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旅行作家吉姆雷特从科伦坡出发,穿越不同的时空,展示了关于这片土地的迷思。每个城市都有昔日殖民地的幽灵,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的文化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遗产,而古都阿努拉德普勒和康提展示着古老文明往日的辉煌。 夜叉女王的后裔 维达人力图在现代社会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圣地卡塔拉伽马把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聚在一起,仿佛他们不曾有过长达几十年的战争。当他循着大象的道路,与朝圣者并肩前行时,他正在触及这个国家的灵魂 斯里兰卡正在努力从创伤中解脱出来,并展现它的活力与风采。
2008年,英国旅行作家吉姆雷特从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出发,开始历时三个月的南美洲海岸之旅。在这里,他见到了伏尔泰《老实人》中桃花源般的黄金国、诺奖得主V.S.奈保尔《重访加勒比》中充满乡愁的中途航道,见到了300多年殖民史形成的奴隶市场与甘蔗园、100多年流放地历史遗留的救赎群岛与转运营,也见到了充满法国风情的卡宴区、探索浩瀚星空的欧洲航天发射中心。在圭亚那地区,魅惑人心的古老传说与冰冷残酷的历史真实、古老遗存与现代文明奇异地和谐共生。对吉姆雷特来说,这是一场探索未知的丛林冒险,更是一场发现过往的历史之旅。
在世界各国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 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平、渐进、改革为主要特色,其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就在这平稳的现象之下,英国经历了深刻的、惊涛骇浪般的社会变化。它率先闯进现代文明的大门,走进现代社会,它开创了现代经济与政治制度,其科学与文化发展给人类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是现代化的开拓者,它的开拓永久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这种剧烈的变动与沉稳的路径,如何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书即追溯这种文化模式的形成机制,从中寻找带有普遍意义的历史启示。
阿富汗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汇聚之地。此书记录了作者于2014年和2017年两次独自踏寻阿富汗诸多古代遗存的故事。阿富汗局势复杂,访古行旅充满冒险和艰辛,而普遍的贫穷和宗的保守,也让这里有着独一无二的风土民情。除了悉心介绍阿富汗古代遗存的历史、分布和现状,作者也详细地描绘了此地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日常,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穿插其中,希望尽可能不带偏见地展示一个真实的阿富汗。 作者在历史、考古领域扎实的知识背景增添了此书的知识性,文笔朴实而充满温度,饱含对过往和现实的人文思考。
灯塔矗立在海天之间,经受着海浪和海风的击打,守护着人类世界和混沌水域之间的边界。它们所处的位置能唤起人们的共鸣,它们的孤立和坚韧使其成为复杂的隐喻。很少有其他人造建筑拥有这种奇特的吸引力。 灯塔如何成为我们熟知的强有力的象征和隐喻?又何以激发出人类如此深厚的情感或依恋?本书深入人类的观念和情感史,考察灯塔在人类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探讨不同维度上的 心灵的灯塔 ,试图解答人们何以对灯塔抱有如此迷恋之情,灯塔又如何激发了人类的想象。
尚书郎在朝堂上含的 口香糖 鸡舌香,故乡远在太平洋中央的热带火山岛;印度佛教仪式中熏燃的苏合香,在唐代中国化作一种柔美的舞蹈;没药是古代中国人的止痛剂,也是耶稣受难的象征物 文明就是这样你来我往,新鲜的血液相互交换,在那条风吹耳闻的古道上生发出无数传奇般的故事。 本书选取经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十四种香料 胡椒、丁香、安息香、乳香、沉香、郁金香、苏合香、龙脑香、旃檀、肉豆蔻、肉桂、合欢、没药、龙涎香,为你详细读解它们的 旅行 足迹、多样变迁以及在不同文化谱系中的象征意义;同时带你步入一幅幅中西对照的历代名画,兼容并蓄中一睹香料在神话传说和历史现场倾情演出的无穷魅力。
