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通过对北京工艺美术具有代表性的景泰蓝技艺的起源,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艺术特色、技艺工序过程、传承方式和传承谱系的介绍,深入地展现了北京工艺美术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工艺文化价值,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造出良好的文化空间和学术氛围。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既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书记员,又是自然历史变迁的刻度尺,它们不仅有着高度典型的文化学意义,更有着可供深度解读的审美空间。九寨沟、维多利亚瀑布、万里长城、金字塔、马丘比丘……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人类智慧的巧夺天成,人与自然的强力互动,在这一座座山、一条条河、一处处遗址古迹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本书除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自身进行了细致生动的介绍外,还补充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民俗、典故和传说,极大地增强了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希望您能随着我们的视线,跨越历史时空,突破地域界限,在天、地、人的对话中追寻文明的脚步,感受自然的脉搏,共同领略这无限精彩的世界!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度精选,选取在2014年引起广泛关注的国际时政、国计民生大事件,着眼于中国和世界所发生的变化,着重于文化事件及具有前瞻性的思潮所带来的影响,探讨新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已出版有《MEMO2013》、《MEMO2014》。
谭月园、林沃亮编著的《仙气凝就——罗浮山百 草油制作技艺》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特殊技艺的介绍,对于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的内涵、技艺、形 态、历史演变、艺术价值等给予全面介绍,全方位、多视角地介绍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形态。深刻而直 观地记录时代的变迁,记录民间丰富的生活,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有艺术表现力,给读者以文化审美 的感受。 读者从《仙气凝就——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中能够了解到南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概貌、地方 风格、制作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奇思妙想的灵感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带给我们的是 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世界,看到它们,我们仿佛听到南粤人民的低吟浅唱,仿佛看见那令人心驰神往的精 神故乡。
本书考察了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前沿问题,开创性地提出了八种“文化景观遗产建设观”,即维护持续发展演变的城市类文化景观,反映土地合理利用的乡村类文化景观,形成丰富审美意境的山水类文化景观,揭示人类文明成就的遗址类文化景观,营造独特精神体验的宗教类文化景观,记录社会变革发展的产业类文化景观,体现人类和平诉求的军事类文化景观。单霁翔进而在书中倡导从中国文化景观遗产资源特点出发进行创造性实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保护理论,走出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之路。 作者从文化景观的空间性和功能性出发,提出了维护持续发展演变的城市类、反映土地合理利用的乡村类、形成丰富审美意境的山水类、揭示人类文明成就的遗址类、营造独特精神体验的宗教类、延续社区传统生活的民俗类、记录社会变革发展的产业类和体
《小靳花範葫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中的一个分册。该书作者经过近两年的跟踪采访,深入地了解了花範葫芦的历史承袭、现代发展,真实地记录了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人靳建民在挖掘、继承和创新这块祖国传统文化瑰宝所付出的艰辛、坚持与取得的成绩。全书从葫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入手,介绍了葫芦範制技艺的起源、发展,範制葫芦的种植管理,雕刻技法,範制技艺的发展、突破等内容。书中还随文展示了百余件葫芦艺术品供读者赏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