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书话三部曲 《书店风景》《书天堂》《书店传奇》为华文世界打开一扇西方书世界之窗的书女钟芳玲,长期撰写 有关书之书 ,她的每本著作都企图从知识、趣味、审美等多元角度谈论书之种种,详述书本、书人、书地背后的历史和故事,将 书 这一主题挥洒的淋漓尽致。 书话三部曲 中的《书店传奇》,讲述了在平凡书店中发现非凡、在非凡书店中发现平凡。每家书店无论规模小或者大、历史短或长,皆有一些属于它们独特的故事、一些让人感动的片段。它们可能发生在两百五十年历史的英国伦敦老店,也可能来自大楼角落不起眼的一件小事。 《书店风景》,是二十多年间,本书作者游走于东西方书业,走访数千家书店,撰写出的这部引领潮流的《书店风景》。几经修订,本书早已成为爱书人、藏书人、出版者、书店迷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圣经。 《书店
文字是亘古的桥梁, 阅读是共通的渴望, 书的所在就是天堂之所在。 本书是钟芳玲继《书店风景》之后所书写的另一本 有关书的书 ,记录了她二十多年间步履不停,遨游西方书世界的见闻;仿佛一部为书走天涯的纪录片,表达了一位爱书之人对书与文字的钟情,对书人与书地的礼赞。作者不仅喜爱读书,更扩展到以各种感官(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去欣赏它们因形体所呈现出的多重风貌。 书中所讲述的主题涵盖古董书与新科技、黑胶唱片与有声书、老杂志、图书馆、书店、书展、书镇、书架、书梯、书衣 全都不脱与书相关的范畴,书名之所以取为《书天堂》,源于博尔赫斯的那句名言 我总是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 ,而本书作者所呈现的, 正是书本、书人(Book People)与书地(Book Places)构筑出的 书天堂 。 书 的定义虽因
《书店传奇》就是在平凡书店中发现非凡、在非凡书店中发现平凡。每家书店无论规模小或大、历史短或长,皆有一些属于她们独特的故事、一些让人感动的片段。它们可能发生在两百五十年历史的英国伦敦老店,也可能来自大楼角落中不起眼的一家小摊。 《书店传奇》是钟芳玲遨游英美书世界的一连串书店奇遇记,也是多年来积累的传奇故事集;在她的引领下,我们不仅欣赏一幅幅书店风景,进入书天堂,更从中领略到不同的人生况味、趣味与品味。 此次简体中文版首度在大陆出版,与《书店风景》及《书天堂》(增订版)统一风格,构成美轮美奂的 书话三部曲 ,是爱书人的必藏佳品。
本辑《读库》是2017年第三期,包含九篇文章:《大舅回乡》、《盲流》、《远去的背影》、《 爱乐 之梗》、《浮生(续二)》、《琳琅满堂》、《极限玩家》、《时差》和《分裂时代的前夜》。 张冲波的大舅狄丰义1949年离开家乡与亲人,随国民党到台湾。生前,他一共回过大陆五次。《大舅回乡》记述了流落台湾的大舅这五次返回大陆探亲的经历,以及家族成员的不同命运。骨肉分离多年,父母生死未卜,妻女音讯渺茫,只身漂洋过海 大舅身在台湾,却始终心怀对家国故土的眷恋。 骆武英,生于1931年,河南省卢氏县杜关镇民湾村人。《盲流》是由他口述,骆淑景记录整理的。骆武英幼年在战乱中度过, 土改 时,十七岁的他逃到山里跟师傅学会了木匠手艺,从此靠这个养家糊口。从1969年到1971年,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骆武英自河南到山西,颠
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自然成为作家、文人、学者和各类各行业人才及各类文化、出版机构的聚集地,同时也为书店提供了沃土。 全国书店*多的城市,恐怕非北京莫属。知识分子的书店比如万圣、涵芬楼,女性书店有粉色的、常放映电影的雨枫书馆,艺术书店中,有位于东直门的库布里克,单向街、字里行间这样的连锁书店,已经在城市中遍地开花 2014年,24小时书店在中国兴起,美术馆东街老牌的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更成为年轻人的好去处。 本书与北京的书店有关。在这里,你可以读到沈昌文、俞晓群这样出版业的前辈关于书店的文章,有著名书迷的逛书店小史,更有万圣书园、涵芬楼、三联书店、豆瓣书店这样京城文化地标式的书店老板的访谈录。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这些书店的实景照片,或宁静,或温暖,或厚重,或文艺;还可以根据彩图
文字是亘古的桥梁, 阅读是共通的渴望, 书的所在就是天堂之所在。 本书是作者继《书店风景》之后所书写的另一本 有关书的书 ,记录了作者二十多年间步履不停,遨游西方书世界的见闻;仿佛一部为书走天涯的纪录片,表达了一位爱书之人对书与文字的钟情,对书人与书地的礼赞。 博尔赫斯曾想象 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 , 而本书作者所呈现的, 正是书本、书人(Book People) 与书地(BookPlaces)构筑出的 书天堂 。 书 的定义虽因时间与科技的演进而蜕变,但无论是身处西方或东方、旧世代或新世代,只要对书怀有深深的热情与偏爱,那么 书天堂 便会为你而敞开。 《书天堂》2012年修订版,较之旧版,新增三万多字,更新图片约二百幅,封面与版式全新设计,与《书店风景》(增订版)及《书店传奇》统一风格,构成美轮美奂的 书话三部曲 ,是爱书人的必
30位书店持灯者点亮30盏温暖城市的灯光。在书店等你,与书相遇,与人相逢,与阅读相惜,与书店相依。《书见》集资料性、欣赏性、实用性于一体,推开书店大门,即可窥见人生百态。记录属于自己的书店故事,留给自己,留给读者,也留给时间。30位书店人,30家实体书店,30篇书店故事,附有每家书店的真实照片、开业时间、详细地址、书店LOGO、书店格言、公众号信息等,图文并茂。
