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中国一种传统的物质观;五行系统是一种用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运作的高度成熟的模型。它的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每个人、每个家庭(家族)、每个组织等,都有自己的五行系统。从人的发展来说,家庭是*基本、*重要的一个系统。五行系统动力应用于家庭治疗有特别的效果。 本书详细阐述了家庭成员在五行系统中的位置,以及现实中常见的异位现象,同时描述了五行系统隐藏的动力规律,并以真实的案例来呈现因违背系统规律而给家庭带来的各种问题,包括疾病、意外、自杀、成长阻碍等,有些事件甚至会重复地发生,一代一代地延续。 本书将能够帮助你找到家庭问题的根源,然后重新调整这个被扰乱的系统,以恢复身心健康,或解决生命中遇到的问题。让爱回归自然序位,让家庭恢复和谐,让生命更加丰富与灵动。
《家庭舞蹈1:从家庭系统看个人行为》中的家庭治疗案例侧重 从家庭系统看个人行为 这一主题,具体包括 不听话的女儿 少年十五十六时 来讨债的儿子 家庭的舞台剧 家庭内的谋杀 塔里的小公主 非洲紫罗兰 汉堡论剑 满载的空船 未完成交响曲 等。 《家庭舞蹈2:从童话世界开始》在分析家庭治疗案例时,用到很多 童话世界 中的故事与伦理,具体包括 小飞侠症状 向孩子下手的色魔 东方与西方 犹太人遇着佛 金刚的眼泪 结婚可怕 乐在不工作 天才儿童的烦恼 长大了的黄蓉 南非老妇的一票 等。 《家庭舞蹈3:家的万花筒》副标题取自*篇的篇名,其中的家庭治疗案例侧重于多维度多角度探讨家庭问题,如 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 无过分手 活着便精彩 毕加索的女人 不停洗手的孩子 虎父多犬子 婚姻一课 家庭谈判 吞钉的孩子 打老婆的男人 等。 《家
即使是一次咨询会谈,咨询师也能带来改变。《单次咨询:100 个关键点与技巧》作者温迪 德莱登基于广泛且扎实的有效性论证,以 100 个关键点言简意赅地介绍了 SST 的基本思想和实践技术,比如: ● 单次咨询的目标; ● 优秀的 SST 来访者的特征; ● 如何与来访者在首次接触中做到有效回应; ● 创建并维持一个工作焦点; ● 对来访者产生有用的情绪影响。 《单次咨询:100 个关键点与技巧》具备简洁易懂和实践性强两大特征, 适合接受培训中的咨询师和治疗师学习参考;执业咨询师和治疗师可以通过翻阅本书全面回看、反思、检讨自己的相关理念、技术。
卡尔 荣格是*早认真思索古代中国传统意义的深度心理学家之一。当他1923年在达姆斯塔特的 智慧学院 遇到卫礼贤的时候,已经充满了对东方的兴趣与渴望,这对于荣格来说具有深刻的个人意义,使他获得了一种用意义联结而非科学的因果来观察世界的理论方式。本书是对沙盘游戏治疗的理论基础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系统介绍,包括荣格思想的背景、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方法、实践及发展。
本书以沙盘游戏的理论、理解及操作体验和临床实践为基础,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沙盘游戏治疗的整个过程。书中分别讲述了沙盘游戏的内涵及理论基础、沙盘游戏中的疗愈因素、沙盘游戏的象征语言、初始沙盘的意义及临床实务、沙盘游戏在创伤应激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少盘游戏与抑郁疏导。 本书从本土文化背景出发,注重沙盘游戏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够为沙盘游戏实践者及爱好者提供更为实际的指导。
家庭治疗逐渐成为一种公认的循证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家庭治疗适用于所有年龄段人群,主要处理由家庭冲突、创伤所引起的困扰和心理健康问题。一些其他心理治疗取向的治疗师也会在自己的治疗方式中整合家庭治疗的思想和技术。《家庭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通过100个关键点全面地介绍了家庭治疗的基本思想和技术,全书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家庭治疗理论 家庭治疗实践基础 家庭治疗技术应用 家庭治疗面临的挑战 家庭治疗的问题与争论 家庭治疗师的自我问题《家庭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对于家庭治疗师、咨询师以及正在接受培训的家庭治疗师而言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对于面向家庭开展工作、希望学习更多家庭治疗技术的心理健康专家也很有参考价值。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实践导论》前三章讲理论,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精神分析一点也不过时,21世纪的人类需要这门学科;然后概述了精神分析各流派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了患者的心理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作者在 心理变化的过程 这一章的论述可圈可点,她引用了大量神经科学以及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新研究发现,来说明心理治疗发生作用的原理,令人深思回味。 心理治疗技术一向是临床心理学家特别注重的内容,作者有着几十年带新手治疗师的经验,本书后面六章讲实操,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从业人员提供了一步步的明确指导,并重点论述某些关键步骤,比如治疗设置和治疗师分析性的态度、对个案的评估以及如何建构个案、治疗过程中的无意识交流、防御与阻抗、移情与反移情以及收尾。
