后多次重印。本次出版,补充了朱先生相关的文章多篇,以供青年朋友参阅。
王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黄宗义、章太炎、梁启超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精神导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500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欲成大事者,王阳明!我们不应失去自己的文化之根,像浮萍一样漫无目的地漂泊,内心充满惶恐和迷惘。所有的一切都在召唤心灵的回归。触摸王阳明的心学,就如同用双手轻轻抚摸心里深层的秘密,或许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便理解了它的深意,就像禅宗里拈花微笑般默契与随意,一个顿悟就洞悉了它的真谛。
人的心灵犹如一间仓库,需要时常打扫和维护,拂去心灵上的尘埃,让自己的身心处于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掌握静心的智慧,便能摆脱所有的喧嚣与无奈,让自己活在一个无比清新的世界里。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社会,以静心的智慧感受生活,给焦灼的人生寻找一片宁静的栖居地,找回迷失的自我,感悟生命的真意。《静心的智慧》一书融合世界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人生哲学,向读者展示静心的智慧:静心的人,不生分别,不生烦恼,不生执着,更不会颠倒混乱。在一个静心的人面前,生活从来不会无序,世界从来不会喧嚣。
为了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素书》的智慧,《素书:感悟传世奇书中的成功智慧》采用《四库全书》中的《素书》文本,参照宋代名相张商英的注释和清代王氏的点评,在为读者提供原典的同时,博采众家之长,为原典作了简易通俗的译文、精彩到位的评鉴以及更深入的延伸阅读,集知识性、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于一体,对《紊书》博大精深的智慧与谋略在为人、处世、职场、管理等方面的运用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阐发,引导读者全面而深入地感悟这部传世奇书中的成功智慧。 《素书》原文分六章,以“道、德、仁、义、礼”贯穿始终,强调无论是修身养性还是想成就事业,都必须身兼五者而不可缺一。在为人处世方面,《素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策略和技巧,强调处世必须顺应天理:同时,还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在中国这样一个人伦社会中,为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 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 三个 级组成。柏拉图 生大 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中 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理想也是该书的核 思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 用,求诸实践,做靠谱的实行家,做行动上的巨人。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找到自己坚强的核 正义与美德,用哲学的思想来管理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