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元圣,强着玄言。权舆真宗,启迪来裔。遗文诚在,精义颇乖。撮其指归,虽蜀严而犹病;摘其章句,自河公而或略。其余浸微,固不足数。则我玄元妙旨,岂其将坠?朕诚寡薄,尝感斯文。猥承有后之庆,恐失无为之理。每因清宴,辄叩玄关。随所意得,遂为笺注。岂成一家之说,但备遗阙之文。今兹绝笔,是询于众。公卿臣庶、道释二门,有能起予,类于卜商铁疾,同于左氏渴于纳善。朕所虚怀,苟副斯言,必加厚赏。且如谀臣自圣,幸非此流。县[悬]市相矜,亦云小道。既其不讳,咸可直言。勿为来者所嗤,以重朕之不德。
本书是作者 采辑清代诸大家名著 而成,凡 二十卷。作者有 感于忠孝节烈之事久被湮没,尝于流览群书之际,随手摘录有关内容,久而成是帙 。唐之郑虔尝以 荟蕞 二字名其书,言多小碎之事,俞氏袭用,实为自谦。是编约成于光绪间,凡四百余则,约二十万字。内容专载忠孝节义可歌可泣之事 , 于烈妇、贞女、忠臣、隐士之举倍加赞赏,而于质疑之处,细加考证。
《证因方论集要/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为清代新安医家汪汝麟(字石来)编撰,成书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 《证因方论集要/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共4卷,包括内科杂病、温疫、外科、耳、鼻、喉、眼科等51种病证,选方400余首,多为历久沿用的名方及广经时验的效方。每一病证概述其因,因证选方,循证论方,对于方剂的用药品性、遣方制度、化裁法则等均有详致分析,更广泛征引诸多名家方论,使得《证因方论集要/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内容更加翔实可靠。 《证因方论集要/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体例精简,论述平实,不涉繁晦,纯为实用而设,极具临证参考意义,且有的学术研究价值,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及教学研修者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