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的讲学语录和诗文著作,在他生前已由其门人陆续单独刊行。隆庆六年,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时,汇集了传习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世德纪,以及年谱、奏疏、祭文等,整理而成《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于世。全书共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附录又包含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世德纪附录。这是第1部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种quan集,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 本次出版的简体版,是以民国《四部丛刊》所影印的明隆庆刊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并参考了《四库全书》本、中华图书馆本等版本,以及从明朝至今关于王阳明的众多研究成果。 《王阳明全集(套装1-4册)》在编校上遵从原版体例和文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十九卷《旧本未刊语录诗文补编》和第四十卷《旧本未刊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诗词文章,书法音乐,无不精善。尤其是词,清空雅骚,影响巨大。词坛自南宋中末期一直到清末,可以说完全是 姜夔的时期 。本书对姜夔的全部词作进行编年和校注、评析,并汇集历代评点。?
《太平广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文言小说总集,全书五百卷,系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人奉诏取各种野史、传记、故事、小说等编集而成,与《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合称“宋四大书”。 《太平广记》是按照小说题材的性质分类编纂的,全书共分为九十二个大类,部分类别下再分细目,凡一百五十余细目。各类别卷数不一,少者一卷,多者数十卷。其中卷数较多的依次为神仙五十五卷、鬼四十卷、报应三十三卷、神二十五卷、定数十六卷、女仙十五卷、畜兽十三卷、异僧十二卷、再生十二卷、草木十二卷、征应十一卷、妖怪九卷、狐九卷、水族九卷、杂传记(收唐人单篇传奇)九卷、诙谐八卷、龙八卷、虎八卷、杂录八卷等。由此大略可见《太平广记》内容多为神仙鬼怪之故事。 《太平广记》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言小说,被《四库全书总目
《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汉族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围炉夜话》分为 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太平广记(套装共10册)》是宋代人编的一部大书。因为它编成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所以定名为《太平广记》。全书五百卷,目录十卷,专收野史传记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引书大约四百多种,一般在每篇之末都注明了来源,但偶尔有些错误,造成同书异名或异书同名,因而不能根据它作出精确的统计了。现在书前有一个引用书目,共三百四十三种,可是与书中实际引出数目并不符合,大概是宋代之后的人补加的。《太平广记(套装共10册)》是分类编的,按主题分九十二大类,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类,例如畜兽部下又分牛、马、骆驼、驴、犬、羊、豕等细目,查起来比较方便。从内容上看,收得多的是小说,实际上可以说是一部宋代之前的小说的总集。其中有不少书现在已经失传了,只能在《太平广记(套装共10册)》里看到它的遗文。许多唐
张草纫选注的这本《黄仲则选集》收录黄仲则诗434首,前言详细介绍了黄仲则的生平和创作。正文所收诗歌作品按照黄仲则生平活动的轨迹,分为前后不同时段以时序编排,各时段作品之前附黄氏简谱。整理者对所选各诗加以简明准确的注释,重要的作品后还辑有评论资料。
《逸周書》之名,最早見於許慎《說文解宇》《漢書·藝文志》則稱做《周書》。如謝墉為抱經堂本作序所說,『周書』本以總名一代之書,猶之『商書』、『夏書』也气由於《尚書》中已有《周書》,把《漢志》著錄的《周書》七十一篇改稱《逸周書》,是比較方便的。今傳本《逸周書》未有序,列舉七十篇標題,加上序本身,恰合七十一篇之數。蔡邕《明堂月令論》云《周書》七十篇,《月令》第五十三气今本仍在第五十三。
张仲裁译注的《酉阳杂俎(上下)(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 是一部上承六朝,下启宋、明以及清初志怪小说的重要著作,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鲁迅曾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部书与唐代的传奇小说“并驱争先”。
忍经.劝忍百箴 『忍』是我国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忍』不但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智慧。元代学者吴亮和许名奎总结人生经验,将古籍中有关『忍』的史例和格言整理、归纳,集成了此部《忍经·劝忍百箴》。此书从先哲们居家之忍、处世之忍、为人之怨、做官之忍的一个个事例中,向读者展示了『忍』的致高精神境界。读者只有体会了『忍』之真精神,才能对无常的世事保有一份平和、通透的理解,真获得达说而坦荡的人生。 忠经.孝经 《孝经》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南宋以来被尊为“儒家十三经”之一。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并首次将孝亲和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延仲。在此基础上,以忠为主题的《忠经》应运而生,忠、孝思想开始成为儒家学说的要内涵和范畴,在中国古代社会流传极广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医学文献,被历代医学家称为“医学之宗”。它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此书虽托名黄帝所作,实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跟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全书十八卷,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它包含了中医的主要学说,涉及养生学、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解剖学知识、针灸知识,还包括地理、哲学、天文学、心理学、季候、风水、历法等方面的内容。 本套书还有: 《本草纲目》 《养生四要·饮食须知》