香水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历史,对香气的追寻与冒险,反映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这是一部有着丰富鲜活气味的作品,似一场嗅觉的盛宴。作者带领我们从青铜器时代一路来到21世纪,领略香水文化的多姿多彩,也以香水为载体,帮助我们去理解各个时代、各类社会和社会中的人。正如作者所说,香水 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它使我们能以一种别样的、独特的方式理解社会的演变 。除了关于香水的详尽历史、文化渊源,本书还讲述了许多著名香水背后的故事以及知名调香师的故事。一幅幅手绘插图,也丰富了书中气味的层次。
《四时花草逐时新:一百零五种花语及故事》图文并茂,充满了让你不禁想与他人分享的、关于植物的小趣事。书中的植物们仿佛在说: 好想和人类说说话。 本书讲述了与花花草草相关的趣闻,并配有唯美的插图,让你对路边或花店里经常看到的植物越来越有感情。涵盖内容广泛多样,读者既能在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中遨游,还能收获关于植物名称起源、生长习性等知识。 装帧设计方面延续《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 书中书 的形式,裸脊锁线装订,三面红色刷边。图美、文美、设计美,是一本充满文化美、生活美的精品书。
《国菜:环游世界寻找食物、历史和家的意义》以一场引人入胜的美食与身份认同之旅,探索了国外最迷人、最具标志性的法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墨西哥和土耳其等国家六大烹饪文化,巧妙地将美食、历史、政治交织在一起。作者安妮亚?冯?布连姆森曾获得三项詹姆斯?比尔德 (Iames Beard)奖,撰写了有关俄罗斯、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美食的权威食谱,以及她享誉国际的回忆录《掌握苏联烹饪艺术》。她前往六大美食之都,寻找食物背后的真相一一 我们就是我们吃的东西 ;从世界著名厨师到学者,再到酒吧里的陌生人,她发现美食如何与地方和身份联系起来。
本书分十五个专题介绍了非洲的地理、历史、社会、城市、宗教、政治、文学、艺术、音乐、电影等,自初版以来,就成为了解和研究非洲必不可少的经典著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历史参考价值。目前已出版到第4版,与之前出版的各个版本不同,最新版将重点放在了当代非洲的动态性和多样性上,强调了非洲的当代文化。最新版在描绘当代非洲方面力求全面,但在涵盖的主题或地理区域方面并不苛求详尽。每一个章节都反映了相关作者的兴趣点、研究地域和在非洲不同地区的生活经历。本书基于真实历史,为读者了解非洲人民创造生活的方式及他们参与当地、区域、全国性和全球性活动的方式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1956年,讲谈社出版了加藤周一论日本文化的代表作《杂交种文化》(日文书名:雑種文化),副标题为 日本的小希望 。全书收录《日本文化的杂交种性》《杂交种日本文化的希望》等多篇评论文章,从比较文化学角度分析了日本文化的特点。加藤指出,英、法文化是纯种文化,日本文化则是典型的杂交种文化。海外学者对加藤的部分观点持有异议,指出英、法文化并非纯种文化,也是多元文明长期融合的结果。对此,加藤在之后的研究中有所回应与补充。 这是日本学者首次提出 杂交种文化 的观点,此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学界和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日本学界评价加藤周一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的分析能力令人惊叹。1974年,经作者调整篇目,讲谈社以文库本形式重新出版该书,使之成为很受读者欢迎的版本。