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上册摒弃单纯教文种、结构、语言和规范的传统方式,围绕公文写作底层逻辑,突出流程化写作思维培养,以作者在长期的公文写作和教学过程中独创的 三步九环节流程化公文写作法 为工具,详细拆解公文写作全流程: 第一步 充分准备 ,包含 定文种 明主题 集资料 三个环节; 第二步 深度思考 ,包含 找问题 拓思路 理结构 三个环节; 第三步 精准写作 ,包含 拟标题 填内容 修语言 三个环节。 这套流程是一套通用方法,适用于撰写所有类型的公文材料。作者通过运用黄金思维圈、5W 提问法、思维导图等具象化的思考写作工具,讲透公文写作的内在思考过程,将公文写作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操作性很强的显性流程。 新手写作者学会这套方法,可以规范写作过程,快速上手写出好公文;已经有一定公文写作基础的人可以借助这套方法深化思考、提升效
本套书为知名时事评论员、《中国青年报》编委曹林时评文章的精选集。 《时评中国》系列因其着眼于对时事的关注,以及对评论写作思维的启发,有助于养成中学生对时事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时政视野,激发他们对时评写作的热情,契合高考语文时政类阅读与评论写作的命题方向,受到中学生读者群体及中学语文教师、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曾被列入中学生假期阅读参考书,入选多地高中语文考试时政类阅读材料,并被语文特级教师推荐。
这是一位资深老秘书从多年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公文写作指导书。全套书分为基础篇、方法篇、语言篇、磨砺篇和修改篇五种,其内容全面而丰富,不仅阐述了公文写作从知识储备、文稿构思、撰写润色到修改完善的全过程,还以生动案例传授文秘人员的自我提升之道,如职业素养、心性磨砺、沟通技巧等,是公文写作者的进修宝典。 本套书为修订再版,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重大升级,不仅重组了全套书的写作结构,使其逻辑更严密,还增加、删改或替换了大量案例,与时俱进地修正部分论点,使论述更严谨、全面。
《符号与象征》通过展现那些已经流传及沿用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图形、符号及标识,以专业的表述、优美的文字、生动的插图,追溯其起源,探寻与挖掘其涵义,同时揭示神话、宗教、传说、艺术及当代文化是如何诠释这些符号与象征涵义的。它涉及多种文化,时间跨越数千年。 《符号与象征》的构架独具匠心,它以归纳性的主题作为主线,将各种符号纳入不同的主题中,让每个符号在不同的主题中都得到深刻而精确的诠释,同时使相似、相关的符号得以交叉对比。 全书共有两千多幅全彩图片,通过线条、绘画、图形,在深色的背景上铺衬以金、银等奢华夺目的色彩,再现古代人类文化的辉煌璀璨。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自1962年11月由中华书局首次出版至今,先后印刷了六十余次。这是一部在海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声誉极高的、高水平的古代汉语教科书,培育了好几代古代汉语专业工作者,更哺育了成千上万中文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以及爱好古代汉语和传统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2016年是王力先生去世30周年,因此我们推出这套典藏本,以纪念这位为中国语言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大师。
共收录中国文学学科词目一万八千余条。分作家、流派社团、作品、名词术语、研究著作、报纸、刊物、文学人物等大类。全书词目分十二个单元,按时代依次编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辽金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及近代文学,现代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理论批评,文学史通论 总集及其他。每一单元内的词目以类相从。每类词目一般按时间先后编排,年代无从查考或界限不明的置同类之末,以见其文学发展脉络。书后附有 中国文学大事记 本辞典主要征引参考书目 。自 1997 年出版以来,屡次修订,以符合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发展的实际情况。
本书共有3编105节。第1编为 论证的基本框架 ,共有14节,主要介绍作者对于论证的基本看法,强调论证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听众在论证中的重要地位。第2编为 论证的起点 ,共3章29节;作者认为业已形成的共识是论证的前提,第1章根据共识的强度和内容区分了各种类型;第2、3章探讨如何呈现各种论证素材。第3编为 论证的方法 ,共5章62节;作者将论证方法分为四类,分别是 准逻辑论辩 基于现实结构的论辩 建立现实结构的关联 概念的分离 ,并在后一章分析 论据的关联 ,指出各种论证方法并非截然分立,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综合判断、运用。整体而言,《新修辞学》提出的是立足于论证实践,致力于总结论证经验并强调实践做法的合理性的论证理论。
