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素书》定乾坤。据史料记载,没有威仪、武功的张良能够成为 王者师 ,正是凭黄石公所传的《素书》屡施奇计,帮助刘邦定下汉朝的江山。《素书》为语录体,仅6章,132句,1336字,辞短意深,字字珠玑。它以道、德、仁、义、礼为洞察人性、立身、治国的根本,直至今天,仍不乏启迪作用。这次收入三全本系列,约请专家审慎校订原文,以题解、原文、注释、译文、解读的形式,进行全面阐释,让这一千古奇书的阅读之旅轻松有趣。
《道德经》是《幼儿大字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中的一种,采用简体、横排、特大字、注音的形式,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的幼儿大字经典教材。经文采用善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
《素书》《黄帝阴符经》是两部鲜为人知的道家秘典。书中渗透着古代圣贤 天人同源 天人一贯 天人合一 的哲学智慧,贯串着古人对整个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整体思考。告诫人们应按 道 的原理行事,否则必遭凶祸和失败。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溪山琴况 琴声十六法》由明清时期古琴美学著作中*为著名的两部 《溪山琴况》和《琴声十六法》组合而成。《溪山琴况》将古琴的审美特性划分为二十四况,即: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彩、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但并未停留在对古琴音乐审美理论的阐述上,同时也提出了对古琴弹奏技术的要求,可谓 道技并重 。 《琴声十六法》提出了古琴的十六个审美范畴,即: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在每一范畴下详细解说它的内涵与外延。从琴学史角度而言,《琴声十六法》中的一些内容可以作为《溪山琴况》的必要补充,是探究《溪山琴况》早期面貌的重要文献资料,对当代学琴者也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附录收入《万峰阁指法閟笺》与《左右手二十图说》,从
《洗冤集录》原作者为南宋提刑官宋慈。全书内容自 条令 起,至 验状说 终,共五卷、五十三条,主要包括:宋朝关于检验的条令、验尸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法医现场学、尸体现象、生前伤与死后伤区别、机械性窒息、机械性损伤、碎尸检验、交通损伤、狱中死亡、火烧死和汤泼死、中毒死、病死、针灸致死、尸体发掘、救死方以及法医妇产科学、法医昆虫学等。可以说,《洗冤集录》涉及了现代法医学的大部分领域,不仅记载了案例和检验方法,而且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相关检验原理和经验,是一部早期的、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署名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传统诗艺认知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诗学中具有不可移易的经典地位和核心价值。其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即: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品。每品各用十二个四字句的韵语,通过意象及意象组合,以感性化的意象流动,形成极具感兴功能的诗意境界,让读者在意境的感悟中,体悟诗歌多样化的风格特征和审美特质,并从中领会相应的创作技巧,形成一种以境悟理的风格研究。 明袁枚《续诗品》,仿《二十四诗品》的形式,以诗论诗,补《二十四诗品》所未及的主体修养、审美取尚、创作态度、写作过程、传达手法、流派短长、门户流弊以及去伪存真、扬长避短、学
南唐后主李煜是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其前期词作绮丽柔靡,后期词作表现亡国后的沉重哀愁,凄凉悲壮,意境深远。李煜还使词体朝着诗体的抒情方向回归,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本书备搜李煜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评论。书后另附有李璟词集和冯延巳词集。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性文学家。其词风格妍婉,语近情遥,能曲折尽人意,有 婉约之宗 之称;其诗则跌宕昭彰,气格不凡。李清照把人生轨迹和情感经历融入创作之中,无论是咏叹日常生活的欢乐感伤,还是抒发动乱时期的家国之慨,都涌动着一腔真情,因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本书系 国学典藏 丛书之一种,备搜李清照词作、诗作、《词论》及古人的精彩评论,辅以简明的注释,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研究李清照的诗词作品。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老、*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早为《孙子兵法》作注的乃一代枭雄曹操,其注字里行间不乏真知灼见。当代著名军事家郭化若更是长期研究《孙子兵法》,撰有《孙子译注》一书,不但为《孙子兵法》全文作了校勘、注释、今译,还撰写了题解及考订、评论文字,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浅显易懂。这本《孙子兵法译注》即在郭化若《孙子译注》的基础上加上了从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中辑出的曹操的注,将孙武、曹操、郭化若的军事思想融为一书,以裨读者把握我国两千年来兵学之精华。书后附有《史记 孙子列传》,同时还附上郭化若《孙子译注》本的《前言》、《再版的话》。
宋代是我国词创作的鼎盛期。现在可考的宋代词人有一千四百余家,共计作品两万余首。由上彊村民朱孝臧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是具有代表性的选本。共收宋代词人八十三家,词283首。 本书以上彊村民的选本为底本,除了介绍作者外,并以凝练的文字对每首词的写法、艺术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作品。注释的其他部分,除了注释字音、字义、名物制度以外,还尽可能将词作中的语典、事典注释出来,以提高读者阅读的审美兴味。
