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新闻摄影教程(修订本)
    •   ( 1795 条评论 )
    • 谢琳 /2015-02-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本书是在《新闻摄影教程》(2009)的基础上对整体内容做了修改,作者着重补充了简明摄影史,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与要领中有关现场勘查、新闻会场拍摄、手机拍摄等23种摄影技巧;在新闻图片编辑、新闻摄影体裁及文字说明写作、纪实摄影、数字技术与新闻摄影、实用课题范例等几大章节里均增加了很多优秀经典的新闻纪实专题佳作。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份丰富实用的寓教于乐的新闻摄影实践性教材。

    • ¥45 ¥79 折扣:5.7折
    • 电力新闻摄影实战攻略
    •   ( 127 条评论 )
    • 梁山 /2016-05-01/ 中国电力出版社
    • 《电力新闻摄影实战攻略》从摄影形式、器材选择、构图技巧、图片说明文字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电力新闻摄影的相关基础知识与实战技能,尤其是结合了大量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对于较快掌握新闻摄影规律与技巧大有裨益。

    • ¥27 ¥54 折扣:5折
    • 电视新闻摄像 刘荃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刘荃 /2014-01-01/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当代媒体新闻实践丛书:电视新闻摄像》共分为六章:章“电视新闻摄像概论”介绍了电视新闻及电视新闻摄像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电视新闻摄像的技术基础”介绍了不同电视新闻摄像的相关硬件和软件技术规范;第三章“电视新闻摄像的空间结构”分析了电视新闻拍摄的空间构造和结构特点;第四章“电视新闻摄像的镜头形态”介绍了电视新闻摄像中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第五章“电视新闻摄像的照明与色彩”介绍了电视新闻拍摄中基本布光照明和色彩处理的方法;第六章“电视新闻摄像的叙事策略”则从整体角度分析了电视新闻的叙事和话语结构以及不同电视新闻类型的叙事方法。

    • ¥5 ¥51.37 折扣:1折
    • 权力分光镜:电视新闻中的社会分层
    •   ( 10 条评论 )
    • 蒋宁平 著 /2013-01-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本书运用建构主义表征理论来观照电视新闻中社会分层结构这一“中层”问题,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路径,从社会分层的新闻表征文本开始。渐次深入拓展至分层表征的话语实践及其社会实践。在这一逐步深入的分析路径中,作者使用内容分析、符号解读、叙事分析和框架分析等研究方法,揭示了新闻报道如何复制、强化社会阶层的权力结构,从而实现社会阶层权力的符号再生产。

    • ¥43.5 ¥58 折扣:7.5折
    • 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   ( 39 条评论 )
    • 宁海林 /2014-06-01/ 人民出版社
    • 在传统新闻媒体数字化转型以及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融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的新型传播语境下,新闻图像的视觉冲击力和说服力在现代传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而且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即发挥着显著的议程设置作用。宁海林编著的《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研究》以新闻图像的说服性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新闻图像的说服作用这条主线展开论述。通过较为系统、深入地剖析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揭示出纷繁复杂的新闻图像传播活动的内涵,形成一种纵横交错的新闻话语研究。研究主要侧重围绕新闻图像文本、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观者)三个大的方面来探讨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具体形成两个研究视角——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

    • ¥47.3 ¥56 折扣:8.4折
    •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
    •   ( 126 条评论 )
    • 冯雪松著 /2014-11-01/ 光启书局
    • 本书的主人公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受上海《大公报》的派遣,以前线通讯记者的身份前往华北抗战前线,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以“小方”为笔名连续发表了多篇前线报道的中国战地记者——方大曾。但不久后他即在前线永久失踪,时年仅25岁。他是“卢沟桥事变”报道人!他是抗日战争中个在前线牺牲的新闻记者!他是中国的罗伯特·卡帕!他是让著名作家余华、著名战地记者唐师曾等人顶礼膜拜的人!本书作者从史料和研究的角度,将方大曾的经历梳理出来, 从初的寻找不知不觉变成了对于一种高尚精神的认同和追随。

    • ¥45.9 ¥68 折扣:6.8折
    • 镜头铭刻的瞬间——房地产经典档案
    •   ( 11 条评论 )
    • 毛序国 编著 /2012-11-01/ 人民出版社
    • 毛序国是位元老级的新闻工作者,也是北京媒体中报道房地产行业时间长的记者,他不仅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完整历程,而且亲历了房地产业从无到有的前世今生。一个资深的房地产专栏记者用非专业的相机记录下了自己经历过的各种会议、事件的历史画面,通过参加活动的人物、背景向社会重现了二十多年房地产业发展的进程。上千张的图片生动的反映了不同政策周期中开发商、管理机构、行业协会管理者各种不自觉之中露出的表情和喜怒哀乐,恰恰也印证了市场的变化和行业发展的曲折与顽强,尤其是以1998年为界限的房地产市场化的前与后的巨大反差。一本难得的历史再现、一本值得保存和不时拿出来翻翻的回忆,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有许多难忘,而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上千张照片中的选择,正是那些让人们难忘的值得赢得掌声

