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德棻所撰《周书》虽以 周 题名,实际上 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 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 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 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今天研究和了解 西魏、北周历史*基本、*原始的一部史书。
《古籍导读》系《屈万里全集》之一种。本书是作者在大学中文系任课时的讲义。主要为回答学生3个方面的问题:1.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哪些是最基本、决不可不读的书;2.每一部重要的古籍均有多种注解,读哪种注解最为方便;3.每一种古书均有多种刻本,何种刻本为最善。作者分3编来回答这些问题:上编,古籍概略及初学古籍简目;中编,明板本与辨伪书;下编,经书(八种)解题。本书详细介绍了多种基本古籍的内容、版本及辨伪情况,介绍了治学的基本方法及途径,是初学者的入门参考书。
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长期以来致力于书法艺术与文化的研究整理与传播工作。继推出馆藏法书碑帖及技法系列的图书之后,又将逐步推出图文并茂的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中国书法经纬论丛。其内容将涉及书论、书史、书家、法书、碑帖、文字学、文献学等诸多方面。 《书谱》是中国书法史与中国书法理论史上的极其重要之篇章,其对书学实践具有双重的意义。此篇是用草书写就的理论著作。草书以王羲之为旨归,理论的宗旨亦是如此。故而此篇是学习与研究书法者,不可逾越的作品。然而不仅因书义之深晦,更因《书谱》文词美丽,草法多变,皆给学者带来不便。故而马国权先生,为能充分弘扬其学术与艺术价值,精心研求,成此译注。其书既有对《书谱》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版本流传诸方面的研究,更有对《书谱》原迹释文的校正、原文的翻译、注释,
《古籍导读》系《屈万里全集》之一种。本书是作者在大学中文系任课时的讲义。主要为回答学生3个方面的问题:1.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哪些是最基本、决不可不读的书;2.每一部重要的古籍均有多种注解,读哪种注解最为方便;3.每一种古书均有多种刻本,何种刻本为最善。作者分3编来回答这些问题:上编,古籍概略及初学古籍简目;中编,明板本与辨伪书;下编,经书(八种)解题。本书详细介绍了多种基本古籍的内容、版本及辨伪情况,介绍了治学的基本方法及途径,是初学者的入门参考书。
上个世纪《尚书》学界的一个重要成就是:《逸周书·世俘》实为《尚书》中的真《武成》,这个论断已成共识。千百年来,将真《武成》收入《尚书》,作为《尚书》中的可靠的一篇出版,我们的《尚书校注》是次,想学界不致以为怪事。有了真《武成》一篇,真《尚书》叙事纪实的成分就加重了。《尚书》反映的商周时代,已经产生并且在使用甲金文字。周人记本朝之事,而且将包括殷商在内的前朝传闻或文字资料加以整理,汇辑而成《书》,这大约是春秋前期以前已经在做,到春秋前期或稍后终于完成的事?太史公没有见过殷商及其前的古文字,其《史记》利用《尚书》资料写上古历史,实际上等于司马氏父了依自己的理解,用当时的语言对相应的《尚书》原文作了注释翻译(所谓以诂训易经)。后来的石经与敦煌钞本都有《尚书》部分。不少勤奋的《尚书》
《论语(共4册)(精)/线装国学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集。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及对话文体的形式,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思想。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的思想主要涉及仁、礼、中庸三个方面。《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成书于战国前期。
《论语(共4册)(精)/线装国学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集。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及对话文体的形式,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思想。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的思想主要涉及仁、礼、中庸三个方面。《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成书于战国前期。
《论语(共4册)(精)/线装国学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集。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及对话文体的形式,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思想。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的思想主要涉及仁、礼、中庸三个方面。《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成书于战国前期。
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长期以来致力于书法艺术与文化的研究整理与传播工作。继推出馆藏法书碑帖及技法系列的图书之后,又将逐步推出图文并茂的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中国书法经纬论丛。其内容将涉及书论、书史、书家、法书、碑帖、文字学、文献学等诸多方面。 《书谱》是中国书法史与中国书法理论史上的极其重要之篇章,其对书学实践具有双重的意义。此篇是用草书写就的理论著作。草书以王羲之为旨归,理论的宗旨亦是如此。故而此篇是学习与研究书法者,不可逾越的作品。然而不仅因书义之深晦,更因《书谱》文词美丽,草法多变,皆给学者带来不便。故而马国权先生,为能充分弘扬其学术与艺术价值,精心研求,成此译注。其书既有对《书谱》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版本流传诸方面的研究,更有对《书谱》原迹释文的校正、原文的翻译、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