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欲是勇于否定自我,肯定他者。 爱欲与他者密切相关,是个体在自我的王国里无法征服的疆土。 爱欲以超验性、彻底的独一无二性为前提。当今社会越来越像一个同质化的地狱,而爱欲的经验不在其中。 个体的内在危机在于,一切事物均成为被消费的对象,从而毁掉了爱欲的渴望。吸引自我的、被自我所渴望的他者,无处可栖。 这是一个没有了爱欲的社会。 爱欲之死,是自我反思之死。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 《精神政治学》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疲怠社会》 M digkeitsgesellschaft 《娱乐何为》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扑学》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会》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赎》 Die Errettung des Sch nen
拉康本人是一位 多元化 的人物。他集精神分析学家、精神病医生、哲学家于一身。拉康以其结构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的双重身份,影响了后现代的众多理论巨擘,其独具魅力的精神分析理论被誉为由结构主义通往后结构主义的桥梁,对20世纪后期西方的文学、文化批评、艺术、电影等领域造成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本书除总序和导言外,共有8章内容。首先,对拉康的传奇式生平及学术经历和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全面剖析,然后,重点介绍拉康的潜意识论、主体理论、欲望理论,探讨拉康的精神病学思想及临床心理治疗观,*后是对其理论的总体评价。
数字化信息交流和网络社交平台占领了我们的生活。 被数字化了的生命实际上导致了社群、公共空间的坍塌,也慢慢侵蚀了政治行动的可能,妨害了有意义的政治议程。 数字化交流激发了瞬间的冲动性反应,发送和接收这种信息的民众,变成了一个(个)数字化的(蜂)群。这不是大众,而不过是一些被相互隔离的个体;不足以称为 我们 ,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主导性力量,不能筹谋未来,因为他们深陷当下。 数字群是一个破碎的整体。 当信息胜过思想,一切按照脸书、股市和情报机构的法则运行,民主将受到威胁,自由将受到损害。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 《精神政治学》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疲怠社会》 M digkeitsgesellschaft 《娱乐何为》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扑
拉康(Jacques-Marie-Emile Lacan,1901.4.13-1981.9.9),法国心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见解,同时又是*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 法国的弗洛伊德 。本书揭示了拉康在理论探索上走过的道路,阐述了他在不同时期,通过一系列和其他学科相连的概念来重新发现精神分析的过程。本书亦侧重于引导那些不愿意向自己的欲望妥协的、不被社会道德价值所捕捉的、对千奇百怪的人性充满好奇心的、新时代的精神分析师踏上追寻拉康的道路。
这是一本心理方面的书。欧文 亚隆是当代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也是团体心理治疗的实践者与重要的代表人物。亚隆将文学、哲学的观念带入了心理治疗领域,倡导治疗者与病人之间要培育一种亲密的互动关系,反对将心理治疗教条化、手册化。几十年来,他的著作如涓涓细流一般,滋润着无数颗在大千世界中迷失的心,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本书将引领读者走入大师的心路历程,与大师一起 一路同行 ,一同俯瞰存在心理学的宏伟圣殿,一同仰望浩瀚的星空,探寻人类终 极问题的归宿。
为何我总是不开*? 只有你才能给我快乐! 我没有资格享有美好生活。 你怎么就是不听我的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自己和别人发出类似的声音,其实这是个人的信念系统、沟通方式和情绪管理出现了问题。 阅读本书,你将学会 ●做情绪的主人,充分享受、完全拥有正面情绪,恰当处理负面情绪; ●利用大脑的工作规律,运用潜意识引导我们相信有解决问题的**; ●建立和谐的信念系统,*对待同类事情的想法与做法,化解内*冲突; ●通过*机会不断肯定自我,提高自我*值,自尊、自信、自爱; ●立足于自己理想的身份,制订出改变环境及行为层次的计划,激发个人潜力; ●正确运用内感官的知识改变与别人的沟通方式,*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恰当地使用正面词语,掌握大脑接收语言的规律,拥有充满力量的健**理!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心理学起源于哪个国家?精神病学、心理治疗和心理学有什么关系?心理学是科学吗 这本图文并茂的小书不仅回答了这些有趣的问题,还介绍了这个学科的历史和现状。通过它,你可以了解心理学中的主要学派和分支,诸如内省、生理心理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比较(动物)心理学、认知学派(例如格式塔运动)、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等等。你既能在书中找到那些对心理学至关重要的人物,如弗洛伊德、巴甫洛夫、斯金纳、班杜拉、皮亚杰、鲍尔比、马斯洛和罗杰斯,也能找到那些虽发现了重要结果但却不为人知的心理学家。 本书为读者推开了心理学之门,展示了心理学的全貌 如果你对人类行为及其想法背后的原因感兴趣,那么这就是你想找的那本书。
