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图丹镜》是一部明代著作,又称为《白岳山人集注易图丹镜》,作者张星余。 此书分为五卷,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次,辑录与《周易》相关的各类图表及道教修炼文献,有些图还附有作者的解说。卷一内容主要与传统天文学河图、洛书、六十四卦等内容有关;卷二则多与人事相关,收录《黄帝内经》所载《上古天真论》及《阴符经》《清静经》等文献,并节选了《道德经》《周易 系辞》等书,甚至《心经》《坛经》等佛教文献也做了全文收录;卷三内容主要为道教修炼的方法,收录《至道源流》《上丹田直指明心见性图注》等文献;卷四的内容主要是道教修炼文献,与卷三相类,但本卷中收录的修炼歌诀甚多,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卷五则主要与道教修炼中的内丹之术相关。 全书配有多幅版画,雕刻精美,生动精细,是晚明刻书佳作。
《定庵文集》,因作者号定庵而得名。是书收录了文集三卷,续集四卷,文集补编四卷,此外还有补充的文集、余集两卷,还有续集、别集,其中续集为杂诗,别集为词选。
清 刘鹗 撰。 据清光绪十九年( 1893)袖海山房石印本影印。 光绪 十四年 ( 1888 ) , 黄河 决口于郑州, 刘氏 以 同知 投效河工 大臣 吴大澂,参加治河,遂据《禹贡》、《水经注》和历代史志,广稽府县方志,博采诸家考述,撰为此书。凡禹贡全河、禹河龙门至于孟津、禹河孟津 至大 陆、禹贡九河逆河、周至 西汉 河道 、 东汉 以后河道、唐至宋初河道、宋二股河、南河故道、现今河道 等十幅图。 以河道绘图为主,解说附之 , 对黄河古今水道演变和决口改道等情况有所考证。
清王闿运撰。全书四册,共计二十二卷,包含文集八卷, 清光绪二十六年烝阳刊本, 诗集十四卷, 清光绪三十三年衡阳刊本 。文集前四卷为赋、奏疏、上书、论、议、序、颂、箴、铭,后四卷为传、诔、哀词、祭吊、碑、墓志铭、行状、之文。诗集按年编次,起自道光二十九年( 1849),迄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内容以咏物、抒怀、记人、赠答、记游居多。
本书据清宣统三年刊本影印,清末马其昶所撰,*终成书于 1908 年。 全书涉及了上起明初、下至清末桐城地方人物九百余人,荟萃了明清之旧闻,撰述了先贤之事迹,肯定了明清两代人士在重大历史变革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气节。作者著述本书之时,正值清政府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国家内忧外患,大多数国人选择明哲保身贪生避祸。作者著述此书,旨在为国人在国难之时的选择树立一个可借鉴的道德榜样。
清刘心 源著,二十卷,皆古金器铭辞。据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石印本影印。卷首有吴光耀《叙》,陶钧《序》,次为目录及其自记。收录商周青铜器、兵器、泉布、铜镜多达千余件, 每器影印铭文并加以详释,是研究古代吉金铭文辞的重要资料。
《马叙伦全集:石屋余渖 书屋续渖》收入两种著作,即《石屋余渖》和《石屋续渖》。两书为掌故类笔记,记载了马叙伦先生耳闻目睹的晚清民国掌故,颇具史料价值。两书收入民国丛书,后又有上海书店单行本。此次排印,根据上海书店单行本整理,并参校民国丛书本。
《寒山子诗集》,寒山子诗一卷,丰干、拾得诗一卷。采用《四部丛刊》本为底本,《四部丛刊》影印时所据《寒山子诗集》为南宋初杭州刻本,楮墨精雅。书前有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胤《寒山诗集序》。是书是在台州刺史闾丘胤指令下,由国清寺僧道翘所裒集编次。丰干则仅存房中壁上诗二首,所以此书宋时又名《三隐集》或《三圣集》。
马成名的《海外所见善本碑帖录》收录了当代著名书画碑帖鉴定家马成名先生在海外二十多年间所见的善本碑帖五十种,其中善本皆为珍稀之品,且大多为私人秘藏之物,能汇集成册实属难得。每部善本碑帖中的题跋部分作者均全文标点整理,鉴藏印全部释读并按照年代排序,又精心考证每册的真伪、拓制年代以及递藏等相关信息。 难得的是,每册善本皆有明确的鉴定意见,为碑粘研究提供了珍稀的善本数据,为碑帖鉴定提供了宝贵的鉴定思路。
据 民国十六年 (1927) 东方学会石印本 影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 卷前有序两篇 ,分别为王国维和罗振玉所作,卷后有王国维所作后序。王国维在序中对此书推崇备至,认为 三代以后言古文者,未尝有是书也 。此书是 罗振玉在甲骨文研究的过程中三部重要著作 之一 , 除此之外还有 《殷商贞卜文字考》 与 《殷虚书契考释》。《增订殷虚书契考释》 吸收了 《殷商贞卜文字考》的 补正 与 《殷虚书契考释》 手批校补 ,考释形、音、义可知的 571 字,涉及都邑、帝王、人名、地名、文字、卜辞、体制等,释出可通读的卜辞 1196 条。全书以释字为重点,在考释的基础上力求通读卜辞兼及殷商社会制度等方面。
《江公择日/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10》按《四库存目提要》子部索隐,择取子部要籍60种,采用有代表性的精善或稀见之本为底本,参校以其他版本,影印出版,故取名为《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江公择日/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10》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此书的公开发行,为学术界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要的资料,俾使学术界通过这批学术资料能够开拓出新的研究思路,掌握新的研究方法。
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初版,题名《南海康先生著欧洲十一国游记*编》。初版本虽名曰十一国,但其内容却只有光绪三十年游访意大利和法国之事。按作者原计划,从清光绪三十年(1904)起,准备陆续写出其漫游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匈牙利、德意志、法国、丹麦、瑞典、比利时、荷兰、英国等十一国的游记,每国为一编,共十一编。但后来只发表了*编《意大利游记》和第二编《法兰西游记》,其余未见发表。书中除记叙各处风光、城建、工艺和名胜古迹、文物图籍、民间习俗外,着重通过中外比较指出:欧洲并非皆琼楼玉宇,西人并非皆神仙才贤,西方社会弊端亦多;中国不能 忘己而媚外 ,要淘粗取精,取长补短。
清末 傅云龙 编撰的 游历图经 系列中的一 本。据清光绪二十七年( 1901 )石印本影印。 光绪 十三年 ( 1887 ) , 傅云龙 奉命出游日本、美国、秘鲁、巴西、加拿大、古巴诸国。于途中诹事译文、历地摹图,归后整理成列国图经六部,是书即其中之一。 四卷。 由旅途所见从 天文、 地理、 国系、风俗、食货、考工、兵制、外交、政事、文学、叙例 等方面详细介绍了 秘鲁 国情况,并勘察绘制了 时差表、国图表、代系表、国系表、铁道表、领事表、分疆表、大事编年表等 表格 及地图 , 据以编 制 图经。 于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地理沿革等介绍颇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