《杂交种文化》现已成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丝奇雅 沙森(Saskia Sassen)是创建全球城市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以她为代表的世界体系理论(World System Theory)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视角切入,探讨城市中服务业的国际化程度、集中度与强度,通过分析来诠释城市。其代表作《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被奉为全球城市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成为该研究领域引用率极高的经典著作之一。本书是《全球城市》第二版,重写了几章的大部分内容,特别是关于金融秩序、新兴的跨国城市体系和收入不平等扩大等内容。沙森教授进一步对全球城市的理论建构及其实证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研究,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
《勇士、诗人与魔法 看见苏格兰》中,作者以苏格兰极具标志性的勇士、诗人与魔法等象征元素为线索,带领读者走进当地深厚灿烂的文化景观,深度理解这块英伦高地的启蒙历史、民族性格与文化态度。从华莱士抗英的山林,到历史小说家司各特的纪念塔,再到哈利波特原型的中世纪城堡,全书充满浓厚的文艺气息,是建筑、历史和文学的复调之旅,是对苏格兰人创造性的想象力和精神的致敬。
阿拉伯新娘手中的石榴果,辗转染红了武则天的石榴裙;中国的 花中宰相 芍药,有着一个源自古希腊医神的拉丁名;《奥德赛》里的希腊人,早已披上了 长羊毛的树 上采摘并织成的丝绸衣 文明就是这样你来我往,新鲜的血液相互交换,在那条风吹耳闻的古道上生发出无数传奇般的故事。 本书选取经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十二种植物 小麦、葡萄、石榴、曼陀罗、黄瓜、红蓝花、枣椰树、水仙、甘蔗、淡巴菰、大蒜、芒果,以及由中国传入西方的四种植物 桃、杏、芍药、桑,为你详细读解它们的 旅行 足迹、多样变迁以及在不同文化谱系中的象征意义;同时带你步入一幅幅中、西对照的历代名画,兼容并蓄中一睹植物在神话传说和历史现场倾情演出的无穷魅力。
香水之于人类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环绕我们,诉说个性,唤醒回忆,展示品位,让我们联想到某些品牌的尊贵之名。优雅背后,每一缕香气都有来处,栽种、深耕、摘集、采脂、采伐、萃取、蒸馏 采香者不畏变幻的气候、贫瘠的土地、波动的经济状况与政局日夜辛苦劳作,为调香师的调香盘呈上丰富而有层次感的天然原料,激发他们卓越的创作灵感。 本书作者罗克作为全球最大香料制造企业的采购部总监,频繁穿梭于调香师与采香者之间,为彼此需要却又完全割裂的双方搭建起一座信任的桥梁,为前者提供独特与优质的原材料,为后者确保长期而稳定的采购需求。他带领我们跟随他的足迹,近距离观察香水在装瓶之前所经历的重重困难与奇闻逸事,呼吁我们珍视采香者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保护大自然并非永不枯竭的馈赠。
吴哥,柬埔寨的瑰宝,曾沉寂于密林深处四个世纪之久,而后又失而复得。神秘、庄严、不可思议,吴哥凝聚着高棉民族耀眼的智慧和创造,展现了独特的东南亚精神和艺术审美,可谓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 作者以游记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吴哥文明,以及现代视角下的吴哥审美情趣和考古成果,并以清丽流畅的笔调与精美的图片详细讲解了每处古迹的建筑历史、风格、雕像、仪式、传说故事,甚至一天中适宜的游览拍摄时间等,带领读者一步步揭开吴哥的神秘面纱,开启一场沉浸式的古文明纸上游历之旅。
海岛风姿的椰林,与野地风情的蕨丛,这些离经叛道的生命具有恰当的野性,与非常规的美感。在年轻的植物学家加法叶与英国皇家舰队 挑战者 号同行,前往南太平洋探索岛屿、发现植物的同时,全世界正在加速前进。 当帝国海军、土著酋长、庄园主、聪明的投机者、天真的植物学家与飘飘摇摇、无亲无故劳碌人齐聚一堂之时,历史的朦胧与雄伟在乌托邦的互相碰撞中被书写与建立。 在这次重建世界秩序的宏大叙事之中,植物不再是一种次要的角色。无论远航人的历程包含多少期待、狂喜与失望,自然万物都以一种平静的方式铭记历史的名字,无关苦难或福祉,无关生与死。 我们该驶向何方,植物亲眼见证,从不作答。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斯瓦希里语的语言素材,分为上下两篇,所采用的语言素材均从当地的报纸、杂志、书籍中采拾而得,原汁原味。