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在中国韵文史上,唐诗、宋词、元曲接二连三,高峰迭起,名家名作,琳琅满目。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元曲是个统称,包括散曲与戏曲(杂剧),散曲又可分为小令与套曲。本书为著名学者任中敏所选编的元代散曲小令选集。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并为古代韵体诗歌的经典选本。本社为之选配插图,增加注释和眉评。
中国古代诗歌,是民族的瑰宝,不同时代、不同作家有各自的风格之美。《中国古典诗词曲选粹》即是从历代诗歌中选出部分精品,加以注释,推介给读者。 丛书按时代顺序分为先秦两汉诗卷、魏晋南北朝诗卷、唐诗卷、唐宋词卷、宋诗卷、元明清诗卷、元明清词卷、元明清散曲卷共计八卷。从选目来看,所选均为情感真挚感人,富于艺术特色,可读性强的作品,适当兼顾不同时代、不同流派和不同作家的代表性作品。每个作家还撰有小传,简要介绍作家生平行事、诗歌成就特色及作品和版本存世情况。作品的注释,以语词注释为主,适当阐发诗意,必要时引述古人评语,总之以引导读者领略诗意诗境为要。 这套诗歌选集,由傅璇琮先生生前一力倡导并担任顾问,知名学者卢盛江、卢燕新担任主编,汇集了国内相关领域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作者
本书是一套系统综合的我国古代诗词曲音乐总集,是从宋代以来的《白石道人歌曲》《事林广记·唱赚谱》以及明清《魏氏乐谱》《九宫大成》与古琴谱中搜集、筛选出乐府、唐宋词与元曲中具有“音乐经典”性的作品,译成现今广为流传的简谱和五线谱对照的谱式,再现古代诗词音乐精品之风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可歌可唱的古代音乐作品,告别“哑巴音乐史”。
元曲是在唐诗、宋词之后,我国文学目前的又一突出成就。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本书收选了300首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元曲的风貌。
元曲是在唐诗、宋词之后,我国文学目前的又一突出成就。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本书收选了300首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元
《汤显祖全集》收录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的著作,由诗文和戏曲两部分合成,另有传记、评论作为附录,末附《汤显祖年表》。由元明清戏曲小说研究专家徐朔方先生整理笺校,曾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
《元曲三百首评注(全图本)/全图本国学经典丛书》所选散曲则不限于任、卢氏书的小令样式,对于元代著名的、有代表性的套曲亦适当收录。主要以隋树森《全元散曲》《全元散曲简编》作为底本,按作者生活的年代先后次序编排。选篇还同时注意到了当代流行的审美趣味和共通的社会心理。每篇作品都以作者简介、注释、评析三个部分进行诠释,充分吸收了当代元曲研究的新成果。再配以历代版画插图,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为读者理解曲意提供帮助。
全书七万余言,中英对照,近500幅精美图版。 鼻烟壶始于清康熙朝,后由于皇帝喜好,令官作坊集各种工艺材质制作,尽善尽美,举世赞叹 袖珍中华艺术 ,其中尤以内画鼻烟壶凭借细钩笔穿过小孔在方寸间左右相反作画,堪称鬼斧神工,亦是鼻烟壶制作中惟一能真实体现书画主流艺术之美的类别。 冀派内画大师索振海,内画作品清新脱俗,令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其于山水、花鸟、走兽、人物、仿古、肖像,无所不精。尤善山水,运笔墨染,有如神助,人称 壶中傅抱石 ,又有谓内画至此境界,已空前,恐绝后。 索振海天纵英才,胸中自有画稿,信手捻来,即成佳作,由于其深厚的国画底子和不凡的艺术天分,许多存世精品皆为一次绘成的孤品,此书中收录多为其孤品或妙作,于各类别的作品亦少重复题材,画法亦囊括写意、工笔、写实、油彩、泼墨等不
《邯郸梦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依据明代官场生活的实际状况,塑造了堪称明代士人代表的卢生形象。又通过卢生一生穷通荣辱的遭际变化,批判了明代官场的恶浊现象,解剖了卢生武文臣武将自私卑污的灵魂,对明代士大夫的家庭生活、夫妻关系也做了客观性描写。更为重要的是,这部戏剧对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进行了认真思索,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邯郸梦记》是人们考察明代官场和士大夫阶层心灵变化的一个重要媒介,思想蕴含丰富。 《邯郸梦记》校注对作品中出现的所有词语方面的疑点、难点做出合理的解释,力争使校注工作反映出目前学术的*水平。注释内容包括:字音、词义、本事、出处。将典故、方言俗语、借用化用前人诗词和难解词、关键词等作为注释的重点。
本书是一本适用于戏曲学校筋斗教学的教材。分辅助类筋斗、单筋斗、长筋斗、滚翻类筋斗、腿功翻身类筋斗、走跤、桌类筋斗、组合筋斗等八大类,共一百多个小项,并配有六百余幅图解。作者认为,《戏曲翻技经》这个书名,不是为了求新,而是为了正名。原先将翻筋斗称为“毯子功”,只是一个泛称,并不确切。毯子功可以包含翻筋斗,但毯子功不等于翻筋斗。如果把“毯”字换为“翻”字,则针对性更强,顺理成章就有了“翻技”的叫法。甚至于,在四功“唱、念、做、打”后加一个“翻”,变成五功,才是给筋斗真正的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