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键购物时代,书店是否还有必要?当传统书籍式微,书店如何才能存活下去? 本书是当代独立书店的标杆芝加哥神学院合作社书店的前执行董事杰夫 多伊奇写给书店的热烈赞歌。作者结合自己作为读者和书店经营者的经历,饱含激情地从空间、丰富性、价值、时间和社区等角度,展示了一家好书店所应该具有的品质。在作者看来,好书店的产品不是图书本身,而是为读者提供的独特浏览体验,让读者在书架间自由地徜徉、探索,享受思考的乐趣。在电子信息洪流的冲击下,好书店不仅能够存活下去,而且能实现其美好的愿景。本书不仅是对书店的赞美,更是对阅读和书籍的礼赞。它将激发读者对书店和阅读的热爱,并引发对书籍在现代社会中作用的思考。
在书店,与书相遇,与人相逢。每一家独具风格的书店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本书集资料性、欣赏性、实用性于一体,每一个书店故事的背后都是店主的一段人生。30位独立书店店主讲述他们的书店与人生故事,打开
著者安格斯 菲利普斯(Angus Phillips),英国著名出版学者,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牛津国际出版中心主任,牛津孔子学院院长。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组织翻译。 br/ 本书从全球化以及媒体的融合性等新视角,在观察全球图书行业、调研图书市场和音乐、报纸等其他领域媒体,以及对作者、数字出版商等行业专业人士进行一系列采访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数字时代图书出版行业赖以发展的三个驱动因素 作者、读者和版权等的新变,结合汲取商科、社会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国际化的视野分析了图书出版行业的基本驱动力,研究了数字化和其他社会发展对图书产生的影响。对于出版学术研究以及出版业经营实践,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上海市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09-2021-0315号
以古籍书店、上海旧书店等上海书店所属机构自1956年至1960年创业初期、1973年至1976年困扰时期、1977年开始革新时期为界面,展示上海书店(现为上海图书公司)在古籍书店、上海旧书店等各个阶段曾经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