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
    •   ( 85 条评论 )
    • 姚伟钧李任 /2017-12-01/ 武汉出版社
    •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分别对武汉市主要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梳理和介绍、研究和探索,并选取了武汉市数个 非遗 案例进行具体剖析,力求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 ¥35.4 ¥52 折扣:6.8折
    • 木兰传说(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   ( 47 条评论 )
    • 李岩陈元生 编 /2014-01-01/ 武汉出版社
    • 这是一部由作家与学者合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作者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版规范,通过对历史文献、考古成果与文物实物的三重证据进行综合分析,梳理出 木兰传说 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上编《历史源流》里,系统地阐发了 木兰传说 所经历的原生期、次生期、定型期、衍进期、弘扬期、流变期等六个历史发展阶段。

    • ¥16.3 ¥24 折扣:6.8折
    • 传奇中国:大运河
    •   ( 126 条评论 )
    • 姜师立 /2022-01-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传奇中国:大运河》全书共分十一个主题篇章,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展望。 全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大运河各个河段开凿和贯通的历史和概况,主要的大运河河道,大运河沟通的河流交汇技术,大运河漕运历史和现状,中国运河城市介绍,中国大运河相关的世界遗产,大运河对中国工商百业的巨大影响,中国大运河相关的历史人物,中国大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运河文化,中国大运河在对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 中国大运河的传承和创新、保护、利用等内容。全书约50万字,其中包括370多张珍贵的图片,全面展示了伟大的人工水利工程 中国大运河在中国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伟大智慧,本书的出版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 ¥134.6 ¥198 折扣:6.8折
    •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京派内画鼻烟壶·刘守本
    •   ( 73 条评论 )
    • 口述人:刘守本 整理人任丽娜 /2015-10-01/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 是首套关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口述史丛书,它旨在抢救整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的历史资料(口述资料),使鲜活亲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并使其在普及中得以保护和发展。本书为此丛书中的一本,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派内画鼻烟壶传承人刘守本亲自口述,涉及古涉及京派内画鼻烟壶的制作过程、鉴赏方法、材质题材、传承脉络以及隐藏在这些背后的人生历程、沧桑变化。

    • ¥21.8 ¥32 折扣:6.8折
    • 唱法事(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   ( 20 条评论 )
    • 蓝宏 著 /2013-04-01/ 广西民族出版社
    • 田林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孕育着丰富多彩的壮族文化。壮剧就是其中的代表。壮剧是壮族人民创造的戏曲艺术,用壮语方言演唱,因壮语方言、曲调风格等有所差异,因而分为北路壮剧和南路壮剧。田林县作为壮剧发源地,自古以来都是北路壮剧传布地区的中心。这套收集了10个壮剧经典剧目的《中国壮剧传统剧作集成·田林卷》分三册。《中国壮剧传统剧作集成(田林卷下)》包括:《蝶姹》、《宝葫芦》、《凤仙姑娘》、《海蚌姑娘》。剧本原文皆用壮族土俗字书写,我们用田林方言壮文、汉语直译和汉语意译来翻译,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本书由蓝宏主编。

    • ¥11.2 ¥18 折扣:6.2折
    •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杜新士
    •   ( 94 条评论 )
    • 口述人:杜新士 整理人李自典 /2015-10-01/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北京*活的传说是苑利、顾军主编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的一部分,这个系列主要是关于手工艺的项目,所以称之为*活,每本书由一个或两个项目的传承人口述内容组成。书的内容是以采访者采访相关项目传承人,以传承人口述内容为基础,再进行编辑加工形成符合出版的文字形式,原汁原貌地呈现了相关项目的特性及传承人的特点,是研究、了解北京非遗、传统手工艺的不可多得的良书。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杜新士)》是杜顺堂京作硬木家具传承人杜新士口述的内容,全面讲解了京作硬木家具的前世今生,制作过程、发展动向及存在价值 、鉴定标准等。

    • ¥23.8 ¥35 折扣:6.8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业研发
    •   ( 85 条评论 )
    • 肖锋 编著 /2016-09-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近年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本书的编著者从大量参与地方文化规划实践经验出发,从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学理入手,深入剖析了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在强调保护的前提下,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详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类别的保护与产业研发策略。

    • ¥53.8 ¥78 折扣:6.9折
    • 中国“非遗”传承人口述技艺丛书 葫芦技艺
    •   ( 59 条评论 )
    • 王传东 /2018-05-01/ 山东教育出版社
    • 丛书采用口述史学方法,对木版年画、葫芦雕刻、陶艺、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采访,记录相关遗产的历史传承、风格特点、技术创新及衍生发展等方面。这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选自文化部和*联合发起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 ¥38.6 ¥58 折扣:6.7折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   ( 3 条评论 )
    •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 /2007-01-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的修订版。修订后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将原单独印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参考范本》合并在内,以供各地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时借鉴。此外,新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还根据国务院公布的“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提纲中继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门类之后加入了传统医药的调查提纲。通过补充修订,希望本书对正在全国普遍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工作起到更加有效的指导作用。

