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咨询面谈方式对儿童往往治疗效果不佳,探寻适合儿童的治疗方式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学校心理辅导丛书:儿童游戏治疗活动设计》的内容精髓在于:治疗者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与儿童互动,让儿童逐步接纳自己并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使儿童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此治疗者可以了解儿童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运用有针对性的治疗活动来协助儿童解决问题。 由于设计的活动方案既有趣味性、创造性,又有操作性,使治疗的目的在治疗者和儿童愉快的游戏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以实现。 虽然使用“治疗”一词,但《学校心理辅导丛书:儿童游戏治疗活动设计》所设计的各种有创意的活动形式并非只适于“问题儿童”,其实也可以用于对正常儿童的发展性辅导。 适用对象:心理辅导老师、心理治疗师、学生工作者、班主任、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以往出版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中对此很少涉及,因此可以说本书将是学前教育学科发展的突破性成果。具体而言,该书较全面地阐述了幼儿的学习与教育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及发展历程,介绍了幼儿学习的相关理论、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与特点、幼儿学习的动机、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与适宜性教学以及对幼儿学习的评价。除此之外,本书结合幼儿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新进展,探讨了幼儿园班级管理与环境创设的问题,论述了作为影响幼儿学习的重要他人的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心理素质与专业成长等问题。
本书的编写体例遵照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同时,与时俱进,吸收了统计学发展的新成果,增加了少量计算机应用技术,试图为学习者提供一本脉络清晰的关于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基础教材。内容方面每章前面都增加了“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每章的后面都有一个“小结”,并提供了进一步延伸性读物、使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一些技巧和提示、在线资源网址、复习与思考题等。部分章划还附加了些与章节内容相关的资料卡。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我国心理统计教学提供最基本的教学材料,为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十五期间,我们在继续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的同时,抓紧了对渗透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开始了在课堂教学中,以个别化教学为手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本书就是在这样的基础和背景下撰写而成。 本书详尽地介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内容和方法,以及几年来,我们积累的大量使用个别化教学的方法,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案例。相信这些实例能为大家提供很好的借鉴。 本书分为四章,章介绍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特征和标准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功能和任务等。第二章介绍了西方心理教育的模式和我国研究者曾经建立过的模式,其中重点介绍我们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建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第三章包括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咨询、课堂教学中的心理
当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受到全社会关注。那么,如何探究社会转型和由此引起的家庭结构、功能、需要的变化对儿童的影响?如何有效地预防解决网络成瘾、自闭等儿童不断增加的心理行为问题?如何更好地认识、了解、开发儿童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人才?本书系的出版可以为解决上述难题出谋划策,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与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校长与教师的心理沟通》讨论学校管理沟通,也希望以沟通的方式与读者进行一次对话或交流。《校长与教师的心理沟通》并不使读者达到“潜能开发”的目标,这一目标是读者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努力可以逐步实现的。《校长与教师的心理沟通》的基本目标在于“理念改进”。希望读者通过《校长与教师的心理沟通》的阅读和学习,可以在自身的学校管理理念方面有所感悟和改进,进而在学校管理方式方面有所更新和完善。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理念改进是一个比较高的目标,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作为《校长与教师的心理沟通》的主要读者,都已经是心智成熟的个体,或者说他们心理与智慧发展都已经成型,他们对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如果想改变或改进他们的理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书保持了原讨论稿的基本观点、体系和主要内容,另外也补充了我国新近的一些有关资料,并适当增加了国外包括欧美、苏联和日本的有用材料。本书的某些章节的内容同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略有重复,但为了保持体系的完整和内在逻辑,这是不可避免的。本书的内容较多,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在使用本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授课时数灵活掌握。授课时应以前七章和末两章为主,有关学科心理的各科则可择要计授。 本书共分十五章,其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动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等等,就教育心理学作了全面的阐述。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不仅可作为高校教材,同时亦可供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参阅。
你在为自己经常忘记学过的东西而郁闷吗?你知道人为什么会遗忘吗?你知道什么是“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吗?这些问题都并不神秘。学习和人的大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了解自己的记忆特点,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跟朋友一起读读吧,轻松应对繁重的蔓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