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两千多年的孔夫子,万万不会想到,尽管儒家提倡的“礼义廉耻 ”在这片土地上已很少有人理会,可是那本记录他生平言行的《论语》却突然火了起来。但严格地说,火的并不是《论语》本身,而是记录读了《论语》所产生的心得的那本书。几个月来,《于丹(论语)心得》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书界一道奇异的风景线。于丹和《论语》成了当今文化界时髦的话题。 本书编者平素不喜迎潮流、赶浪头。原想在本卷中避开这一趋之若鹜的话题,没想到后在编排目录时发现,竟然也有数篇文章在谈《论语》,有的是作者自发来稿,有的是受约的作者主动写来的。看来我们也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谈《论语》的行列。 有人对《于丹(论语)心得》如此畅销大加非议,这完全不必。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研究,倒是必需的。近些年,一些名声很大,舆论宣传铺天盖地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