生活书店诞生于30年代民族危难之时,面临的是国土沦丧、民生凋敝的局面,呼吁抗战,挽救危亡已是全民族的要求。作为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代表人民的舆论喉舌和广大群众呼声、站在斗争前列的邹韬奋,在他创办的刊物和生活书店的事业中,百折不挠,始终高扬着爱国救亡的大旗,并与国民党反动派作着不懈的斗争。生活书店正是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叙述地历史,可从中看到中国现代革命史的一个侧面。 本书的撰稿人都是在生活书店创办时或以后各个时期参加书店工作的,因为撰写人身历其境,史实的真实性是无可怀疑的。所运用的资料,有的来自韬奋和书店另一创办人徐伯昕的著作,有的来自书店当年内部编印的《店务通讯》,更多的史料则是从业人员的回忆实录。全书从初稿到定稿,经过多次讨论并核实材料。由于生活书店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残
2016年6月7日,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商务部、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本书为《意见》发布后国内第一本指导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力作。 作者三石为国内著名出版营销专家、实体书店转型专家、书店文化策划专家、书店空间设计专家,在2014年10月-2016年8月不足两年的时间内,连续打造以“中国好看欧式书店——哈尔滨果戈里书店”为代表的七家不同类型的“爆品”书店,成为中国较为超前的实体书店转型升级样本、当地新锐的阅读文化品牌及城市文化地标,为读者所爱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海外版等中央级媒体相继报道。 《书店革命》为三石首次公开的实体书店成功转型升级改造策划手记,以“用户思维”为主线
2016年6月7日,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商务部、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本书为《意见》发布后国内本指导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力作。 作者三石为国内著名出版营销专家、实体书店转型专家、书店文化策划专家、书店空间设计专家,在2014年10月-2016年8月不足两年的时间内,连续打造以 中国美欧式书店 哈尔滨果戈里书店 为代表的七家不同类型的 爆品 书店,成为中国较为超前的实体书店转型升级样本、当地新锐的阅读文化品牌及城市文化地标,为读者所爱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海外版等中央级媒体相继报道。 《书店革命 中国实体书店成功转型策划与实战手记》为三石首次公开的实体书店成功转型升级
民国时期,北京书坛群星闪耀,名家辈出,其中既有身着长袍马褂的遗老遗少,还有西装革履的新式学者,他们广泛活动于京城政界、军界、诗词界、学术界、艺术界、戏曲界,并利用这一地区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和自身的学养,以手中的如椽巨笔,带动了书法这一古老艺术创作形式的复苏,开启了民国时期北京书法发展的新纪元。 邹典飞著的《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选取民国时期活动于京城的87位代表性书家,对其作品的书法艺术风格进行介绍,点评简明扼要,对了解清末至民国这一时期的北京书风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民国书法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如果没有莎士比亚书店,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客居巴黎的日子一定会艰难很多。 如果没有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店,我们无法得知书痴之间传递心意、温暖彼此的感人方式。 如果没有神保町,鲁迅、陈寅恪的东京留学生活或许只剩下无尽的课程与论文。 我们走访了6个国家、10座城市、30家书店,采访28位店长和24位店员,书店依然是人们静好如初的精神角落。 日本职业文化记者寻访伦敦、巴黎、罗马、米兰、巴萨诺-德尔格拉帕、雷焦艾米利亚、阿姆斯特丹、马斯特里赫特、布鲁塞尔、纽约,走进30家蕞美的书店。 主体部分,通过介绍书店的过往、经营理念、装潢陈设及图书分类等信息,配上大量书店的照片,展现它们别具一格的样貌;访谈部分,通过店长与店员的讲述,回忆他们入行的初 心、与客人有趣的交谈,另一方面,也提出书店经营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
在喧嚣的都市里,总有那么一个屏蔽了吵闹的宁静角落,那就是书店。书店被称为反映一座城市人文风景的窗口,也是体现一座城市文化内涵的缩影。本书为本对广州著名独立实体书店的全面回顾和展望。通过实地探访,记录了广州众多独立书店中具有代表性的数家,包括1200bookshop、学而优书店、博尔赫斯书店、唐宁书店、联合书店、方所书店、禾田书房等等。 书中的文字,由一群热爱书店的青年实地走访后撰写而成。他们相聚在1200bookshop,以广州家不打烊书店开启探访之旅,继而走进了广州独立书店圣地博尔赫斯书店,探访了老牌人文书店代表学而优,走进摇滚书店红书店,以及*学术气息的二手书店小古堂。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书店背后的故事,感受实体书店的没落和变迁、变革与创新,还可以按图索骥,来一次属于自己的探访广州独立书店
在书店,与书相遇,与人相逢。每一家 风格的书店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本书集资料性、欣赏性、实用性于一体,每一个书店故事的背后都是店主的一段人生。30位独立书店店主讲述他们的书店与人生故事,打开一家书店的大门,即可窥见人生百态。希望,这本书只是一个开端,期待有 多的书店,可以记录下属于自己的书店故事,留给自己,留给读者,也留给时间。每篇文章均附有书店的真实照片、开业时间、详细地址、书店格言等,图文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