《语文:表现与存在》四卷本,是一部系统而深入总结中国百年语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吸纳欧美存在哲学和语言学心理学新成果加以融贯并推陈出新,涵盖面广、体大思精的语文学理论著作。 作者认为,语言教育要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使之得以良好的养护和培植,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挥和张扬,从中感受成功与失败、满足与自尊,并成为言语上自我实现的人。
我坚信写作有方法,希望先进为后学整理方法,传授方法。 我立下心愿,如果我有一天找到了方法,一定公之于世,大家分享。 王鼎钧 大师俯身为孩子写书、编书是民国时期素有的传统。近百岁的王鼎钧先生,被誉为 一代中国人的眼睛 文章圣手 ,作为一个青年时代曾经迷茫于写作之途的老作家,他古道热肠,乐于分享,为寻求写作方法的青少年,献出了通行于 文界 的私藏。 《小学作文讲话》内容简介 《小学作文讲话》是王鼎钧先生专门为小学生开始学写作文而写的一本书,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的作文启蒙之书。他从看图说话开始,亲身示范,破解孩子们在写作文中常见的不敢写、不会写、写不长的难点。教孩子如何观察,如何延长话题,终让每个孩子都想写、敢写、会写。 《作文七巧》内容简介 一切复杂精美的文字,都要靠基本的文字技
北庭文书出自敦煌吐鲁番文献,散见于各个研究机构,迄今并无系统整理。本书力图完整搜集现存的散见于不同收藏机构的唐代北庭文书,是首次对唐代北庭文书进行专题汇编,意在使北庭文书呈现系统、多样的综合体面貌;在此基础上,本书还对文书进行了初步利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分为文书编、研究编、图版编,以文书录文整理为主,辅以必要的注释和专题研究。共收录唐代北庭文书近200件(组),大致按时代顺序编排。每件文书下都著录有馆藏信息,同时对文书的物质形态、基本特征进行说明,之后对文书内容进行转录、标点。大部分文书配有图版,集中收录于下册图版编,方便学者对照使用。本书对于北庭军政建制、唐代西域经营以及边疆观念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本书是文字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主要内容有:文字的形成、汉字的性质及形成和发展、汉字形体的演变(古文字阶段的汉字、隶楷阶段的汉字)、汉字类型的划分(六书说、三书说)、表意字、形声字、假借、文字的分化和合并、字形跟音义的关系、汉字的整理和简化。 该书一版为手写影印,出版于1988年,2013年由作者做了修订,并重新排版印制。1994 年获届国家图书奖,2011年获届思勉原创奖,为大学中文系及高等教育的常备教材。
《论文写作实用教程(初级)》 《论文写作实用教程》(初级)从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讲起,逐步深入论文引言、主体内容、结论、摘要、标题、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附加信息的写作要点,让读者不仅能够系统地学习到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还能够游刃有余地独立完成论文写作工作。本书共计20章,主要内容涵盖论文的定义与分类、论文写作的学科差异、论文选题的理解与两种操作、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谱系、引言的形式结构与学科差异(配范文分析)、主体的形式结构与学科差异(配范文分析)、结论的形式结构与学科差异(配范文分析)、摘要的形式结构与学科差异(配范文分析)、标题及关键词的形式结构与学科差异、注释及参考文献的形式结构与学科差异、附加信息的形式结构(配范文分析),以及对学位论文答辩、学术论文投稿的理解(配相关程序
本规范是《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配套规范,依据《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1997)、GF3002-1999《GB13000.1字符集汉字笔顺规范》、GF2001-2001《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 》进行编制。按照笔画序,给出《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的跟随式笔顺和数字编码式笔顺,并附《通用规范汉字表》序号和Unicode字符集编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地方言正逐步萎缩。莆仙方言作为一种小众化的方言,夹在强势的闽南方言和福州方言之间,保持生命力不易。本词典以莆田城关和仙游城关的方言为标准,计划收入两地的方言词条1万条。在收词方式上,改变以往绝大多数方言词典以单一方言点为收词依据的路子,而是收录一个方言小区内部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点的词条,以便更好地凸显方言内部的差异,为莆仙方言研究者提供手切实可靠的资料。