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人口统计学知识的全面和系统介绍,内容涵盖:有关人口统计数据搜集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对数据误差的甄别和数据质量的评估与调整技术;反映人口状态、事件和过程的人口统计指标、方法和模型,包括其界定、计算或构建、相互之间的逻辑和数量关系等;反映人口再生产过程及其模式的各种数量指标和反映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等。全书共分16章,每章可讲授3~4课时,适用于大专院校本科及研究生相关课程,也可供人口学、社会学、统计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师生和研究者参考使用。
本书主要考察近代早期16、17世纪英国社会人口流动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全书分为五章,分别叙述了近代早期英国人口流动大潮形成原因、人口流动的诸种模式与类型, 简要分析了人口流动带来了乡村社会的基层治理、经济结构及思想观念变化。
《现代统计学系列丛书:统计计算》讲述统计计算的基本概念和统计计算中常用的算法,内容涵盖了误差、描述统计、数产生、模拟、逼近、插值、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矩阵计算、优化与方程求根等各个方面。《现代统计学系列丛书:统计计算》的讲解比较系统,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习题,使用应用广泛的R语言进行算法描述与编程,可以用作统计学专业本科生“统计计算”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统计学以及其他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研究人员关于统计计算算法的参考书。
《统计探源:统计概念和方法的历史》汇集了他在过去25年中的22篇研究成果,涉及统计思维、统计标准与统计检验等诸多方面。全书分为5个部分,22个章节,每一章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话题,可以独立存在。同时,斯蒂格勒教授用诙谐的笔法和许多巧妙的例子,以及趣味盎然的故事,比较完整地给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统计历史。
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3版)》是由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编撰的中国环境年度报告,由刘鉴强任主编,一批的专家、学者、环保工作者、公益组织骨干和媒体人士等通力协作而成。 2012年,针对工业污染、环境健康问题的公众性事件接连不断,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方面,民间抗争的方式激进化,利益冲突更加尖锐;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反应更加迅速。这些变化预示着知识分子、环保组织长期致力于公共教育的努力与城市居民、农村群众自发的以维权和求偿为主要目的群体性抗争汇合,向政策倡导等长效的改变发展。 2012年层出不穷的跨界水污染和水资源争夺,昭示着水危机不仅仅是环境危机,更是社会与政治危机。水危机已经引发了广泛反思,让我们重新认识规划、战略和发展模式,并且在新的切面上重新构造政治议题
《生态环境与统计模型:2013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获奖论文选》,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关于统计应用的一项赛事,目的在于激发大学生们学习统计、应用统计的积极性,提高运用统计方法、建立统计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统计应用水平。
《中国主要统计指标诠释》由二十章组成。前三章为综合篇。章《中国政府统计体系》,简要描述了中国的统计法律制度、统计组织体系、统计调查体系和统计数据公布情况;第二章《中国统计调查制度》,系统介绍了中国的普查制度、经济统计调查制度、住户与人口统计调查制度、科技与社会统计调查制度、环境与资源统计调查制度等基本统计调查制度以及主要统计分类标准;第三章《正确解读统计数据》,提出了正确认识和使用统计指标的基本方法。综合篇对读者完整系统地认识中国统计工作,更好地理解把握全书内容,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第四章至二十章为专业篇。分别选取了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粮食产量等17个经济社会统计指标,从基本定义和经济社会涵义、统计和计算方法、基础数据来源、解读方式、存在问题及改革完善方向等方面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