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中国历史中的医学知识及身体建构,以及其所衍生的文化、政治、社会与性别意义。中国医学不仅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个悠久文明,认识生命,想象身体,辩证知识的入口。本书呈现中国医学传统极其多元复杂的面貌,不同的课题之间的关联,尤其引人入胜。 本书内容是作者在台湾清华大学、台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相关课程讲座整理、修订而来。所授内容受到学生的欢迎。目录附后。
《十二经方议秘要》以经论症、以症议方、以方析义,体裁独特。全书内容以十二经为纲,分经论列风、寒、暑、湿、燥、火与气、血、虚、实、虫、积等各种病因、证候,每一病因、证候之下,提出治疗方剂,释明方义与权衡法,每经之后附方若干条。其论述多遵经旨与前贤理论,间有根据作者个人见解而发挥之,对病因、脉、证、理、法、方、药的分析简明扼要,可供中医临床人员参考。
本书将现代生态医学思想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阐述中医学中蕴涵的生态医学思想。第一,论述了现代生态医学基本思想。第二,介绍了中国传统生态医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从中国生态医学思想的渊源入手,分别论述了天人相应理论体现了中医传统生态医学的有机自然观,元气论体现了中医传统生态医学的唯物观,五运六气论反映了中医传统生态医学的运动观,阴阳学说体现了正负反馈生态平衡观,五行学说则是用生克制化阐述生态平衡机制。第三,阐述了中医传统生态医学思维方法和中医生命观中的传统生态医学思想,提出藏象理论着眼点是将人体脏腑与自然社会同构类比,经络理论是将人体经络与自然时空同构类比,精气血津液具有与人体基本物质与自然万物同源同构同律的性质。第四,论述了中医疾病观中的传统生态医学思想,提出外感病因是自然生态病因
《四部医典》是集古代藏医之大成者,其内容十分丰富,对基础理论、生理解剖、诊断、治疗、药物等诸多内容都有精辟论述。这部藏医巨著描述了人体内存在的隆、赤巴、培根因素,乳糜、血、肉、脂、骨、髓、精七种物质和粪便、尿、汗液三种排泄物,把它们作为维持生命的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将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详细论述了人体的生理、解剖以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宫各科疾病的征兆、病因、病缘、病症表现、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此书以药王与5个化身相互问答的形式成文,行文为7字句或9字句的诗歌体裁,详尽论述了系统的藏医学知识,成为藏医药学的百科全书,是藏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书严格遵循古籍,在此基础上略作取舍,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和观点重新阐释、图说这部医学名著。
本书探讨中国历史中的医学知识及身体建构,以及其所衍生的文化、政治、社会与性别意义。中国医学不仅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个悠久文明,认识生命,想象身体,辩证知识的入口。本书呈现中国医学传统极其多元复杂的面貌,不同的课题之间的关联,尤其引人入胜。 本书内容是作者在台湾清华大学、台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相关课程讲座整理、修订而来。所授内容受到学生的欢迎。目录附后。
《临证舌诊录》一书为作者临床诊疗经验的总结,书中汇集了作者对中医舌诊的见解和新意,既立足传统中医理论,又贴近实际临床应用。全书主线明了,以定性、定位诊断为纲,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为目,条理清晰,图文并茂,便于读者查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