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和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奠基人。他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精神遗产。其中,黄炎培在教育领域,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建树。 本书为四卷本,收录了黄炎培主要教育论著,大致涵盖了黄炎培一生教育活动的各个领域,全面反映了他主要的教育观点及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脉络,体现了他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设立到创新发展已经走过了40年历程,回顾这一历程,尤其是深刻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厚重积淀,总结学科发展基本规律,对持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坚持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过程要素研究、方法与政策研究、重要领域研究四个方面设计了29章内容,对党的创新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科内涵与定位、基本范畴、本质、价值与功能、内容、过程、对象、载体、话语、环境、方法论、模式、机制、类型与范式、评价、治理、政策,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交叉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等专题40年
24节气 72物候 96件手绘故宫文物 384种中国传统色 打捞华夏失落的色彩文化 从大量传统典籍中寻觅、考据颜色由来,再以故宫文物的色彩逐一对应,这是一部凝聚了古人智慧与审美的传统色图书。节气与物候具象为文物,物候轮替,色彩转换,在器物与文明的不灭记忆中,重寻祖先对色彩的精微感受。 玉色有“明月珰”“鸣珂”“佩玖”,酒色有“酂白”“春碧”“翠涛”,色白色青,莹润风雅;服饰色有“海天霞”“天水碧”裁作宫人衣装,有“藕丝秋半”染于唐人裙衫……384种中国传统色,探寻古典中国的文化深蕴与审美意趣。 书内附中国传统色色谱
包括《季羡林书信集》《季羡林讲演集》《季羡林散文集》《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谈文化》《季羡林谈文学》《季羡林哲言录》《季羡林的一生》,共八册。它对于了解季羡林的生平事迹、著作情况、学术思想、生活情趣等都有极大的益处。
读懂中国美术,就是读懂中国人审美语言。24个朝代,50位名家,300幅传世画作,构筑上下5000年的风雅传承。 本书按照时间线,讲述中国美术的风格演变、技法沿革、题材变迁,解析历代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人独特的精神追求: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中看见对天人和谐的祈盼,从商周青铜器中看见对礼乐制度的坚守,从敦煌壁画中看见慈悲天下的佛家精神,从山水画中看见寄情高远的文人情怀……美术里的中国,既淡雅、悠远,又庄严、宏伟。 看见中国人古今相连的审美情趣,也看见中国人生生不息的创造力。美术中见中国。
《文化馆蓝皮书:建设人民终身美育学校(2021 2023)》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牵头编写。本书系统梳理了2021 2023年文化馆行业创新发展总体情况,分为总报告、行业观察、中国文化馆协会十年专题、地方案例、课题成果、调研报告、资料(中国文化馆发展历程纪事)等主要篇章,各部分内容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究我国新时代文化馆创新发展脉络。本书可供全国文化馆(站)从业人员及公共文化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在展现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成就、记录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历史进程、反映全国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贡献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全国文化馆从业者、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相关人员提供阅读参考的资料,帮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我国文化馆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本书为2014年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汇编,共分为育人模式创新、整体课程改革、特色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变革、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教研探索六个部分,汇集了获得2014年国家教育成果奖一等奖或二等奖的论文共计37篇。
《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系教育 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大学)推出的系列著作。该系列报告以每年在全国35至70所高校开展的实证调查为基础,基于丰富详实的第一手数据,比较精准地描绘和勾勒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状况。编者通过对第一手调查数据的多维分析,全面呈现了当前大学生思想观念与行为特征的整体状貌,并深入挖掘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等的内在关联,着力探寻数据背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同时客观地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认知和评价,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努力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提供资政建议。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