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消费心理学 李晓霞,刘剑,赵仕红 清华大学出版社【售后无忧】
    •   ( 1 条评论 )
    • 李晓霞,刘剑,赵仕红 /2018-02-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消费心理学(第三版)》分析了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现实意义。研究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心理因素、消费者个性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分析了消费者群体、商品品牌、价格、营销场景、营销服务、营销信息传播等外部因素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当代中国社会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变化趋势,居民消费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消费误区、消费者教育等现实问题。 《消费心理学(第三版)》面向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适用于本科及大专院校经济类、管理类、营销策划专业学生,也可供营销策划、营销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 ¥50 ¥72.4 折扣:6.9折
    • 职业健康心理学:工作、压力和健康 9787576011449
    •   ( 0 条评论 )
    • [美]欧文·山姆·舍恩菲尔德,[美]张黛西著,王大伟,胡艺馨 /2020-08-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职业健康心理学:工作、压力和健康》论及了一系列关键的社会心理工作问题,包括心理困扰、倦怠、抑郁、意外伤害、肥胖和心血管疾病,这些问题通常与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相关。书中考察了影响组织文化的领导风格,并在通过改善领导实践来减少员工相关的压力方面提供了具体的建议。书中还讨论了不利的社会心理工作条件与有害健康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旨在改善工作环境和限度地提高效率的干预措施。此外,本书还讨论了OHP的科学家和从业者开展研究的过程和其他重要问题,如工作场所暴力、工作—生活平衡和安全。 关键特点: ☆是本科生和研究生职业健康心理学概论课程的一本综合性教科书 ☆涵盖工作场所健康心理学的关键问题,如压力、暴力、工作—生活平衡和安全 ☆组织结构和写作风格便于学生和教师阅读 ☆为减轻员工压力提供具体

    • ¥51.6 ¥86 折扣:6折
    • 认知行为疗法咨询方案10大心理障碍 9787115551931
    •   ( 0 条评论 )
    • 郭召良 著 /2020-12-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虽然学习了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术,但是遇到具体的心理障碍时,许多心理咨询师和还是不知道怎么做。针对这个问题,本书为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治疗设计了可操作的咨询方案。 每套咨询方案都包括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评估诊断方法,如何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介绍心理障碍的成因和心理咨询干预的原理,明确心理障碍的咨询目标和咨询计划,以及每种心理问题会用到的特殊技术等方面的具体实践。本书涉及的10种心理障碍包含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场所恐怖症、特定恐怖症、社交焦虑障碍、强迫症、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 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各位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的学习者和爱好者以及有心理自助需求的朋友针对具体的心理问题设计出科学的治疗方案,有效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

    • ¥57.85 ¥89 折扣:6.5折
    • 正版 格式塔:团体治疗指南 9787115582270 [德]约斯塔·本施泰特(JostaBernstadt)等著,杨瑞
    •   ( 0 条评论 )
    • /2022-03-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格式塔治疗是主要心理治疗流派之一,团体心理治疗日益受到工作者的重视。本书填补了格式塔团体治疗文献的空白。 在本书中,格式塔治疗师约斯塔和斯特凡基于自身数十年带领团体的实际工作经验,并结合丰富的案例,历时五年,为想运用格式塔理念带领团体的工作者提供了翔实、系统、全面的展开团体工作的方法、技巧和步骤。全书包括部分,部分全面介绍了从展开团体工作之前、开始阶段、中间阶段到结束阶段的工作过程,专注于此时此地的工作特点,培养内在督导的技巧,以及让团体充满动力的秘诀等团体带领者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如何对在医院精神科里的重症患者展开团体治疗。第三部分梳理了关于团体实验和团体活动的宝贵建议和工具,还有对戈登? 惠勒进行的访谈。 读完本书后,工作者将全面了解格式塔团体治疗的核心内

    • ¥68.04 ¥108 折扣:6.3折
    • 正版 深入人心:数字产品设计的底层逻辑 9787111727927 林婕
    •   ( 0 条评论 )
    • /2023-08-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数字产品,包括各种新闻、自媒体、视频、购物等应用和软件。这些数字产品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是怎样的设计原理让它们简便易用,甚至让人上瘾?设计人员在确定某个产品功能的方案时,背后的依据是什么?这些依据真的可靠吗?如何设计更好的产品,让我们身处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能拥有更丰富而从容不迫的生活? 本书旨在从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出发,回答以上问题。根据人的认知特点,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本能、行为、反思,以此为框架,本书搭建起心理学理论和数字产品设计实践之间的桥梁,帮助设计工作者更深刻地理解设计中与“人”有关的部分,让产品更好地: 传递信息 引导行动 辅助决策 营造关系 此外,本书也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从书中,你能了解到认知心理学知识如何在我们每天使用的数字产品背后得

    • ¥68.67 ¥109 折扣:6.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