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湘西王陈渠珍 追忆西藏青海经过事迹 ,取《诗 小雅 小明》 我征租西,至于艽野 之意为书名,含有青藏高原风尘录的意思。陈渠珍1909年从军,奉赵尔丰命随川军钟颖总进藏,升任管带(营长),参加工布、波密等战役;驻藏期间同当地藏族同胞、官员和和喇嘛来往密切,同藏族姑娘西原结婚等经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南北响应的消息传到西藏后,陈渠珍出于对波密起义士兵的一些行动不理解,而又顾念个人安危,于是组织湖南同乡士兵和亲信百五十人取道东归而误入大沙漠,断粮七月余,忍饥挨饿,茹毛饮雪,仅七人生还于西安,而西原*终在西安病卒。 本书描绘了作者行经沿途所见的山川景色、人情风俗和社会生活;同时记录了英、俄帝国主义凯觎和争夺我国神圣领土西藏的阴谋活动,以及清封疆大吏之间和军队内的勾心斗角;也记载了辛亥革
《 西南联大文史通识讲 历史课 》精选西南联大教授的名篇,按照时间顺序通揽史学,共分为六章,自中华文明起始(夏、商、周)至清代为止,以点代面,还原历史的性情与温度。通过阅读文章,可以多层次启发读者,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史。
在袁枚的诸多爱好中,好味、好友、好游、好葺屋几项都与他的好吃联系在一起。他的家厨是一代名厨王小余,二人之间有深厚的 知味 之交;他广交宾朋,云游四野,得以遍尝美食;辞官后隐居的随园,是当地著名的食材生产基地。袁枚推崇饮食之道,四十年的美食实践使他对食物原料的选择与配搭、调味品的使用、烹饪火候的掌握、进食要求与步骤,了然于胸,循循有法。在《随园食单》中,袁枚用妙趣横生的语言记述了流行于14 18世纪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及美酒名茶,既有美食经验与制作技艺的分享,又有饮食理论的总结,堪称厨者之宝典、资深美食家的品鉴指南。 书中提出的本味为上、调和适中、饮食卫生等理论,对今天的饮食文化以及养生思想仍有极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对饮食制作和餐桌上的一些陋习的批判,足以令人警醒。
你知道吗,李白是古代有名的赘婿。不羡富贵的诗仙,为何两度 赘 入豪门? 苏东坡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还是个名副其实的 吃货 !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墨鱼、东坡豆腐、东坡羹,这些现代人深爱的美食,都和他老人家有关。 千古才女李清照也为 渣男 所困,宁可蹲两年大狱,也要状告丈夫,义无反顾地奔向自由。 从汉代的司马相如到明代的唐寅,《人间惊鸿客》选取二十位古代文人,以幽默的笔触讲述他们的生平以及他们所处的朝代的历史故事。全书以文人故事为线索,串起中华历史兴衰,探寻藏在文人笔下的历史细节。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领导人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方法,在不同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工作方法的价值并不因时间的流逝和条件的改变而失去作用,今天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地挖掘它、继承它、使用它、发展它,以加快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的进程,学习的同时也是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良传统的较好方式,让它们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对我们国家的干部来说这是国情教育的优质读本。
高启是明代首屈一指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缔造的有明一代诗歌的气象、规模与轮廓。却在盛年因卷入苏州知府魏观的冤案,横遭腰斩。 高启有集传世,但因为始终未被平反,生平记载少之又少,青年时代充满了谜团。本书从高启的诗歌入手,勾勒出高启的行踪与交游。 更可贵的是,本书的并不止步于勾稽诗人生平,而是将个人的升沉置于元末大乱、群雄逐鹿与明初的高压时局下。被朱元璋消灭的张士诚政权,是曾让青年高启寄托英雄主义豪情的存在。之后则由幻灭转为疏离,这段经历终成为高启命运中难以摆脱的伏笔。 译后记从牟复礼写作此书的学术史意义谈起,旁及西方汉学著作的预设读者与终极追求,又将翻译过程中的种种纠结与思索一一呈现,极富意趣。
《总统是靠不住的(四版)/近距离看美国之二》作者继续以书信的形式,从 总统是什么? 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用一连串的故事,层层铺排出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细节,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美国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统中,通过 平衡和制约 去实施对权利的监督和限制。
Array
