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图书馆正处在从旧范型向新范型过渡的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循。《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作者吴建中试图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理出一条主线,并以此贯穿图书馆业务的整个过程,这条主线就是以人为本。《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从“人”、“资源”、“空间”三要素出发,突出人在图书馆的位置,整合全媒体的资源,发掘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让用户更好地利用图书馆,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有必要对图书馆用户教育进行研究。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一系列教育学问题。
本书是华南师大附中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和阅读指导选修课的学生用书,它将中学生最需要掌握的图书馆利用知识用简洁、活泼的形式加以解说,配有生动的漫画插图,通俗易懂,每章都精心设计了许多研习作业,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借以获得利用图书馆解决问题所需的技能与实务经验。 本书可作为图书馆义工培训、读者教育的教材,也是高等院校图书馆学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读物。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阅读指导工作在中学图书馆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本书在该校导读实验课的基础上,参考了外大量有关资料写就。本书共有七章,、二章主要介绍了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基础理论与基础工作,第三、四、五章详细探讨导读工作的内容,第六、七章介绍了现代图书馆导读技术、课程化导读方法与策略。全书既有理论性探讨,又有不少经验总结、案例,提供阅读指导活动的理论知识和可操作性的材料。可帮助广大中小学图书馆同行明确导读工作的要求,学习导读知识,掌握导读的方法与策略,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建设。 本书是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图书信息管理学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该书从八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首先,引介了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提供值得借鉴之处。报告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进展,其服务模式乃至整体水平较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社会服务与本校服务等多种关系进行分析和厘清。探讨了社会化服务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服务社会的胜任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的实现路径。指出了社会化服务在馆舍、资金、设备、人员、文献资源、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困难与障碍。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立法的规划程序、法律体系、政策举措以及政策法规执行力的监督机制等给予探讨。最后推介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范例。
此书为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管理办公室为全国农家书屋管理员编写的工作指导手册。书稿采用问答式,注重实用性,简明易懂。内容包括(一)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地位、作用、岗位职责、素质要求。(二)农家书屋管理员应知的出版物常识。(三)农家书屋的出版物管理。(四)农家书屋的基本服务。(五)农家书屋的延伸服务。(六)如何获得出版物信息。(七)农家书屋管理员介绍。此外,该手册还收录了柳斌杰署长致全国农家书屋管理员的一封信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各地农家书屋协调组织名录》。该手册对于全国广大的农家书屋管理员更好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朋友服务,推进文化工程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