袁枢撰的《通鉴纪事本末(共12册)》42卷,是将《资治通鉴》中所记载的1360余年间的重大史事,归纳为两百余个题目,从“三家分晋”开始,至“周世宗征淮南”结束,全书脉络清楚,每事首尾明晰,可以省去不少翻检之劳。此书开创了纪事本末的体裁,对于史料的整辑、排比之功值得肯定。本书以宋宝祐五年的大字本为底本,加以校点分段,以便阅读。
《太平广记》是宋代初年由李昉、徐铉、吴淑等十二人奉宋太宗的命令编纂的,成书五百卷,目录十卷,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完成。是一部上起先秦两汉下至北宋初年的短篇小说的总集,所以称为《太平广记》。全书共五百卷,分九十二大类,征引书籍四百七十五种,辑集了六千九百七十多个故事。 《太平广记》顾名思义,它的*特点就是 广 。一是从六朝到宋初的小说几乎全书在内,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另买许多书。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类一类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宋、元、明三代的短篇白话小说和南戏北剧,有不少篇章是从这里演变出来的。本次出版的为白话精选本,目的是让读者明白晓畅,一读为快。我们选录时:首先选录该书中内容较好、故事生动、艺术性较高的作品:其次选录故事性虽然不够强,但知识性较为突出的作品
《图说唐诗宋词元曲》一书是“图说天下?典藏中国”中的一种,本书精选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近600首经典诗歌,并配以百余幅精妙绝伦的名家丹青,希望能将文学佳作与绘画艺术和谐地融汇在一起,是文字与图画忽悠生发,相得益彰,使读者真正感受到一种“诗情画意”之美。书中插配了百余张图片,有力地提升了该书的阅读性和艺术品位。该书版式务求大方淡雅,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平台;配图务求切合意境,开拓读者的事业。该书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读物。
*美古典小说、戏曲集结号。启功等整理的权威读本,布面精装,函套护藏。 本系列图书以千年文脉积淀与集邮典藏文化相结合,为读者奉献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与收藏性俱佳的传统文化图书精品。**集精选了明清时期六大文学家的经典小说、戏曲,故事生动,文辞优美,这些经典作品从一问世起均即竞相传唱,纸贵洛阳,长盛不衰,都取得了不朽的文学艺术成就。 《红楼梦》:字字看来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启功先生主持整理。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峰。杜十娘、白娘子都从冯梦龙的笔下走进千家万户。 《长生殿》: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审音协律,无一字不慎。作者洪升观演全本《长生殿》,坐首席三日,演毕归杭,醉酒落水而死。
光绪二年,李瀚章、李鸿章兄弟主持编校了*版权威的《曾文正公全集》。这部《全集》没有收录曾国藩的家书。 光绪五年,在李氏兄弟主持下《曾文正公家书》编校完成,交由传忠书局刻印。全书分十卷,收录了曾国藩 30 岁以后(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年)与家人的通信,总计 780 余封。这是*部权威的曾国藩书信集。 本次出版的简体横排版,就是以传忠书局刻印的这一版《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独立的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旧本未刊家书补编》近 400 封和李氏兄弟主持编校的《曾文正公家训》 120 余封。力求完整呈现曾国藩关于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和实践。
杜牧的性格较为复杂。一方面,杜牧运用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念,时常不矫情地对不同的人和事物作出回应,有的发为诗文,有的表现为人际交往。另一方面,他的性格中也存在软弱、担心自己宦场前程的情况。他对自己的性格弱点时时自省,深刻解剖,不作虚饰。例如在《李甘诗》中,他就自己未能勇敢地替李甘“雪冤”极为懊悔:“予于后四年,谏官事明主。常欲雪幽冤,于时一裨补。”拜章岂艰难,胆薄多忧惧。”又如他在事隔多年后写的《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里,犹然为之深致歉然:“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谏坦。奏章为得地,齚齿负明恩。金虎知难动,毛厘亦耻言。撩头难欲吐,至口却成吞。”这实在是杜牧对自己性格中软弱一面的自我披露。
余冠英先生在《乐府诗选》一书中,收录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一百多首,其网罗宏富,展现了历代乐府诗的发展风貌和流变轨迹。并对其讲解,出注,皆以其深厚相关的研究为依据,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了解乐府诗艺术魅力的经典读本。
《余冠英作品集:汉魏六朝诗选》体现了余冠英先生博洽精深、自成一家的学术追求,其翔实的资料、严谨的观点中折射出令人叹服的学术功力和公允、平易的学风。余冠英先生善于在纵向的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评价每位作家、每首诗的地位,并在与同时代作家、作品的横向比较中分析其特色,从而客观地评估其历史价值。
王安石,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散文以政论性的为多。这些作品针对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服力量。他的诗和散文一样,具有充实的政治内容,倾向性十分明显,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对社会前途的忧郁,以及对传统思想的反抗,充分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按照古籍整理的基本原则,本书也需选定一个*的底本为工作本。王安石的文集,流传至今的主要有南宋绍兴二十一年两浙转运使司王珏刻本、南宋龙舒刻本、明嘉靖二十五年临川知县应云鹜刻本、明嘉靖三十九年抚州刻本、清光绪九年溧阳缪德菜小坏山馆刻本等。从收辑文章的数量上来看,抚州刻本为富赡,而以龙舒本为寡;从校刻质量上来看,以抚州刻本和缪氏刻本为精。 本书是一部王荆公散文和诗歌的全集
陈寅恪集之一种。收陈氏阅读《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时圈点的史文和批校文字,为研究中古思想史、佛教史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史者所应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