为什么男人下班了却不想回家,宁愿加班或坐在车里? 为什么女人总是责备自己的丈夫,习惯恶言相向? 为什么我们明明很爱自己的父母,却总对他们鲜有耐心? 家庭,并非完美无瑕的天堂;家人,既是挚爱也是伤痛。因为亲密,我们 窒爱难行 ;因为靠近,我们总是选择逃避。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心理问题的根源,都可追溯到与家人之间的长久矛盾。 身为 局内人 ,我们要怎样解决错综复杂的家庭问题,缓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身为心理咨询师,又要怎样帮助饱受家庭问题困扰的人们? 在《半熟家庭》中,知名心理咨询专家金义将带我们探索中国家庭的困境与问题,通过真实的心理咨询案例,帮助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重审视自我和人生,更好地解决在亲子关系、两性情感、婚姻家庭中遇到的问题,见证治愈和改变的发生。
科恩伯格是当代心理动力学疗法的领军人物之一,主要研究人格障碍的动力学治疗。他与其团队在循证心理咨询/治疗的浪潮中,发展出了基于精神分析中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的整合性心理动力疗法。 《人格病症的心理动力学疗法》通过描述人格病症的心理动力学疗法的目的、策略和技巧,帮助读者领会该疗法的基本原理,同时,书中大量的临床案例也可以辅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该疗法的精髓。图书将心理动力学咨询/治疗进程分为初始阶段、中间阶段和结束阶段三个阶段,并且描述了每个阶段的任务、特点及标志。其中对于初始访谈的详细阐述,更是让读者对该阶段的访谈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与把握,为后期咨询/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格病症的心理动力学疗法》由科恩伯格及其团队对其研究成果整理而成,可供学习者和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以整体的眼光看
作为世界知名的阿斯伯格综合征领域的临床心理学家,作者托尼?阿特伍德博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从事临床诊断与咨询的工作,经他诊断和治疗的各年龄段的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多达几千人。他还在世界各地为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和家长以及专业人士举办各种讲座和学习班,帮助许多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和他们的家庭。在《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中,作者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病因、特征,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的特殊兴趣和认知、情感、运动、语言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他们与众不同的能力和在社交方面存在的困难。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了针对这一群体的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以帮助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于学习、生活的环境,更好地融入社会。本书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全世界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及其家属、教师和专业人士的关注,已
艾瑞克森是催眠治疗与短期策略心理治疗领域世界公认的权威,他是自然催眠法的先驱者,当代有影响力的催眠师,为催眠治疗在学术领域取得了合法地位。他对于心理治疗的实务的贡献,可与弗洛伊德对心理治疗理论的贡献相提并论。 世界各地的心理治疗师来到凤凰城参与他的研讨会,以期掌握艾瑞克森的治疗和教学手法的精髓。艾瑞克森在研讨会上,除了在教学时用故事开始,或结语时来个简短、一句话的说明,他很少解释给学员应该学到的东西,这样的方法迫使学员自己得出结论,而且结论往往是令人丧气的。这种随之而来的困惑及些许不舒服感,是促成注意力维持正在持续转换状态的方法之一,形成了艾瑞克森所称的自然催眠状态,而这种自然催眠状态正可以促进 无意识学习 。依赖 无意识学习 是非常有利又直击要害的方法。 《催眠大师艾瑞克森治疗
本书从孩童厌学的原因与解决问题的策略出发,定义了拒绝上学的行为,阐述了如何评估孩子现在面临的状况,告诉读者为了让您的孩子愉快地重返校园,治疗师和家长应该如何做。本书操作性强,适合治疗师和家长共同使用。
《向病人学习》关注如何使精神分析思考的能力得到自我保持和延续。帕特里克 凯斯门特探索了助人关系的动力 学会识别病人是如何提供线索的,这些线索显示了病人无意识搜寻的治疗体验。作者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使用尝试认同,学会从病人的视角观察他自己对治疗的贡献。他借助内部督导,展示了许多*初未能恰当进行的回应是如何得到补救,甚至给治疗工作带来帮助的。旨在理解他人无意识的分析师们,可以通过学习如何更好地区分治疗中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找到方法来避免出现先入为主的循环。通过对临床关键因素的积极检查,作者将精神分析治疗看作是为每个病人重建理论、发展治疗技术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动力,尤其是互动沟通和涵容的过程,出现在所有的助人关系中,适用于所有的助人职业。帕特里克 凯斯门特用清晰易懂的
