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竹谱》是根据清代成丰年间的木刻本《写竹简明法》整理出版的。作者蒋最峰为清代乾隆年间人,《写竹简明法》是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进奉所刻印,印数很少。嘉庆丙辰年春(公元一七九六年) 汉阳人叶志诜在琉璃厂火神庙书摊上购得此书,于六十年后,即咸丰六年一公元一八五六年一又重印此书,以为流传。此书共分上下两册,主要介绍竹子的基本画法,例举范图很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荣宝斋出版社曾出版了此书,为了便于读者的翻阅和学习,编辑时把上下两册合成一册出版,并在后部增添了范图二十四幅,基本以原貌示人。 现我社又重新编辑出版此书,对原书略作调整,并为技法文字部分作了断句,使读者更容易阅读学习,也希望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中国画的传统绘画技法。
马承源主编的这本《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9》共收入竹书七篇:《成王为城濮之行(甲、乙本)》、《灵王遂申》、《陈公治兵》、《举治王天下(五篇)》、《邦人不称》、《史蒥问于夫子》及《卜书》。其中《成王为城濮之行》、《灵王遂申》、《陈公治兵》、《邦人不称》为有关楚史之佚文,《举治王天下(五篇)》和《史蒥问于夫子》则记述了古公、文王与太公望,齐吏之子史蒥与孔子分别就举贤用才、治国安邦等相关论题进行的问答。诸篇所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或可与史籍互为参证,或可补史籍之阙,而《卜书》篇更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卜书。相信本册的出版,必将再次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
《线条的连接之王系尺牍书风》主要内容包括:行草书贯气的主要因素、行草书的行气贯注、行轴线的变化、字距的疏密变化、字形的大小变化、线条连接与行草书的贯气、王系尺牍书风的线条连接、王羲之、概述、线条连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