作品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精神病学临床著作,特别是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家雅克 拉康的著作为依据,系统并详细描述了精神病学的基本现象、临床实践与理论思考。作者为我们揭示了艺术作品如何恢复患者与社会的联系这一功能,为精神病治疗提供了一种崭新而有价值的视角。 同时书中还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如:疯癫所产生的文学作品,是症状?是艺术创作?还是介于美学与临床之间?疯癫与艺术,只是一线之隔?读者们随着这些问题与作者一起进行思考,会在阅读完后找到自己的答案。
青少年也有烦心事。你有时候会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发生在你身边的一些事情,新的关系都会让你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带给你很大压力。实际上,你拥有非常特别的超能力!这本书会帮助你放慢脚步、关注你的感觉和想法,此外还会有额外的技巧和方法、自我反思的提问、易学易用的工具。如果你掌握了书里提到的方法,你更有可能实现目标,在社交场合更加自信,更容易从挫折中走出来
1944年,由于我的父亲佩里 贝尔德在医学方面的特殊天赋,他取得了哈佛医学院有史以来极高的荣誉。 之后,他开始变得紧张、敏感、虚弱、失眠,大脑总在无边无际的神游,没有目的,没有方向。 但是他的存在对世界来说极其重要 他被关在一家州立社会福利院中,被无数人同情、鄙视。却不知,这只是他向着深重的个人灾难迈进的开始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至今已被翻译成大约20种语言出版。作者以十分简约的方式,考察了群体的特殊心理与思维方式,尤其对个人与群体的迥异心理进行了精辟分析。的影响力只在很小的程度上是出于他们提出的论据,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的名望。享有足够名望的几乎掌握着*权力。用刀剑成就的事情,同样可以通过言语的力量达到。像不义之财、卑鄙的剥削者、可敬的劳工、财富的社会化之类的说法,总能打动选民的心,尽管它们已经被用得有些陈腐。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而且有时——只要进行不良引导即可——害处远大于好处。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
《分裂的自我》首版于1960年,是一部精神病学专著,作者莱恩是一位精神病学家。 本书关切类精神分裂和精神分裂个体,研究探索临床疯狂现象,理解其发生和发展机制。并借助日常语言,对这些疯狂现象展开生存论哲学的讨论,这在当时是一项开创性的努力。 这部作品让疯狂变得可以被理解,并由此改变了我们对精神病的认知方式,给在社会框架中被定义为正常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了解 精神病人 的可能。莱恩通过对他治疗过的病人的案例研究认为,精神病或许不是一种医学疾病,而是 分裂的自我 的结果,或者说是我们体内两种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种是真实的、私人的身份,另一种是呈现给世界的虚假的、理智的自我。 作者区别于急切地将人纳入 正常与否 的传统治疗,他毫无保留地同情现代人的存在处境。自我在外界重压之下无法表达真实,
《我敢举手回答问题了》是一本提升孩子社交能力的自助读物,旨在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惧,建立社交自信。从小学生托马斯的故事出发,讲述了托马斯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社交难题,他在罗丝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很多克服害羞和焦虑的方法,他自己甚至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了一个新方法。这些方法融合在故事中,易学易用,方便孩子理解和掌握。故事结束后,有专门写给父母的话,就父母如何指导孩子克服社交恐惧,建立社交自信,提出了许多实用性建议。
作者贝纳特医师为荣格晚年亲近的两位好友之一,兼具神学、哲学与医学背景,是少数能与荣格全方位交谈的知交。1946年起,贝纳特多次拜访荣格,并当天记下他与荣格的交谈内容,前后历时十四年。这些笔记一字不动地集结成这本《遇见荣格》。 这本书如实描写了荣格晚年的家庭与生活轶事,在与作者惬意的言谈中,荣格毫不保留地说出了对诸多人物、时事、论点的见解──他如何评价弗洛伊德;他独特的治疗哲学 ,不经意的朴实言论,间接说明了坊间许多臆测观点的真伪。对广大的荣格读者来说,本书更难能可贵地捕捉了荣格灵光乍现的时刻,展现了他对生命本质的好奇与探问精神,见证了伟大思想的孕育,让人惊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