    • ¥285 ¥380 折扣:7.5折
    • 新闻的发明:世界是如何认识自己的
    •   ( 50 条评论 )
    • (英)安德鲁·佩蒂格里董俊祺童桐 译 /2022-01-01/ 广西师大
    • 早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就渴望信息。在前工业时代,人们通过谈话、八卦、庆祝活动、布道和公告来收集和分享新闻。印刷时代催生了小册子、期刊和 早的新闻纸,将新闻社区从地方扩展到世界。本书追踪了1400年到1800年四个世纪以来多个欧洲 的新闻史,展示了控制新闻的力量,新闻在政治、 改革和社会事件中的角色,新闻的娱乐性和时效性,记者的可信度,以及人们在推开新闻的世界之窗后发生的改变。 ,在一个被信息淹没的时代,人们如何在这种信息规模中相互沟通?读者或将在书中得到新的思考。本书荣获2015年哈佛大学金匠奖。

    • ¥56.32 ¥128 折扣:4.4折
    • 读图时代的新闻摄影论说
    •   ( 1 条评论 )
    • 许林 著 /2002-08-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这本书里所收文章的共同特点。许林研究问题,不泛泛而论,而是紧密结合新闻摄影业务,从片子入手,从图片报道入手,从版面入手,去探究和揭示当前新闻摄影的矛盾和问题,把平时散见的资料收集起来,把一点一滴的想法积累起来,概括提炼,撰写成文。他的文章是朴实的,是有丰厚内容的。读许林的文章,如同和他聊天,听他用纯正的京腔,一句一句,不紧不慢地道出他的所思,你会感到他思路之清晰,论证之确凿,见解之独到。

    • ¥19.2 ¥24 折扣:8折
    • 融媒时代普通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类核心课程“十二五”规划精品教材:电视摄像
    •   ( 45 条评论 )
    • 王燕 主编 /2014-09-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教材突出文科与工科的渗透,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特点。系统地介绍了电视画面的基本特性和造型特征、电视摄像技术原理与光学系统特性、电视摄像机的操作技巧和电视画面构图原理与方法,结合固定摄像和运动摄像的特点和功用,阐述了两种不同拍摄方式的技巧和规律。根据光色基本特性,介绍了各种不同光线条件下摄像布光的原理与方法。梳理了电视摄像中画面构成方式,帮助电视摄像建立正确的空间方位意识,避免出现越轴问题,从而引出三角形布机系统。阐释了不同场景下场面调度的原理,培养正确的镜头调度和景深控制意识,为纪实性、新闻性和专题性的节目创作提供理论准备。本教材适用于电视摄像专业人员以及学习电视编辑和电视摄像等电视节目制作等相关专业学生。

    • ¥26.2 ¥35 折扣:7.5折
    • 美国新闻摄影教程:获得杰出新闻图片的专业法则(第四版 全彩升级)
    •   ( 2 条评论 )
    • /2004-03-01/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国新闻摄影教程:获得杰出新闻图片的专业法则(精): 你手中的这本书是关于新闻摄影这一话题全面的一本书,是风靡美国20年权威的新闻摄影教程。它培养了美国杰出的一批新闻摄影工作者,其中不乏美国新闻界的荣誉——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者现丰,它来到你手中仅将与你分享。专业人士多年累积的从业经验还将为你进新闻摄影的发展历史并与你探讨,在这一领域所面的道德困境,作者为你精心挑选的图片范例,不仅是*说服力的视觉语言也是关于新闻摄影的一道艺术盛案。本书适于所有新闻摄影的从业人士以及新闻摄影的爱好者,它将启迪你新的思路赋予你敏锐的专业眼光。 2046:独家收录30分钟被删减内容DVD9: 1966年,离开香港的周慕云(梁朝伟饰)藏起了一个秘密,直到在新加坡遇到了苏丽珍(巩俐饰)。谜一般的苏丽珍让他想起了另一个身影,那个也

    • ¥57.6 ¥128 折扣:4.5折
    • 新闻摄影
    •   ( 166 条评论 )
    • 董河东 /2018-09-01/ 中国电力出版社
    • 本书摄影教学出发,详细地介绍了与新闻摄影的相关知识技巧,内容包括新闻摄影的概念及分类、新闻摄影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及要点、新闻摄影的体裁、新闻摄影图片的文字说明的写作、新闻摄影的图片编辑、数字技术与新闻摄影、新闻摄影照片的评价标准、新闻摄影记者的要求及相关法律问题等。读者通过对该书的学习,可以对新闻摄影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对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有初步的认知。本书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可作为高等院校摄影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新闻摄影爱好者学习的参考书。