编著者按照语态语势、语言表述、句型句式、词语搭配、常用词选析、衣食住行、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等进行分类,将斯瓦希里语常用语、俗语、谚语分成100个版块。本书适用于从事斯瓦希里语翻译的工作者、学习斯瓦希里语的大学生、从事斯瓦希里语教学的教师等,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这是一部用影像记录非洲的诚意之作,作者历时25年,7次游历拍摄,精选277张视觉大片,为我们记录和讲述了非洲大地上的故事:那些原始而人迹罕至的自然风貌,朴实而独特的人文,纯净而震撼的星空,还有动物们依赖的美好家园。书中所收录的影像遍布埃及、南非、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赞比亚等国。在纳米比亚看星空,徒步纳米布沙漠,在维多利亚瀑布感受地球的转动 作者还记录下了五六月份悲壮的野生动物大迁徙,也曾深入到了非洲屋脊乞力马扎罗山、红泥人和马赛人部落等地。在这些由影像所串联起来的故事叙述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非洲,就是这样一个把生命与自然诠释得淋漓尽致的地方。
浩瀚的星空,始终是人类想象和探索的对象。从蒙昧时代开始,人类就观察天空,不断提出问题,把天空想象得生气勃勃、充满戏剧的场面,而天空也以其独特的语汇、变幻无常的场景,回应着人类的探索和想象。在不同时期人类的眼中,星空世界其实是现实世界的倒影。文明的差异,在星空的认识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传说,对后世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星空的传说》一书从 科普 文化史 的角度,叙述了在各个不同的文明早期,人们对待星空是如何建立起最初的宇宙观念的。本书既有关于星空的基础知识的介绍,也有不同地区关于星空趣闻的讲述。
辣椒不仅是一种流行趋势,还有着迷人的历史。 从美洲的一株野生植物出发,搭乘16世纪殖民者的航船来到欧洲,成为伊比利亚美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继而沿着东方的贸易商路,与芥末、胡椒相遇,大大提升了印度半岛美食的观赏性与口感;之后又在欧洲大陆中部和东亚各国传播开来,成就了口味独特的匈牙利牛肉汤和 色红,甚可观 的中国菜 如今,世界各国的零售货架上都摆满了五花八门的辣味品。 辣椒给那些饮食单调、口味平淡的地区带来了诱人滋味和丰富营养。 在食物全球化的风潮中所向披靡,产生了人类食物史上一种复杂、奇特的嗜辣潮流。 辣椒还经历了非比寻常的文化之旅。 它是来自地狱的烈焰之火,也是情欲和性感的象征; 它是代表邪恶的魔鬼菜,是诉诸暴力的武器,也是抵挡恶灵的护身符; 它成就了超级英雄,是男子汉气概的象征,
19世纪开始,拉美各国获得政治独立后,怎样实现 文学独立 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如何用从西班牙学来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话语?西语美洲文学的未来究竟路在何方? 从 克里奥尔运动 到 欧洲主义 ,从阿拉尔孔的戏剧到马丁内斯、雷耶斯的诗歌,拉美文学家乌雷尼亚回顾了西语美洲文学的历程,创立了拉美自己的典范标准。他呼唤在继承欧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构建拉美的文化身份。
本书共收录了八十三篇介绍世界博物馆及其展品和相关艺术家的文章,是作者历年来游历世界各地博物馆观感心得的积累和精选。他用自己艺术家的学识和视角去发现这些博物馆的藏品之美。这些藏品有的是公认的世界级精品,有的尚未被很多人所识然而却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也有被时间和人们遗忘了的作品。作者的行踪遍及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这些博物馆既有纽约大都会和卢浮宫这样世界级的,也有偏僻之地的小而有特色的。从介绍的内容来看,既有绘画、雕塑和建筑,也有工艺美术品,此外还有部分环境艺术。本书的写作具有 大美术 的概念。 这些文章自2008年起在《美术报》的 赏析 栏目上以 世界博物馆巡览 的名称刊登。此次集结成册的八十三篇文章是其中精选,并附有作者亲自拍摄的照片做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