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记录家族长辈的经历以及跟晚辈相处的故事。《听妈妈的话》里,母亲的讲述与女儿的书写穿插,让一位出身贫穷好学上进性格要强的女人的前半生跃然纸上。七天时间,已患有中度抑郁不肯吃药的母亲讲完自己的故事,这也是七十五岁的母亲和四十一岁的女儿之间对人生仅可交流的部分,两人之间是否能达成互谅?《两代人的战争》更多记录的是家族三代人的相处,新旧观念碰撞、认识错位导致的两代人的战争,虽然不再有暴力打骂,但从未止歇。《婆婆》从家庭面对的具体问题 就照顾生病婆婆产生的矛盾切入,读者确能感同身受,一个家庭的任何问题都可能牵涉整个家族。 2022年6月,张安从英纳法汽车天窗厂辞职,原打算回河南信阳老家,得知需隔离半个月花费四千多,遂决定继续在上海郊区的小出租屋躺着,继而突发奇想去看看发
日本NHK人气访谈节目《后的讲义》,是现象级全民公开课、日本版 开讲啦 。邀请各界精英、学者以 如果今天是你人生中的ZUI后一天,你想传达些什么? 为主题进行演讲。本套书是《后的讲义》4部纪录片的完整版,包含将节目制作成书时未播出的部分。 漫画家西原理惠子 、电影导演大林宣彦、日本 现代机器人之父 石黑浩、生物学家生福冈伸一,用一堂课讲一生积累的经验,为年轻人献上自己的所思所想,包括女性的自我、行业和技术的未来、人类的未来,以及从业经验、关键知识和自我成长历程。
“十三邀”作为一档现象级人物访谈节目,自2016年启程,迄今已陪伴我们走过八年。作家许知远深度采访 外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在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收录“十三邀”第5、6、7季(2020—2023)共计40多位人物的对谈实录,重新编辑整理,全套五册,分别为:《站在历史的远处》《你愿意活出什么样的世界》《保持对生活的一些刺》《创造一个自己的时间》和《人生的定义性时刻》。 “观念固然重要,行动才是灵魂。”诞生于特殊时期的这些珍贵对话,在保持精神与思想之问的同时,尝试去往 辽阔的世界,踏足 陌生的领域,进入 真实的生活,倾听 丰富的语言,袒露 率真的自我。 世界在变,“十三邀”在变,许知远也在变,不变的是对话本身。世界是一场无尽的对话,在对话中观察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和我们
三位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记录家族长辈的经历以及跟晚辈相处的故事。《听妈 话》里,母亲的讲述与女儿的书写穿插,让一位出身贫穷好学上进性格要强的女人的前半生跃然纸上。七天时间,已患有中度抑郁不肯吃药的母亲讲完自己的故事,这也是七十五岁的母亲和四十一岁的女儿之间对人生仅可交流的部分,两人之间是否能达成互谅?《两代人的战争》 多记录的是家族三代人的相处,新旧观念碰撞、认识错位导致的两代人的战争,虽然不再有暴力打骂,但从未止歇。《婆婆》从家庭面对的具体问题——就照顾生病婆婆产生的矛盾切入,读者确能感同身受,一个家庭的任何问题都可能牵涉整个家族。 2022年6月,张安从英纳法汽车天窗厂辞职,原打算回河南信阳老家,得知需隔离半个月花费四千多,遂决定继续在上海郊区的小出租屋躺着,继而突发奇想去看看发
《汉译名著日历》每日撷取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一书一语,配以作者像或是相关主题的精美插图,油画、版画、水彩、雕塑不拘一格。 今年汉译名著日历采取横版双环格式,摆放更稳固,外包装盒形状方正,哑光石灰色配以烫银工艺,并以书底变形数字呈现2023,整体造型更加雅致大气。 翻开扉页,我们以张元济先生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件好事还是读书 的手迹对联,配以汉译名著标志性的彩虹墙图片,作为2023年起航的开篇。 1月1日,我们以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卡贝为信仰献身的激情语句鼓舞新年;1月22日,我们以经由斗争考验的德行来寄望农历新春;3月8日,我们希望通过回望历史再次颂唱女性的解放和独立; 6月1日,我们重新回到卢梭如歌的自然教育,反观今日困扰所有家庭的教育压力和焦虑。 除此之外,我们还以生卒纪年致敬这些呈现 人类已经到
《汉译名著日历》每日撷取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一书一语,配以作者像或是相关主题的精美插图,油画、版画、水彩、雕塑不拘一格。 今年汉译名著日历采取横版双环样式,图文位置进行了全新调整,横图采用整铺方式,用纸哑光樱花,最大程度还原了选图的色彩和质地。外包装盒采用哑光珠绿搭配烫金烫银工艺,并以变形数字呈现2024,整体造型清新雅致。此外,今年的包装盒开合工艺进行了提升,磁扣方式更便于读者取放。 翻开扉页,我们以张元济先生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的手迹对联,配以汉译名著标志性的彩虹墙图片,作为2024年起航的开篇。 新年伊始,我们以十八世纪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对公众至福的祈愿鼓舞新年;2月9日,我们以赋予历史以尊严和价值的唯一美德 真实 寄望农历新春;3月8日,我们为妇女能够享有与她们的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1-4)》由王鼎钧著