    • ¥33.7 ¥45 折扣:7.5折
    • 现代新闻与纪实摄影教程
    •   ( 41 条评论 )
    • 胡晶 主编 /2011-08-01/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新闻与纪实摄影,都是摄影主体运用光影手段,客观地再现客体(表现对象)的方法。《现代新闻与纪实摄影教程》是一册专门研究现代新闻与纪实摄影的新作,主编胡晶,是大学摄影系的领导、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摄影教学和摄影创作、研究及管理工作。从她创作的大量作品中,看得出她对新闻和纪实摄影是极为关注的,也许这是摄影体裁的特殊性所致。

    • ¥42 ¥56 折扣:7.5折
    • 他们为什么要摄影 新闻卷
    •   ( 38 条评论 )
    • 陈小波 著 /2011-06-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他们为什么要摄影(新闻卷)》收入的摄影家是中国变革时代的记录者,也是当代重要的摄影家。他们记录中国的独特视角组成了中国当代摄影史重要的一段。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段历史、一个人群、一种场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摄影充满热忱,更对国家充满热忱;用手中的相机为这个国家留下至关重要的影像,并用图像唤起人们的思考;知晓记录和传播的责任,紧接地气,触摸人间烟火的灵魂。 《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他们为什么要摄影(新闻卷)》作者陈小波,新华社高级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委员,从事摄影编辑工作长达二十余年。这是次对当代中国摄影家话语的大规模采集,谈话内容已远远超出摄影本身。作者要传达的是视觉文化而不仅仅是摄影,她试图透过摄影者的人生轨迹以及更大的社

    • ¥50.4 ¥70 折扣:7.2折
    • 一个美国媒体人的自白
    •   ( 96 条评论 )
    • 江卫东 译 /2018-01-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汤姆 普雷特(Tom Plate)是美国资深媒体人、普利策奖获得者和社论专栏作家。他出生于纽约,在阿默斯特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 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完成学业。 自20世纪60年代进入《华盛顿邮报》做实习生开始,数十年间纵横美英报坛,在《新闻日报》、《纽约》杂志、《洛杉矶先驱考察者报》、《每日邮报》、《时代》杂志、《家庭周刊》、《洛杉矶时报》等著名媒体担任高级职务。 作为国际新闻记者与亚太问题专家,他曾先后专访里根、克林顿、布莱尔、小泉纯一郎、金大中、李光耀、他信、潘基文等无数名人政要。自1996年以来,他开设了关于亚洲与美国问题的专栏,迄今仍在世界各地多家知名媒体刊载。 他曾获得多项专业大奖的肯定,包括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奖、加州报纸出版人协会奖以及大洛杉矶地区记者俱乐部奖等。在

    • ¥32.5 ¥45 折扣:7.2折
    • 新闻照片优劣辨——浙报图片编辑的值班手记
    •   ( 38 条评论 )
    • 张蔚飞 著 /2015-03-01/ 中西书局
    • 《新闻照片优劣辨:浙报图片编辑的值班手记》由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中国新闻摄影“金烛奖”获得者、报社资深图片总监张蔚飞撰写。书中收录的100余个图片编辑实例,是其担任报社图片总监时与诸多摄影记者、编辑进行业务交流时的感想、感念和感喟,以生动详实的案例告诉新闻摄影从业人员,新闻摄影是怎么回事,新闻照片应该怎么拍、不应该怎么拍,是一部新闻摄影的实战宝典。本书可供高校新闻专业师生教学参考,是新闻从业人员尤其是新闻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版面编辑用以提升技能的读物。

    • ¥33.7 ¥45 折扣:7.5折
    • 澳大利亚主流报纸中的中国形象研究:2017-2010
    •   ( 51 条评论 )
    • 计冬桢 /2019-06-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本书以澳大利亚 陆克文执政期间的中国国家形象 确定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新闻集团下属的《澳大利亚人报》和费尔法克斯集团旗下的《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这两份销量领先的澳全国性报纸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和互文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其它研究方法,对澳大利亚两份主流报纸涉华报道进行研究,分析中国国家形象及所采用的新闻框架,同时,对不同利益集团下属报纸所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对比研究。作者认为,要改善中国形象必须借助他国媒体的力量,澳大利亚媒体目前对中国形象有正面看法,两国的合作前景值得期待。

    • ¥26.3 ¥35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