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全集》以 有闻必录 为原则,汇编了唐代密宗大师、著名佛经翻译家不空(705 774)以及托名不空的全部译经、撰述,以《中华大藏经》(依据《赵城金藏》广胜寺本和《高丽藏》再刻本影印)为底本,所缺经目依《大正藏》、《卍续藏》及敦煌写本、房山石经等补齐,参照各本大藏经校勘记订正文字,并对全文加以标点,为不空著述的first完整点校整理本。书后附录有不空传记、年谱等重要文献。
《生活禅纲要》是以当代禅门巨匠、生活禅创导者、人间佛教的重要实践者和推动者 净慧长老的生活禅理念体系为指导思想,以禅宗的圆顿见地与信念为核心,契理契机地将生活与修行、出世与入世、宗门与教下、自利与利他融摄为一体,承继了中国汉传佛教的 以禅为心,以律为行,以净为归 的历史格局。 全书追本溯源,以通俗流畅的现代语言,对生活禅的方方面面做了详切明了的论述,可谓对整个汉传佛学精华的总持及现代阐释,是一部全面系统的生活禅教材。该书初版于2023年10月甫一出版,即得到读者关注,销量过万。同时,作者通读全书时发现一些可提升改进的内容,也收到读者对图书内容和文字的意见建议。此次修订,是编委会针对初版存在的部分文字校对、义理表述方面的问题和不足,结合读者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后的版本。
《密释纳》共分6部,第1部 种子 为公元一世纪至三世纪犹太教贤哲们对农产品的宗教捐税缴纳问题的律法讨论,包括田角捐、举祭、两种什一税、初熟贡等。它还探讨了与农业相关的其他律法问题,包括生产中的禁混种问题、七年休耕问题、果树的三年未净问题等。此外,《祝祷》卷讨论了与日常祷告相关的律法问题,是书中与农业无关的卷帙,也是到《塔木德》时代仍然有现实意义的卷帙,因此也是在《巴比伦塔木德》中有《革玛拉》诠释的卷帙。第2部 节期 记录了《密释纳》犹太教贤哲们对几乎所有犹太教主要节期,包括安息日、逾越节、岁首、赎罪日等的讨论,主要内容是有关节期活动的律法规则。由于犹太教 时间的宗教 的特性,因此该部在拉比犹太教经典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宗教学通论新编》是对吕大吉先生主挡和主笔的甚宗教学通论》(1989年初版)的完善和发展。《通论》曾是我国宗教学术界建构范畴体系、填补空白的理论巨著,哺育了一代学人。1998年,吕大古先生根据原有内容结构及学科新发展对该书重写,从内容到体系结构都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删节和补充,是为《新编》。此次重印,作者又对锰新编》进行了文字上的修订,增加了附录部分。该书以真理为师,博釆众长;作者提出学术需理性、信仰要宽容的原则,对各种形态的宗教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和评价。全书主体分 导言 、 宗教的本质及其表现。、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 宗教与文化 四部分,理论新颖,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作者的 宗教四要素说 以及宗教是一种 社会文化形式 ,而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性的 社会意识形态 等学术观点,成一家之说并广有影响。 该
《迷悟之间》是星云大师在《人间福报》上连载的极富感染力的小品文。这一千余篇美文为大师历时四年写就,囊括了人生、社会、职场、生活、励志、修身、成功、智慧、读书、信仰、做人、处世等方面的内容。 各分册包括:《结缘:幸福箴言》、《应变:生存之道》、《自在:人生哲学》、《放下:快乐之道》、《欢喜:处事秘笈》、《豁达:做人之道》、《善行:人生规划》、《般若:心灵处方》、《勇气:成功之道》、《感恩:生活之道》、《喜舍:智慧之法》、《远见:管理诀窍》。 语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有些许 迷惑 与 不悟 的牵扯与羁绊。作为高僧大德、一代宗师,星云大师寥寥数语,即可点破世俗的种种迷惑。将 迷 的酸涩狭隘经过一些自我的省思,转化成 悟 的豁然大器,从而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星云法语(套装共10册)》是星云大师经年累月云水行脚,在各地的佛光会弘法、讲说,断断续续撰写《星云法语》,偶有重复,已不复完全记忆。此套书共有十集,分别为:精进、正信、广学、智慧、自学、正见、真理、禅心、利他、慈悲。这套书在《人间福报》发表的时候,每篇以四点、六点,甚至八点阐述各种意见,便于记忆,也便于讲说,有学校取之作为教材。尤其是星云大师的弟子、学子在各处弘法,用它作为讲义,都说是得心应手。