天地人丛书 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入门经典读本。 南宋陆九渊,世称象山先生,他提出 心即理 之说,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心是*的实在。《语录》二卷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是以比较古老的《老子》文本为底本,注文同时保存了某些老子古意,并代表三国魏晋玄学思想,因此是《老子》一书*重要的注释之一,也是研究王弼思想的重要著作。楼宇烈先生以浙江书局刻明华亭张之象本为底本,参校数十种重要版本及相关徵引著述,是目前*,也是*精审的有关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勘注释本。
天地人丛书 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入门经典读本。 北宋周敦颐字茂叔,人称濂溪先生。他继承了《易传》和部分道家、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 无极而太极 , 太极 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圣人模仿 太极 建立 人极 ; 人极 即 诚 , 诚 是道德的*境界。周敦颐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他的代表著作《通书》不仅蕴涵丰富的义理,而且浑沦简洁,为后人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与阐释空间,被后世奉为宋明理学首出之经典。复旦大学哲学系徐洪兴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 道德 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 内圣外王 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它是中国历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约请业内专家对其进行注释、翻译、导读。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有助于非专业水平的读者阅读理解原著。。
天地人丛书 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入门经典读本。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字而农,学者称船山先生。他对心性之学剖析精微,有极浓厚的宇宙论兴趣,建构了集宋明思想大成的哲学体系;他不仅博览四部,还涉猎佛道二藏,工于诗文词曲。船山之学博涉多方,若要对其思想有一个鸟瞰式的把握,《思问录》可作*。此书分为内外二篇,内篇是对自家基本哲学观点的陈述,外篇则是申说对具体问题的看法。《思问录》是船山学说主要观点的浓缩,可与《张子正蒙注》互相发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严寿澂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子不语》,又名《新齐谐》,二十四卷,续编十卷,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志怪小说集。书名取自《论语 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作者好奇放达,在文史考辨之余,"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虽自署为"戏编",称之为"自娱",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此书内容博杂,文笔流畅,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揭露官场黑暗,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提倡尊重人性,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此次出版《子不语》,用清乾嘉年间《随园三十种》本为底本,以光绪十八年上海图书集成书局印本校补,同时参校其他版本,改正错讹,以臻完善。
本书收录《南唐近事》、《江邻幾杂志》、《归田录》、《画墁录》、《泊宅编》、《孔氏谈苑》等六种宋代笔记。 《南唐近事》,宋朝欧阳修撰,徐时仪校点。书中所记为南唐李氏三主四十年间杂事,半为史实故迹实录,半为小说异闻。由于南唐史籍多毁于兵燹,故此书所记旧闻琐事亦颇为史家所重,可据以补正史之阙。本书以《宝颜堂秘笈》所录55则为底本,又据《说郛》补入《宝颜堂秘笈》本未收录的6则,加以标点,校以《唐宋丛书》本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江邻幾杂志》,宋朝江休复撰,孔一校点。书中所载多为唐、五代至宋嘉祐间杂事。内容涉及典章礼仪、选举职官、文坛掌故、市井轶闻等。本书以《稗海》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归田录》,宋朝欧阳修撰,韩谷校点。书中记载了朝廷轶事、职官制度和人
康熙皇帝对《智囊》倍加珍爱,赞叹其 国之利器,不可示人 ,将其列为禁书,因而在清时很少有普通人能读到。 《智囊》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代表作,辑录了从先秦到明代一千多则智慧故事,是一部帮助人们排忧解难和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此书在明末便风靡一时,多次翻印仍洛阳纸贵,收到了众多政治家、军事家、文人名人的推重和喜爱。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是《幼儿大字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中的一种,采用简体、横排、特大字、注音的形式,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的幼儿大字经典教材。经文采用善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