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在中国历史上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梁启超把他列为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阐述其政治思想与军事思想的《商君书》一向被人们看作是先秦法家的重要典籍。本书校改之处必据古籍原本,并在注释中说明严万里本的原文及校改的依据。吸收前人各种善说,对他们的一些未妥之说加以考辨,并按陈拙见。
《中国人的智慧》是法国汉学家谢和耐有关中国历史的文集,内容涉及中国的政治、宗教、思想等方面,是其研究的结晶。作为汉学家,谢和耐给予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角。他认为中国的传统和文化,自成体系,“由于它的幅员、地区和语言的不同,中国在全亚洲所起到的及受到的影响,和我们欧洲没有什么可比之处。”而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更利于人们去做比较研究。通过选择普遍性和双方都有的领域的比较,他论证出“文化间的差异是不同的历史路线的结果”。《中国人的智慧》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契约文书是郭煌社会文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外学人在研读写卷时已经注意对这类文书的辑録和介绍。刘复先生旅法时曾在巴黎国立图书馆过録一批写卷,其中就有十余件契文书,编入一九二五年出版的《敦煌掇琐》中辑。三十年代日本学者玉井是博撰《中国西陲出土之契》,介绍的敦煌契,在刘书之外,新增十数件伦敦和巴黎藏卷的録文,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从类别看上,买卖、便货、雇佣、租佃、分书、放书、遗书等大体已具,只是各类契的数量有限。其后几十年间,经过有心学人的努力,陵续淘继玉井氏之后发表了《梁户考》和其它相关论文,引用的契约文书更多。我国学者许国霖在所辑《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録》里公布了北京图书馆藏卷中当时已知的契约资料。
作者甄采了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的精粹,又选录了二十余家中外学者的注解,加上自己的心得,对《韩非子》作了校勘注释。
本书分15册,共收录中国古代稀见地方法律文献2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