    • ¥24.8 ¥36 折扣:6.9折
    • 上海匠心
    •   ( 13 条评论 )
    • 田兆元杨庆红 /2018-11-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上海是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工匠与艺术大师的诞生地之一。工匠精神是一种艺术境界与智慧的呈现,是高超技艺与艺术表现的内在力量。上海匠心崇尚师道、崇尚创新的精神,是面向社会的奉献之心,是上海的文化符号。 本书选取了 26 位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分 传统美术名家 传统技艺名家 戏曲音乐名家 传统医药名家 四大板块,对这些传承人做了口述访谈并加以评述,精选了人物、实物和实景等照片,图文并茂。他们的真情独白是传承人毕生智慧与经验的结晶,他们见证了上海制造的辉煌,见证了上海文化的辉煌,他们所展现的上海匠心,是中国现代城市中传统文化发出的耀眼光芒,是永葆上海制造品牌活力的宝贵资源。

    • ¥190.4 ¥280 折扣:6.8折
    • 文化遗产保护诠说
    •   ( 31 条评论 )
    • 白庚胜 著 /2010-04-01/ 宁夏人民出版社
    • 本书广泛涉及新世纪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国际原则、国家政策,文化遗产的物质与非物质分类、抢救理念、保护实践、学术追问、类型研究、历史分析、现象批评等。*思想亮点是:将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从文化人、文化单位扩大为社会各阶层;将国家文化安全具体化为价值观安全、文化体系安全、文化遗产安全、文化资源安全、文化基因安全、文化人才安全、文化技艺安全、文化市场安全;将国家主权扩及至文化领域,突显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将文化遗产的价值细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艺等多种……作者不遗余力地进行文化遗产、特别是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理论研究,“出于一个单纯的目的:崇敬前人的文化创造,传承民族精神薪火,唤起人们的文化自尊、自觉、自信、自爱,推动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 ¥26.5 ¥39 折扣:6.8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杨红 /2019-09-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理论研究与典型案例选编》将以“加强非遗传播的意义、实践与思考”为主题,突出典型性和研究性。案例范围包括:以非遗的知识普及、文化传播、保护工作等为内容开展的各类媒体宣传、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普及教育、展示推广等实践情况,对近年来非遗传播的典型优秀案例进行客观、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 ¥62.3 ¥98 折扣:6.4折
    • 厂甸庙会
    •   ( 29 条评论 )
    • 高巍 /2016-05-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厂甸庙会》 为文联非遗丛书中的一本,共讲述六部分内容:部分为北京的庙会的概述,第二部分阐述了琉璃厂与厂甸庙会,第三部分是厂甸庙会是读书人神往的 蓬山 ,第四部分是厂甸庙会是*的胜地,第五部是远去的画棚子,第六部分论述了厂甸庙会上的诱人小吃。本书的出版厂甸庙会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和保护产生了积极作用。

    • ¥43.8 ¥68 折扣:6.4折
    • 乡土湖南
    •   ( 68 条评论 )
    • 王佩良张茜曾献南 编著 /2009-12-01/ 旅游教育出版社
    • 《乡土湖南》从经世致用的角度,精选湖南自古以来若干精彩的亮点,撰写百余篇短文。有些文章融入国内外*研究成果,推陈出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有些文章与当今旅游、休闲、创意产业紧密结合,实践性强。全书力求严谨,去芜存菁,浓缩精华,雅俗共赏,通俗易懂,避免书斋味和学究气,集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 ¥16.3 ¥24 折扣:6.8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秉心圣会
    •   ( 17 条评论 )
    • 杨金凤编著 /2014-01-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秉心圣会》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知识性与艺术性并重。作者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某一领域中的权威、知名专家及一线工作者,他们撰写的书*是要让本专业的人有收获;第二是要让非本专业的人看得懂,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公众事业。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工程,越是在大发展、大变动的时代,越要坚守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维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不能忘了回家的路。

    • ¥46.2 ¥68 折扣:6.8折
    • 江南传统灶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嘉兴灶头画代表性传承人赵生波作品集
    •   ( 56 条评论 )
    • 赵生波 著 /2020-07-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江南传统灶头画》中的作品是赵生波先生长期致力于保护与传承灶头画的突出业绩与创新成果,体现了作者良好的艺术素养与较高的创作水准。全书通读下来颇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是由立体实物转为平面画卷鉴赏,更具艺术性;二是由单体局部转为分门别类图文集成,更显丰富性;三是创作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较大改变而灶头画艺术精髓则一以贯之,因而凸显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性。说起来惭愧,对家乡的灶头画没有专门系统的研究,只有感觉与偏爱。应海盐县非遗保护中心浦主任之邀,主要是基于本人从事非遗保护教学研究多年,感动于家乡人的真诚与厚爱,也理应为传承人的坚守坚持与匠心追求鼓鼓掌、喝喝彩。

