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书话三部曲 《书店风景》《书天堂》《书店传奇》为华文世界打开一扇西方书世界之窗的书女钟芳玲,长期撰写 有关书之书 ,她的每本著作都企图从知识、趣味、审美等多元角度谈论书之种种,详述书本、书人、书地背后的历史和故事,将 书 这一主题挥洒的淋漓尽致。 书话三部曲 中的《书店传奇》,讲述了在平凡书店中发现非凡、在非凡书店中发现平凡。每家书店无论规模小或者大、历史短或长,皆有一些属于它们独特的故事、一些让人感动的片段。它们可能发生在两百五十年历史的英国伦敦老店,也可能来自大楼角落不起眼的一件小事。 《书店风景》,是二十多年间,本书作者游走于东西方书业,走访数千家书店,撰写出的这部引领潮流的《书店风景》。几经修订,本书早已成为爱书人、藏书人、出版者、书店迷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圣经。 《书店
文字是亘古的桥梁, 阅读是共通的渴望, 书的所在就是天堂之所在。 本书是钟芳玲继《书店风景》之后所书写的另一本 有关书的书 ,记录了她二十多年间步履不停,遨游西方书世界的见闻;仿佛一部为书走天涯的纪录片,表达了一位爱书之人对书与文字的钟情,对书人与书地的礼赞。作者不仅喜爱读书,更扩展到以各种感官(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去欣赏它们因形体所呈现出的多重风貌。 书中所讲述的主题涵盖古董书与新科技、黑胶唱片与有声书、老杂志、图书馆、书店、书展、书镇、书架、书梯、书衣 全都不脱与书相关的范畴,书名之所以取为《书天堂》,源于博尔赫斯的那句名言 我总是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 ,而本书作者所呈现的, 正是书本、书人(Book People)与书地(Book Places)构筑出的 书天堂 。 书 的定义虽因
《书店传奇》就是在平凡书店中发现非凡、在非凡书店中发现平凡。每家书店无论规模小或大、历史短或长,皆有一些属于她们独特的故事、一些让人感动的片段。它们可能发生在两百五十年历史的英国伦敦老店,也可能来自大楼角落中不起眼的一家小摊。 《书店传奇》是钟芳玲遨游英美书世界的一连串书店奇遇记,也是多年来积累的传奇故事集;在她的引领下,我们不仅欣赏一幅幅书店风景,进入书天堂,更从中领略到不同的人生况味、趣味与品味。 此次简体中文版首度在大陆出版,与《书店风景》及《书天堂》(增订版)统一风格,构成美轮美奂的 书话三部曲 ,是爱书人的必藏佳品。
本辑《读库》是2017年第三期,包含九篇文章:《大舅回乡》、《盲流》、《远去的背影》、《 爱乐 之梗》、《浮生(续二)》、《琳琅满堂》、《极限玩家》、《时差》和《分裂时代的前夜》。 张冲波的大舅狄丰义1949年离开家乡与亲人,随国民党到台湾。生前,他一共回过大陆五次。《大舅回乡》记述了流落台湾的大舅这五次返回大陆探亲的经历,以及家族成员的不同命运。骨肉分离多年,父母生死未卜,妻女音讯渺茫,只身漂洋过海 大舅身在台湾,却始终心怀对家国故土的眷恋。 骆武英,生于1931年,河南省卢氏县杜关镇民湾村人。《盲流》是由他口述,骆淑景记录整理的。骆武英幼年在战乱中度过, 土改 时,十七岁的他逃到山里跟师傅学会了木匠手艺,从此靠这个养家糊口。从1969年到1971年,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骆武英自河南到山西,颠
生活书店诞生于30年代民族危难之时,面临的是国土沦丧、民生凋敝的局面,呼吁抗战,挽救危亡已是全民族的要求。作为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代表人民的舆论喉舌和广大群众呼声、站在斗争前列的邹韬奋,在他创办的刊物和生活书店的事业中,百折不挠,始终高扬着爱国救亡的大旗,并与国民党反动派作着不懈的斗争。生活书店正是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叙述地历史,可从中看到中国现代革命史的一个侧面。 本书的撰稿人都是在生活书店创办时或以后各个时期参加书店工作的,因为撰写人身历其境,史实的真实性是无可怀疑的。所运用的资料,有的来自韬奋和书店另一创办人徐伯昕的著作,有的来自书店当年内部编印的《店务通讯》,更多的史料则是从业人员的回忆实录。全书从初稿到定稿,经过多次讨论并核实材料。由于生活书店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残
近年来,政府的扶持、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使得度过 寒潮 的北京实体书店有望以新型阅读空间形式迎来新一轮的 复苏 。喝咖啡、看书、买手工艺品、逛展览、听讲座,甚至看电影 未来书店或新型阅读空间被重新定义为 阅读与生活的博物馆 ,人们徜徉其间,流连忘返。而且现如今,北京越来越多的新型阅读空间,已跳出陈列图书的单一 卖场 模式,转身变成 好玩 的文创天地和跨界的人文美学空间。 策划编辑出版这本《北京阅读空间漫游指南( 2019 2020 )》,目的是彰显北京文化的内涵与气质。书中收入北京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阅读空间、图书馆、卖场、绘本馆、社区特色图书室等与书相关的场所,为喜爱阅读的读者提供完整的北京文化漫游指南。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阅读空间的实景照片,或宁静,或温暖,或厚重,或文艺。对于各个年龄、各个职业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