《神奇的5级量表》(第2版)将情绪和行为划分为5个等级,帮助孤独症人士管理情绪和行为,本书保留了第1版中的大部分内容,通过列举多个已经成功运用的量表示例,介绍了14种常见情景中使用的量表,第2版增加了针对幼儿、典型孤独症人士的量表和其他新颖的、效果不错的量表。本书由一个个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量表示例整合而成,书中涉及的例子都来自作者多年的从业经验或读者的分享,便于国内的教师和家长借鉴。
这本治疗师指南和与之配套的供患者使用的自助手册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sorder,OCD)的,本书将治疗会谈中的概念具体化,有助于追踪和报告布置的家庭作用。治疗师指南详细介绍了一个标准化的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强迫症的多元治疗方案,适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师以及进行心理自助的读者。
做一名心理咨询师是非常富有意义的。它不论在智力方面还是在情感方面都是难以从事的职业之一,但它为我们提供了帮助别人的机会,同时让我们有机会发掘自我,拓展自己的潜能。本书是一本比较系统、从心理学角度表达对心理咨询师培训理念及操作实务的手册,忠实地记录了指导老师和心理咨询学员在教与学中的互动。本书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采用了从错误中学习的培训方法,真实地呈现心理咨询新手们犯的错误,然后进行分析,示范正确的做法。 注重培训方法与培训理念,把目前培训界热点的框架、概念用在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当中,使得培训体系化、可操作化,在培训方法上强调丰富性、立体性。 关注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的提高与个人成长。 尝试通过看电影来学习心理咨询。电影中的心理咨询秀与真实心理咨询一定有差距
认知行为疗法(CBT)基于良好的实证研究实践,已成为运用*广泛、*流行的治疗方法之一。本书阐述了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思想和基本技术,以及在咨询实践中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书中介绍了苏格拉底式对话的方法、案例的程式、治疗关系,以及治疗策略 认知的、行为的和生理的;运用实例说明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如抑郁症、恐慌症和恐惧症、强迫症和健康焦虑、社交焦虑,以及广泛性焦虑症;同时探索了其他一些相对少见的症状和针对个体、团体、夫妻、家庭的不同治疗手段。本书既是新手学习认知行为疗法理论、技术和应用方面实用性极强的入门书籍,也可以作为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心理咨询工作者深入学习认知行为疗法的指导书。
戴维.罗森博士为抑郁的个体、其家人和治疗师们提供了通过创造力治愈心灵的持续一生的课程。这是一本关于把抑郁转化为有意义的选择的书,对于自杀行为也有强大的对抗力。在《转化抑郁》一书中,罗森把荣格的积极想象方法应用到了抑郁和自杀倾向患者的治疗当中,清楚地阐明,当人们学会直面从痛苦挣扎中涌现的丰富意象和象征之时,他们就能把绝望转化为创造性能量之源泉。罗森详细讲述了四位患者的治愈之旅,他们的绘画、诗歌、陶艺和舞蹈等创造性工作,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引导他们走出抑郁,过上了更加有意义的生活。
心理咨询师作为专业助人者,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之外,更要遵守相关的专业伦理。《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从专业伦理的基本概念讲起,系统介绍了专业伦理总则,重点阐释了专业胜任力、专业关系、知情同意、隐私权与保密、心理测验与评估等基本伦理议题,同时关注了热线心理咨询伦理、网络心理咨询伦理等近期突显的伦理议题以及督导伦理、伦理决策及伦理投诉与处理等进阶伦理议题。 本书可供专业助人者阅读参考,不仅适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还适用于精神科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教师等。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帮助专业人员提高伦理敏感性,提升伦理辨识、伦理判断和伦理决策的能力。
《家庭舞蹈》作者李维榕博士,为亚洲家庭治疗学院(AAFT)、上海家之源(AITIA Family Institute)的临床总监,美国纽约 MinuchinCentre for the Family的家庭治疗教授,美国家庭治疗学院2014 年 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杰出贡献奖 得主。《家庭舞蹈》系列已在香港、台湾推出过繁体版,此次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家庭舞蹈》1-9系列为大陆简体版。 《家庭舞蹈1:从家庭系统看个人行为》中的家庭治疗案例侧重 从家庭系统看个人行为 这一主题,具体包括 不听话的女儿 少年十五十六时 来讨债的儿子 家庭的舞台剧 家庭内的谋杀 塔里的小公主 非洲紫罗兰 汉堡论剑 满载的空船 未完成交响曲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