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睿》6月号封面主题为“我们怎么说话”,作者崔卫平\张永智\邱华栋\张颐武\李多钰等,各自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他们对公开场合和公共平台“言说”、争辩与对待不同观点态度的看法。
《信睿》7-8月号封面主题为“表演社会”,作者郭小聪\沈双\梁文道\张天蔚\柯裕芬\讴歌等,各自从不同的视角表达了他们对生活中存在的仪式和表演机现象与机制的看法。
《信睿》9月号封面话题为“我们是谁”,作者葛兆光\陈众议\陈伟信\蒋友柏\陈希我等,各自从不同的视角表达了他们对全球化进程中和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有关身份认证的观点和看法。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曾掀起一股文化热,报刊上竞相刊登“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中国文化”的争辩文章,堪称轰轰烈烈。其背景应当说是对十年浩劫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的浩劫的拨乱反正。作者们这一辈亲历“文化大革命”的人记忆犹新:在那十年中,多少名胜古迹被人拆毁,多少文化名人惨遭迫害!除了八个所谓革命样板戏,一两部样板小说,茫茫中国大地几乎成了文化的废墟和沙漠。问泉哪得“死”如许?为有源头“浊”水来。在“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中,由于“左”的思想作祟,在不少领域,文化被严重削弱。以历史学为例,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主导下,中国通史几乎成了农民战争史,文化一一包括衣、食、住、行,以及世风、民俗等,不是以三言两语打发,就是砍得一千二净。十年浩劫,本来就是“左”的思想不断积累,后恶性膨胀的结果。“
北京中世公司就《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的对中小学校师生进的以下教育推出了系列用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未成年道德修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拒绝邪教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学生安全与自我保护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法治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与文明教育,未成年人礼仪及养成教育,全面加强班主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等。此系列用书能满足各级,各类教育机关,团委,工会,宣传,妇联等交流学习贯彻落实《意见》的需求,也是各级各类书店,图书馆展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习用书的汇总书目。
团河行宫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以其巨大的变迁和充满传奇、神秘色彩的传说吸引着世人。 二百多年来,使人常发怀古之幽思的团河行宫,令世人赞叹不己、津津乐道。然而关于她的沿革历史、景物风情等许多细微之处,却尚未被人详知。 《团河行宫》一书,就是要揭开历史的页章、撩开神秘的面纱,比较全面、完整、客观地层示其本来的面目。 此书分两部分,部分以丰富、详实、严谨的史料,记载了行宫兴建之初的秀美、鼎盛时期的辉煌、遭劫之后的惨状,以及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积极修缮的过程。
本书的编写大体经过了这样几个阶段:(1)编空员深入到服务行业,广泛搜集服务用语,去粗取精,按不同待业确立语条。(2)根据各行业特点,确定每一语条的使用范围、服务的对象、场合、时间、语气、读音和禁忌等。(3)语条和使用方法确定后,请相关行业的领导和业内人士座谈,并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进行反复修改。(4)在学校中试讲,在部分服务行业中试用,后定稿。 我们在编写的过程中努力突出以下特点:(1)实用,语条大都是实际工作和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语句,没有生僻句;(2)准确,每个词条适用的对象、范围非常具体,不容易出现差错;(3)易记,没有长句,方便学习,好懂易记。
本书详细分析了上述圣人的学说和意图,并认为他们的工作代表着人类正在面临着第三次选择。 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通对老子、“上帝”释迦牟尼、孔子等圣人的思想的分析与描述,为人类做出第三次选择时提供一些参考。其实,所谓人类的选择,与每一个都密切相关,每一人的未赤都与他们现在的选择有关,人类的未来则与人类现在的选择有关。
远近丛书是一套从不同的文化背景来对一个主题进行描述的比较文化图书。 《天》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和法兰西院士汪德迈从比较的立场对“天”的不同的解读,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
本书共分十个部分,其内容包括红尘中一二等富贵之地、七里山塘、画难工、阊门劫、苏州的“天桥”、相聚南浩街等等,系统地阐述了苏州阊门的发展历程。 本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读者从中可对苏州阊门发展历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苏州市文化局与苏州大学出版社推出一套《苏州文化丛书》,囊括了苏州的戏剧、绘画、园林、街坊、名人、名胜、民俗、考古、工艺……向世人展示苏州文化的综合实力,用以提高苏州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人的素质,用以吸引与沟通五湖四海的朋友。文化的沟通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具有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谁都知道,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其民族文化,一个地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恐怕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