这是一本中国铁路工人在世界之巅——西藏修铁路的“影像纪实”图文书,图片记录的时间跨越近20年,展示了西藏已经建成和在建的两条史诗级铁路——青藏铁路和拉林铁路的建设过程。本书作者曾前后两次进藏,深入藏区
“十三邀”作为一档现象级人物访谈节目,自2016年启程,迄今已陪伴我们走过八年。作家许知远深度采访国内外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在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收录“十三邀”第5
《梁思成的作业》的主要内容是梁思成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史课的笔记和作业,从1925年9月28日开始至1926年3月22日,一共有36节课,是否是完整的建筑史课的笔记和作业,目前不可考。 《梁思成的作业》这些笔记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梁思成先生上课的笔记内容,第二部分是建筑图,第三部分是梁先生根据上课的内容,课后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做的摘录和笔记。《梁思成的作业》在摘录的文字前有一个括号,括号里是这些摘录文字的来源,比如(芒茨),就代表这部分文字的内容来自于法国作家芒茨的著作。有一点特别需要向读者朋友们说明的是,因为西方建筑的中文译名众多,为了防止混淆,我们按梁先生当年修读这门课时的指定参考书《弗莱彻建筑史》(Sir Banister Fletcher’s: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中的译名来做了统一。《梁思成的作业》
史学大家许倬云怎样看待美国沧桑五十年? 功成名就后的张艺谋,如何看待艺术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拥抱娱乐至死时代的马东为何“底色是悲凉”? 喜欢洞见未来的罗振宇,把做生意视作“ 有尊严的生活”? 十三邀,是 知识分子许知远与各行业、各领域领军人物共同对个体与时代做出的观察与思考。 他们各自以 的视角,在个体与时代、智性与审美、自我与世界、见识与创造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全面展示出我们时代 秀的头脑与心灵对历史、当下和未来做出的追问和探索。 与视频节目不同,图书版《十三邀》打破了1至4季的区隔,重新划分为艺术界、演艺界、人文知识分子、时代浪潮人物等四大领域,使得每个领域的意见、经验与心得 加具有模板作用,以不同领域中正在发生的样本,探求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切片,进而带领
本书是一部高等教育改革者的创新实践之实录,由“教育卷”和“经管卷”两卷组成。教育卷论及大学五大职能中的前两个,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这也是大学 重要的两大职能;经管卷则涵盖后三个职能,即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 交流合作。作者长期在大学教育与管理的 线,无论是从事教学科学,还是作为学校 的一校之长,历年来公开发表了大量颇具影响力的相关研究文章和讲话、演讲。其中,研究文章注重理论性、思想性、学术性、系统性,讲话、演讲则侧重情景性、针对性、操作性和主张性。本书基于这些文章和讲话编撰而成,既呈现了“形而上”的理论的高度和系统,又记载了“形而下”的教育变革实践的丰富脉络和细节。
本书是加缪的手记结集,完整收录了加缪记录在随身记事本里的生活点滴及文理哲思。个性化的手记最能呈现一个人内心的形貌,从加缪的手记里,我们更能了解这位被称为“以睿智与热诚,阐明了我们时代良知”的伟大心灵。一九五七年,四十四岁的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因“其作品的整体对当代人的良知所临的题做了透彻的阐述”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和萨特一样,以内涵深刻的著作和魅力非凡的人格在本世纪中叶的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产生巨大影响。两人因某些哲学命题的不谋而合,以及社会活动中的联击,通常同被归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家。但是,加缪的思想是完全自成体系的“荒诞哲学”:人在宇宙中的处境,毫无任何个体的意义,人的处境只是荒谬而已。诚然,人生荒诞的观念以及表达这种观念的文学并非加缪首创,但是加缪毕竟是以明白
《故宫建筑之美》本书由文化学者祝勇与摄影家李少白联袂出版,文字由祝勇撰写,图片则由有着“故宫摄影第一人”之美誉的李少白配置。它遴选了故宫中有代表性的建筑,以文化散文的笔触讲述了其历史渊源、建筑形制和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