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张先 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 (《石林诗话》卷下)。其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含蓄项正,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里影响巨大,在词由小令向慢词的过渡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其初以《行香子》词有 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之句,人称为 张三中 。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 云破月来花弄影 (《天仙子》); 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 (《归朝欢》); 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 张三影 。《一丛花令》中有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之句,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生动。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 无理而妙 。 整理者对张先的
《甘肃简牍》的创办和出版,是在立足甘肃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学术研究方向的重要平台,是理论指导实践的现实举措,是补充完善甘肃学术刊物内容结构的必然之举,对我国简牍学的学科建设、学术发展意义重大,是推动简牍学进一步发展的新支点,以此建构和完善中国特色简牍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有助于推动我国历史学、考古学、简牍学的发展和多学科融合,同时也是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的实际举措。 简牍学是一门包括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学科,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诸多方面,如古代语言文字、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军事塞防、历史地理、民族关系、中西交流、精神信仰、文化典籍,等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及时公开发表,有助于我们加深和拓宽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认识。
《甘肃简牍》第二辑由甘肃简牍博物馆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本辑中刊载的论文以2021年8月7-8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的 首届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学术研讨会 参会代表所提交论文为主。此次会议主要以出土文献和简牍爲主要研究内容,大会发言和提交论文主要围绕语言文字研究展开,涉及简牍文献、甲骨金文和敦煌文书等材料。其中又以简牍学语言文字方面的论文为主,计26篇。在本辑中收录有本次会议的主要筹备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洪帅副教授为 首届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学术研讨会 撰写的会议综述。
《古董速查手册》收录了纽约、斯图加特、伦敦、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天津等城市或地区的四十余家拍卖公司1996~2006年间拍卖成交记录和拍品图片,按拍品朝代、品名、款识、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拍卖日期等资讯排序,是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实用工具书。本书是《竹雕木雕》。
本篇是重要的心性说理论著作,也是研究先秦人性论的重要材料。简文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陸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提出了『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 的观点。『性』指人的本性。《苟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命』指生命;『天』指自然界;『情』是指人的真情流露;『道』指行为规范。认为人有生命,就有性,人的生命是自然界给予的。人的真情流露来源于人的本性,人的行为规范又是从人的真情开始的。 本文详细分析『性』。认为性,不仅人有,而且动物也有,人的性表现出来便是好恶,是喜、怒、哀、乐之气,这种气发于外,便是情。简文还陈述了『性』的七种类别及其相应的含义和外界作用于『性』的七种方式。 简文阐述了心性之间的关系。认为人都有性,而且都是相同的,因为它受命于同一个天,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