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宋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活字本、抄本、批校本、丛书的鉴赏与收藏,初印和后印共十讲,涵盖了古籍版本鉴藏的方方面面。全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直观形象,集中展现了作者长期从事古籍收藏、鉴定和研究工作的亲身体会和重要心得,颇有鉴藏教材的意味,可为广大古籍整理研究者和收藏爱好者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本书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未定稿。其内容依历代“正史”体例,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共536卷。清史馆由赵尔巽任馆长,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1914年工作开始,1927年大致完稿,历时14年。本书汇集整理了《清实录》、清《国史列传》、《清会典》和一些清朝档案等资料,使读者能够比较详细系统地了解清代史事。同时书中的一部分志和清末人物列传,并非取材于常见史料,另有所本,亦具有文献价值。本书点校由启功、王锺翰、孙毓棠、罗尔纲、刘大年、吴树平等著名学者完成,点校质量较高。
宋人张元干(1091—1161),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工于诗文而以词著称,着有《芦川归来集》。宋人蔡戡称其“博览群书,尤好韩集、杜诗,手之不释,故文词雄健,气格豪迈,有唐人风”,宋人曾噩称其“得江西师友之传,其气之所养,实与孟、韩同一本”。本书笺注张元干诗文,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编次一仍其旧,以文津阁《四库全书》本、文澜阁《四库全书》本、国图藏清钞残本、南图藏清钞残本参校。《四库全书》本芟削的“道家青词”、“禅家疏文”,今从国图藏本增补,列入附録一。另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诗文若干,列入附録二。
本书对清词巨擘陈维崧词集进行合校。整理底本采用《乌丝词》(《十五家词》本)与南开大学藏手稿本,同时参校以蒋景祁刻本、《百名家词钞》本、《迦陵词全集》本、《湖海楼全集》本,同时尽可能通校所有选录陈维崧词之清代选本,另加补遗词一卷,共计整理陈词1667首,每首词后均保存原词本来所附之评点,并另辑评以做补充。整理次序上,按《乌丝词》与手稿本原编分目。内容上,每词后附校记,原集所含诸家评语一并存录。稿本系此后《迦陵词》各种刻本之基础,最原始地保存了陈维崧词作,文献价值极高,为首次进行点校整理。又从各种词话、词选及文章评语中辑出总论性质文字,别为一卷,题名为“迦陵词总评”;辑陈维崧论词之语,为“迦陵词话”一卷,冀能与迦陵词互为印证。最后则编制附录三种:序跋、传记、《迦陵填词图》题咏。列入“
《女诫》七篇言简意赅,针对女性在传统社会处于弱势地位的特点,教导妇女以谦敬守礼、贵柔处顺的方式立身处世。按照班昭在序言中的说法,此书是为了教导自己的女儿而创作的,希望她们出嫁之后能谨言慎行,免遭耻辱。班昭以女性的身份,首倡基于儒家立场的女教思想,开启了后世女性创作同类作品的风气。这些由女性编撰的著作作为传统社会女子教育的教材读物,基本奠定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伦理价值观念,对千余年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尽管其观点存在时代局限性,然其所提倡的“卑弱”“谦顺”“执勤”等德行在过去帮助了女性在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中以退为进,安身立命,同时对于现代读者在和顺夫妻关系、构建和谐家庭方面也能起到正面的启发作用。《闺范》一书共四卷,第一卷为嘉言,摘录了四书五经以及宋代以前的著述中关于女子教
本稿为邓云乡《草木虫鱼》的图文精选本,重新排版。书稿加工过程中,以读者立场对书稿做精细编选并配图,根据图片情况双色或全彩印制,提升读者阅读体验。本书看似专注生物,实际上其重点不只在于生物学、动物学,而是借草木虫鱼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富有浓烈的中国文化情趣。作者博学多识,娴于旧京掌故,加上文字简洁明快,自出版以来颇受读者好评,一直是增进草木虫鱼知识的佳作。
《二十四史(简体字本)(套装共63册)》为了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方便广大读者尤其是中青年读者阅读及充分利用“二十四史”,中华书局以繁体字点校本“二十四史”为底本,聘请专家学者,按照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和国家语委的有关规定,结合古籍整理的具体要求,对中华版繁体字本“二十四史”进行字体简化整理。
本书是尺牍经典的一个品种。《小仓山房尺牍》是袁枚的尺牍集,也是尺牍文学目前的名作,被称为清代三大尺牍之一,可读性强,反映了袁枚的思想情感、人际交往和性情抱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本书是《小仓山房尺牍》的详细注释本,针对广大普通读者的需求,整理者对其中书信的写作背景、人物关系、典故和疑难字词进行比较详细的注释,便于理解,尤其是整理者对写作背景和人物履历的考证比较扎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集收有《鸿雪楼诗选初集》、《鸿雪楼诗草》、《鸿雪楼词》、《鸿雪楼外集》、《名媛诗话》五种,其中,《鸿雪楼诗选初集》以浙江图书馆藏十五卷足本为底本,校以四卷本、六卷本、民国十三年铅印本;《鸿雪楼诗草》以上海图书馆藏抄本为底本;《鸿雪楼外集》以民国十三年铅印本为底本;《鸿雪楼词》据《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本为底本,校以南京图书馆藏抄本;《名媛诗话》据《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光绪鸿雪楼刻本为底本,以《中国诗话珍本丛书》影印本(四卷本)、国家图书馆藏鸿雪楼刻本(十二卷本)、《寓言报》馆铅印本、民国十三年铅印本(八卷本)参校。集后附有集外诗文、序跋、师友唱和等资料,以备参考。
