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学处于经济学与管理学、艺术历史、艺术哲学、社会学与法学等多个学科的交汇点。《艺术与文化经济学手册》(上、下)根植于经济学,借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架构,为不同学科互联互通搭建了桥梁,凝聚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涌现的文化经济学文献的精粹,展示了经济学分析方法在处理文化供需、文化对经济的贡献以及公共政策的作用等问题上的专业功能。并因此吸引了所有这些学科的学者们的兴趣,包括那些致力于研究文化政策与文化对我们社会发展的作用的学者们。
本书分上、下两卷,通过文字、设计图片、实景照片,从总体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方面,全面详细地总结了天津文化中心从方案竞赛、比选推敲、深化完善到实施设计、建造、竣工全过程的内容与经验,特别是在整体规划与统筹设计、理性设计、地域建筑特色、可持续设计、技术设计等方面,精彩呈现了天津文化中心的设计亮点,对于规划建筑环境设计的行业学界、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开展城市核心区大型综合体和文化建筑的决策、设计、建设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音乐创作是创造力的释放还是为了迎合人心? 演奏场地的变化会对音乐创作产生哪些影响? 服装风格是如何影响演出效果的? 音乐人写歌时,是先有旋律还是先有歌词? 磁带、黑胶唱片、光盘等科技如何改变了听众聆听音乐的体验? 摇滚史上*影响力乐队 传声头像 的组团过程、如何成为当红现场表演乐队以及历次表演造型变化的灵感 《制造音乐》堪称一部音乐进化史。从演奏音乐的场所对音乐的呈现方式、技术变革对音乐创作及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的影响到音乐的神经学基础,大卫 拜恩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人,更是一位思想家。这本书将会改变你听音乐的方式!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模式及路径研究 (17ZD043)的阶段性成果。本书归纳、总结和梳理了2021~2022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特征与趋势,并结合13个行业和2个热点专题总结发展现状与相关经验,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热点、核心特征以及未来走向,为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库支持。全书分为总报告、行业篇、区域篇和专题篇共四个部分。
《中国文化产业年鉴(2012)》创刊于2010年,迄今为止已出版两本中文版、一本英文版,是我国部翔实记录和反映全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状况的大型综合性、权威性、资料性年刊,也是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出版层次、信息容量*、资料索引全并且可供长期保存和反复查阅的大型工具书。由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作为指导单位,由中央相关部委领导同志和部分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编辑委员会,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成立专门编辑部具体负责编纂。 《中国文化产业年鉴(2012)》秉承“存史”和“镜鉴”的指导原则和“分头编撰,汇总审校”的编写方法,包括图片记事、特载、文件与法规、全国概况、地方概况、统计与数字、理论研究与出版、规划与项目、园区与基地、改革与创新、投融资、走出去、
拥有一本《汉译名著日历 2020年》与东西方人类文明智慧对话,用碎片时间收集数千年来熠熠闪耀的知识之光。 《汉译名著日历》每日摘取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一书一语,配以作者像或是相关主题 的精美插图,油画、版画、水彩、雕塑不拘一格。1月1日,我们以 和平丰裕 寄望新年;5月4日,我们将巴师夏描述的宝贵品质献给青年;6月1日,卢梭《爱弥儿》让我们反思儿童和教育的本质;除此之外,我们还以生卒纪年致敬这些呈现 人类已经到达过的精神境界 的伟大作者――孟德斯鸠、伽达默尔、谢林、罗素、加缪、熊彼特、福泽谕吉 愿经典日相伴。
李怀亮编著的《国际文化市场报告(精)》以全球化时代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为背景,在介绍国际文化市场特征、功能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文化市场发展面临的环境要素,探讨了国际文化市场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将当代国际文化市场细分为国际演出市场、国际电影市场、国际图书出版市场、国际游戏市场、国际艺术品市场、国际动漫市场、国际数字音乐市场和国际电视市场八大板块,分板块介绍相关文化门类国际文化市场的发展历史、发展规模和竞争格局,并对主要的国际文化市场运行机制进行国别和区域比较,针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中国相关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及措施。后选取10个国家,分别从版权相关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就业人数、进出口贸易额三方面揭示了版权在各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以版权制度为基础
通过对陈白一的艺术意志、艺术手段、艺术创作的综合分析,揭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研究陈白一的绘画创作和审美观念,很大程度上就是探讨中国工笔画的现代性。陈白一研究也才是可能摆脱一般评说的庸常而跨进深度论证的堂奥,真正使中国工笔画现代转型理论的端倪得以显现。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得到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推动了学界持续不断的研究。但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历来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虽然两者有交叉之处,但仍然相对独立。近两年来, 文旅产业 作为一个更为宏观的概念频繁出现,特别是2018年中央政府机构改革,把原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文化 和 旅游 这两个产业将从机制和体制上更加紧密地融合。虽然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但融合发展的具体模式,以及产业发展规律,仍然缺少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蓝皮书以全新的融合发展视角,从 文旅产业 自身发展模式出发,总结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探究产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李季主编的《新编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年鉴 (2015)(精)》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定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信息技术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等九大类。并将之进行了系统、科学、详细的归纳整理及分析。
2010 was the last year of the EleventhFive-Year Plan period and the crucial year for the formulation of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In this year, cultural industriesbecame the new forces driving local economic growth, and graduallyturned to be the pillar industrie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thecountry. In addition, spurred by the support of state leaders andrelevant polici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enteredinto a new era when dramatic breakthroughs would be made, and thecultural industries would have an unprecedentedly far-reachinginfluence on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对于松赞来说,《隐秘之门》是一个起点。一方面,作为一本出版物,它让松赞的客人们了解松赞这么些年究竟除了旅行和酒店还在做什么。松赞人的故事,令人看完一位人物还想继续看下去;另一方面,这本书也跳出传统,不仅让每个松赞人和松赞家人从书中找到对 松赞 的共同认知。
猫武士新版三部曲(全6册),中国少儿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作者 艾琳亨特 原价 ¥192.00 出版社 中国少儿 出版时间 2023-04-01
本书分析了2018~2019年成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征、发展环境和发展战略,认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创名城是以文化繁荣引领城市崛起、走向世界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既是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更是城市内生动力的重塑和再造。为此,成都要加快提升文创产业的行业首位度、产业融合度、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知名度,以新担当、新作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发展大局,为全面打响 三城三都 品牌、推动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文旅大数据发展报告》通过对我国文旅大数据行业发展、应用领域、体系构建、发展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用数据解读我国文旅大数据的发展情况。报告内容包括:文旅大数据与5G、VR、人工智能等智慧化技术融合发展情况,各省市大数据管理局的设立与职责,新基建背景下大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文旅大数据背景下全域旅游规划新思路,大数据在政用、商用、民用领域的实际应用。从多种角度剖析文旅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以文旅大数据和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我国全域旅游和智慧旅游的发展,引领文旅业向信息化转型,在保障国民隐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满足游客对智慧化旅游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