作为闽方言的五大次方言之一,莆仙方言至今未有正规出版的方言词典,本词典的出版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本书是对先秦时代的玺印、陶文、货币和石玉(石刻、盟书、玉和玉铭等)这四种古文字材料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方位整理,按照《说文》体例,进行文字编编撰,将古文字字形汇集于相应字头之下,标明每一字形的具体出处、所在辞例、时代以及国别,汇集了原始材料及研究成果并与古文字字形及其释文关联,是一部依据古文字资料的内在规律编纂的大型古文字工具书。本书首次将先秦玺印、陶文、货币、石玉四种古文字材料纳入统一的整理框架,为学术界提供详实、可靠并且综合性成体系的材料,对传世文献的整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学科的研究有所助益。
《图说字源》是一本介绍汉字起源和流变的读本,汇集了语言学家唐汉先生在汉字字源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作者秉承严谨地治学态度,搜集各方有关汉字字源的资料,从古汉字学研究等学科入手,发现了汉字形成过程中许多有趣而又有规律性的现象。本书从汉字与动物、汉字与植物、汉字与天地、汉字与人体、汉字与两性、汉字与战争、汉字与民生、汉字与文化等方面图文并茂地阐释了汉字的诸多奥秘。 《发现汉字》是一本研究汉字文化、介绍汉字之美的图书,作者从汉字字根入手,追根溯源,探究汉字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的起源和流变,*个从字根的角度分析汉字的产生、发展历程,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分析汉字,揭开汉字的造字之谜。全书分为两编:上编为 图说字根 ,从汉字字根入手,分析了汉字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的起源和流变;下编为 图说六
《公文写作金句速查宝典:诗词、佳句、场景用法》是一本面向公文写作者的参考书。在公文写作中,往往需要用到一些优美的古语句,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古语,因此该书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找到适合场景的古诗文佳句。该书将古语按照主题进行编排,并提供全面明确的索引和条分缕析的方式,读者可以根据所写的内容轻而易举地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古诗文佳句。同时,《公文写作金句速查宝典:诗词、佳句、场景用法》中所选的古语有的耳熟能详,有的生僻鲜见,因此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都能够从中获益。 《公文写作标题结构速查宝典》则着重于公文标题的编写技巧。公文标题作为一篇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效果。该书将公文标题按照类型、用途和工作场景、主题进行分类,并提供近 2000 条优质的公文标题供
本书是一部将《说文》部首、古文字字形和书法完美结合的力作。作者耗时三年,坚持毛笔书写,以《说文》540部首为核心内容,博采约取,吸收研究成果,罗列权威的字形解说,对《说文》540部首一一疏解,同时配合大量各时代、各门类的典型字形字例,以精准笔法摹写,展现《说文》文字体系和相关古文字面貌。全书以毛笔小楷精写上版,简明扼要,体例得当,配合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和古文字学修养,既是规范的学术著作,也是精美的书法作品,著名古文字学家刘钊先生称此书是 一部內容形式二美兼并的作品 ,是一部很好的、不可多得的古文字参考书和篆书入门教材,绝非过誉。
《当代吴语研究》(第二版)是在作者对吴语三十多个代表地点作了详细的调查,获得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悉心写成,发表了吴语各地的音系、连读调、两千多个字音、近千条词语以及语法例句和标音举例等。特别有意义的是,它反映了六十年来老、中、青三代语音的变迁,是赵元任教授1928年《现代吴语的研究》一书出版60年后跟踪研究吴语的又一次重大的语言实践。 本书对各地语言的描写准确精细,各章都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进行理论概括和分析研究。他不但可以给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而且对于研究吴语地区的文化、民俗、历史、地方文学的人士来说,也很有参考价值。
《三国志校诂》以中古文献《三国志》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学和语言学两个角度对其中存在的文字、语词和语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全书以《三国志》原有篇目次序为序,依次考证文献学、语言学等相关问题,解决了一批学界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该书具有以下特点:(1)解说三国词语,发掘至深,结论多独创且可信。(2)考释文字,洞明声音条贯,多能言人所未言。(3)广泛参考众多版本,结论多妥帖。(4)博考制度、职官、风俗等,涉猎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