    • ¥41.3 ¥60 折扣:6.9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   ( 184 条评论 )
    • 柯小杰 /2019-08-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本书运用多学科理论交叉的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的生存、抢救和保护现状,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界定、分类,还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范畴、基本特征、形成、价值、整理进行论述和划分。在编写中还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生存现状和自身特点,以四川非遗案例来分析探讨,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 ¥25.9 ¥41.8 折扣:6.2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
    •   ( 19 条评论 )
    • 王文章 主编 /2008-09-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则从保护方法的操作性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了多视解的总结和探讨。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先是科学地普查。为有效促进这项普查乃至研究、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显得尤其重要。2007年6月初,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台湾东吴大学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田野考察工作方法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名学者围绕这一中心议题,积极献出自己的学术智慧,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讨论。不仅对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况作了回顾,还介绍了此项工作的日本经验。专家们指出,21世纪开始的这次“非物质文化”概念下的调查工作,应该在前人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做好追踪调查并有所突破,即继往开来。为达此目的,一定要田野考察先行。专家们的讨论阐发,

    • ¥40 ¥58 折扣:6.9折
    •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王氏装裱技艺·王旭
    •   ( 107 条评论 )
    • 口述人:王旭 整理人陈荟洁 /2015-12-18/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 是首套关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口述史丛书,它旨在抢救整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的历史资料(口述资料),使鲜活亲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并使其在普及中得以保护和发展。本书为此丛书中的一本,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氏装裱技艺传承人王旭亲自口述,涵盖了王氏装裱技艺的发展过程、昔日辉煌、传承脉络、工艺绝活、制作过程以及隐藏在这些背后的生命体验、历史变革。

    • ¥20.4 ¥30 折扣:6.8折
    • 中华遗产:中国“名堂”
    •   ( 52 条评论 )
    • 黄秀芳 著 /2013-12-01/
    • 回望整整一百年前,依稀还能看见辛亥革命的烽烟。是的,这是一段看似遥远,却又与今天紧紧相连的历史。然而,人生不过百年,我们只能是凭借着前人的文字,去接触并试图理解这段历史。幸运的是,摄影术将那个时代真实的样貌,拉近到我们眼前。著名摄影家刘香成用影像为辛亥革命做了编年史,我们从中挑选了一组,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我们关注的不是慈禧太后泛舟北海,也不是《辛丑条约》签字现场,相比这些,我们更关注晚清时期普通百姓的生存状况。这些照片,讲述着那时国家、那时人们、那时苦难。

    • ¥27.6 ¥40 折扣:6.9折
    •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广西文场
    •   ( 11 条评论 )
    • 何红玉苏韶芬小敏 著 /2012-01-0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广西文场”是一种清唱剧类型的曲艺形式。简称“文场”,又称“文玩子”,与清唱桂剧的“武场”相对命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北官话地区,尤以桂林、柳州、宜山、平乐、荔浦等地为盛行。承金元戏曲余绪,与明清俗曲一脉相承,被视为中国近古曲词的活化石,历来享有“曲艺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的美誉。2008年被列入*菲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是带有工具书性质的普及型读物,从“广西文场”的历史沿革、曲词音乐、表演艺术、经典作品、保护与传承五个方面系统全面地为大众读者介绍这一艺术形式,引领读者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书中收有大、小调唱腔曲牌谱例16个及各时期的代表剧目13出、专著9部,均为“广西文场”的经典之作。在数百年的岁月中,“广西文场”的舞台上群星璀璨,各时期的代表性传承人物都名

    • ¥41.4 ¥60 折扣:6.9折
    • 最美乡愁:远去的老行当
    •   ( 42 条评论 )
    • 王志祥 著 /2017-12-01/ 北京燕山出版社
    • 《*美乡愁(远去的老行当)》记录了作者王志祥在北京西郊 房山区生活经历中,对曾经活跃在人民生活中的老行当的记忆。书稿共记录了33个老行当,对每个行当都进行了介绍,还原了当时这些老行当的职业特征和工作方式,除此之外,作者讲述了每个老行当中的从业者的职业故事,通过这些老行当手艺人的职业操守、处世准则,将一幅幅温暖而充满正能量的行业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也展现出了上个世纪北京地区的生活习俗、商业文化以及淳朴正义的社会价值观。本项目的作者虽然着眼于房山区,但是所记录的老行当具备普遍性,在整个北京市范围内都可见这些老行当的身影,也必然能够唤起整个北京地区关于这些老行当的文化共鸣。书中每一个老行当配有一副手绘水彩风格插图,隽永典雅,更加形象地展示老行当的样貌。

    • ¥46.9 ¥68 折扣:6.9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   ( 233 条评论 )
    • 杨红 著 /2014-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汇集了国家文化部文化科技创新项目“非遗数据库构建分类及信息资源元数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是次系统梳理当前国内外非遗数字化实践的指导性著作。针对当前我国非遗数字化的核心问题,本书提出了非遗数字资源的核心元数据元素集方案,建立了非遗项目分类编码体系,对非遗数字化保护及数据库建设标准体系进行了基础性研究,首次提出非遗项目类属的“双层四分法”,基本解决了现有分类与数据管理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

    • ¥33.1 ¥48 折扣:6.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