《禅者的初心》 禅者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不受各种习性的羁绊,随时准备好去接受、去怀疑,并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只有保持这样的心,我们才能如实看待万物的本然面貌,在一闪念中证悟到万物的原初本性。 铃木俊隆禅师用很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的情境切入,阐明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初心,实现禅心。本书指导人们如何修行,说明何谓禅生活,禅修是以何种态度和了解为前提的,并且鼓励读者活出自己的真实本性。 我们必须抱着初学者的心,放开一切执著,了解万物莫不处于生灭流转之中。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始终保持这颗初心,归复清净的生活方式,一切的得失心以及名利心。 《禅者的初心2》 铃木俊隆禅师演讲辑录《禅者的初心》,使禅师的语汇 初心 一辞变得通俗普及。三十年后,禅师的弟子及畅销书作者爱德华 艾思比 布朗从他的演讲中编辑
《星云大师演讲集(套装共8册)》汇集了星云大师弘扬实践人间佛教思想的大成,为大师历年的演讲内容,全套共8册,依内容性质分为:《佛光与教团》、《人生与社会》、《佛教与生活》、《佛教与青年》、《人间与实践》、《佛法与义理篇》、《禅学与净土》、《宗教与体验》。人间与五欲六尘、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如何才能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与和平?可从大师这一套弘法的智慧典籍里去探究,了解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本书分三个部分:导论、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导论部分,费尔巴哈主要概论了人的本质和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认为人是他思考的对象,并将宗教归结为对无限的认识;在部分,费尔巴哈论述宗教的人本学本质,他认为宗教是 真正的或人类学的本质 ,上帝作为 理解的存在 、 道德的存在或法律 、作为 爱 等方面,都是为了适应人类的本性的各种不同的需要;在第二部分,费尔巴哈分析并批判了 宗教之虚伪的或神学的本质 ,认为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一个幻象,批驳了黑格尔思辨哲学关于基督教的观点,他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伪宗教的,并提出一种机械论的唯物主义。
本书的内容是1848年12月到1849年3月费尔巴哈在海德堡做的演讲,在这些演讲里,费尔巴哈继续发挥其在《宗教的本质》一书中的思想,认为是人创造了上帝,而非上帝创造了人,上帝不过是人的不同需要的体现,神学则是人内在情感和观念的展现。在费尔巴哈看来,所有的神学都是人类学,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上帝终将消失,因此哲学应当努力从神学和思辨的理性主义转向健全的人类学。在本书中,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和自然哲学思想达到成熟,其自然哲学的宗教观对鲍威尔和马克思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续传灯录》,明代僧录司圆极居顶编,共三十六卷。为接续《景德传灯录》而作,集录禅宗六祖慧能以下第十世至第二十世1203人机缘语录,是继《景德传灯录》之后重要的禅宗灯录,受到历代的重视。《永乐南藏》《径山藏》《卍续藏经》均收录,此书是研究五代至宋末年禅宗思想与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有填补出版空白的价值。
为进一步做好象州六祖遗迹的认定、保护和弘扬工作,由广西历史学会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和象州县禅宗六祖文化研究会承办,广西佛教协会协办的 广西(象州)六祖文化研讨会 于2018年6月19至21日在象州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安徽、四川、广东和广西等地的学者、佛教界人士共86位嘉宾出席,提交论文68篇,会务组遴选会议优秀论文集编辑成册。本书共收入34篇文章,作者均为高校研究人员,从历史学的角度围绕六祖慧能的行迹、思想、传播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