《春冰室野乘》的作者李岳瑞(1852-1927),字孟符,号春冰,别号春冰室主,陕西咸阳人。长期任职于翰林院,支持变法,结交康梁、张元济等,并组织成立关学会,变法失败后革职赋闲。民国初年,担任清史馆编修。《春冰室野乘》优选于宣统年间分条在《国风报》上刊载,随即由上海广智书局于宣统三年(1911)六月印行。属于笔记体裁的掌故类著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一百四十三条,有些条目又分为二、三则。就各条目的主题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奇闻异录三大类。描写人物众多,内容庞杂,涉及晚清宫廷秘辛、太平天国、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等大事件。
《西域同文志》成书于18世纪,由清朝官修,记录西域史地、职官、家族等,是一部六语对照的大型辞书。本项目以武英殿本为底本,汇校以英藏本、四库本等,加以全面整理和新编,以汉字字头为序、转写校勘满、蒙、藏、托忒、察合台文等文字,解释词义、史地信息等,并编写了六种文字的索引,具有重要的语言、文献和史料价值。
1.《续经籍籑诂》是一部真正的原创作品。在国内出版市场,这种承续文字训诂类典籍编撰体例及特色,又具有资料性、工具性的图书还很少见,对古代典籍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字用法及其流变有无可限量的收集整理之功,将对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起到助推作用。远而言之,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续经籍籑诂》汇合宋代至晚清之具有代表性的训诂著作中的训义,弥补了《经籍籑诂》只收唐以前训释的不足,是古代文学及语言学专业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便于查找,节省精力。 3.《续经籍籑诂》作为阮元《经籍籑诂》的续作,在编纂体例上依照阮作,同时在排版方式上亦依照古书——繁体竖排。这种编写排版方式迎合了古代文学及语言学专业研究者的使用习惯。 4.该书的二十余位编写人员多为甘于寂寞、潜心向学、志趣相
《四库全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按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l0个大类。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l4大类。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
宋代花谱类著作集大成性质的著作,著名学者吴德铎先生首誉其为“世界早的植物学辞典”。此书专辑植物(特别是栽培植物)资料,故称“芳”。据自序:“独于花、果、草、木,尤全且备”,“所辑凡四百余门”,故称“全芳”;涉及有关每一植物的“事实、赋咏、乐赋,必稽其始”,故称“备祖”。从中可知全书内容轮廓和命名大意。
《古刻名抄经眼录》著录江澄波先生经眼之吴中叶氏缘督庐、管氏操?斋、赵氏旧山楼、沈氏师米斋、丁氏淑照堂、王氏栩栩盦、顾氏小石山房、单氏桂阴居、顾氏过云楼诸家藏弆之刻本及抄本,将实物记录、版本源流、批校题跋、鉴藏印记、递藏关系、收卖经历、书林掌故等内容融为一炉,基本呈现苏州一带的旧书往来脉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足为中国目录学史增重。原书曾于1997年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记录了作者自上世纪50年代至当时所见之珍本,此次再版除改正文字错误外,新介绍了一百一六种古籍,内容增加三分之一,记录了作者二十余年来所见之珍本。
《西京杂记》是一部笔记小说,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蕴含了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科技常识、遗闻逸事、风俗制度、历史述评等方面的知识,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化、语言文学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可补《史记》《汉书》之不足,也为考古发现提供了书面印证材料。其作为笔记小说,叙事视角独特、描写曲折生动、语言幽默简洁,具有一定的艺术成就。鲁迅曾评价其“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西京杂记》对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果也多有记载,内容涉及纺织机械、生物物种学、气象学、数学、医学等领域,保存了西汉时期科技发展的诸多珍贵史料,对后世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有着两千多年友好的交往历史。特别是我国实际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两国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和人员往来趋频繁。在我国,始于八十年代的日语学习热潮,一直长盛不衰,具有不断升温的趋势,日语已成为继英语后的第二大外语。 从所周知,学习外语离不开工具书,一部好好的工具书可以帮助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满足新世纪日语学习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的需要,本社引进出版了日本的品牌辞典“广辞苑”(第五版)。 本词典具有以下特点: 权威、可信赖的日语工具书; 收录词条逾23万,其中新词条1万余; 收词广泛、科学、涵盖语文和百科; 释义准确、权威,例证丰富、经典; 提供词源和词义变迁详尽信息; 新词新义,反映日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