本书所呈现了隋唐时期一些有代表性的女性的命运浮沉,同时也勾勒了她们所生活的隋唐时期的社会图景。她们中有女皇,有女将军,有女才子,有女商人,她们自信昂扬,性格洒脱,快意恩仇,同时不失女性所特有的魅力,即便存在历史争议,也展现出隋唐女性特有的那种 张扬 气度。没有她们,唐朝就不会是我们所熟知的样子。本书为她们发声,让她们从男性视角的史学剪裁中 独立 出来,抽丝剥茧,尽可能全方位展现其喜怒哀乐和风姿才情,不将她们作为男权附庸,而是力争以新的视角描述作为独立个体的 她们 ,是一本属于隋唐女性自己的往事记录。
他曾广纳贤才,从谏如流,竭力追求政治均衡和政治凝合;他实现了北宋历代帝王的夙愿,将燕云十六州纳入版图;他又是一位荒淫奢靡的享乐皇帝,放纵欲望,竭泽民膏,在繁华旖旎中醉死梦生;他还是一位幼稚低能的亡国之君,凭借私智小慧治国,将帝国置于险境死地,本人也成为北国俘囚。他是不称职的皇帝,却是流的艺术家,诗书画印,样样俱佳。他的帝国崩塌令人惋惜,他的人生际遇令人唏嘘,他的艺术造诣令人叹异!他就是他,宋徽宗,不受帝位羁绊的艺术家,反被艺术耽搁了的帝王。本书从政治、艺术、军事、经济等各个层面解读宋徽宗,拒绝脸谱化、情绪化、预设立场的偏激叙述,客观讲述失败帝王宋徽宗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悲喜人生。
《昭和风,平成雨》试图通过那些看似琐碎的历史细节,来串联日本当代重要的人、事、物,呈现近百年来日本风貌人情的微妙变化。其中,既有对日本经济起伏与社会演进的梳理,也会从国民消遣中管窥日本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此外,还有对文化更新、历史传统的观察与解析。
北协和,南湘雅 ,湘雅医院到今天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本书是由湘雅医学院和湘雅医院的创始人之一的美国医生胡美于1949年撰写的回忆录,书中记载了他于20世纪早期在湖南从事医学工作的种种见闻。 胡美医生以一个西方医学工作者的独特视角,为我们叙述了上个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医学文化和风俗、社会对疾病的看法、中国人对中西医的态度以及医生 病人关系等方方面面的真实情况,不失为一本视角独特、叙述翔实、生动有趣的回忆录。
通过对近代历史资料和著作的分析,挖掘在历史研究中容易忽略的非主流思想,从而解析在历史转型的关键时段,一些处于边缘地带的思想者们被甩出主流视野的现象。这些思想的 低音 ,事实上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思想面貌和各种不同路径的思考,并且始终不绝如缕地在主流话语的覆盖下存在。如何认识及理解它们,正是作者检讨反思的中心内容。
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司马懿之所以脱颖而出,其人生智慧的精粹之处,在于一个 忍 字,忍常人所不能忍。通过 忍 ,他等待时机,选择了明主;通过 忍 ,他谨忠慎行,赢得了信任;通过 忍 ,他包羞戒急,战胜了智慧的人;通过 忍 ,他麻痹了对手,反戈一击,夺得政权。本书以通俗、细腻而冷峻的笔调,试图穿越历史的层层迷雾,揭示司马懿在众多政治事件背后的政治逻辑和处世哲学,表现他的忠逆情仇,刻画他与传统脸谱不一样的人生。
从消失的凯达格兰人,到带着小提琴的革命家简吉、在大时代的飓风中飘荡的简娥和汤德章,再到巨变下的一九四五年、 二二八 中沉默的母亲林江迈、迷雾中的将军李友邦 这一段段温暖悲哀的岁月,鲜活而又荒谬。《一百年漂泊》之后,杨渡再度以文学的笔触,以穿透史料的思考,以因关注深切而生的勇气,为读者继续讲述台湾故事。书中十篇文章,脉络一贯,表里如一,或可去胸中 寒气 ,使人有 温度感 。
薛凤、柯安哲从梁启超、李约瑟二人关于科学和历史的不同观点出发,通过气候与元代灾害、晚明对工艺技术的讨论、20世纪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元明之际蚕业技术文献研究、20世纪70年代美国化学品监管等个案的分析,以及对于梳理中西方科学史研究的进程,勾勒了中国与西方在科学史研究方法上与机构上的差异,描述了当前的研究进路和方法是如何朝向更为全球化的视野而迈进的。
《如彗星划过夜空(三版)/近距离看美国之四》首先通过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制度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以及付诸实现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了美国早期思想家和政治家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时,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局限等做了分析。其次,通过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越战运动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在披*所谓 五角大楼秘密文件 事件中,凭借宪法权力,与当时的美国行政当局抗衡的故事,凸显了美国式民主的运作机制,也涉及了制度在新的危机中的困境。
一直以来,雍正都是一位有争议的皇帝。康熙后期,九子夺嫡,雍正是后的胜利者,但等到他登上皇位的时候,已经四十五岁了。命运,对雍正太过于苛责。他一面处置他昔日的竞争者,一面推行改革。政治斗争不相信眼泪,雍正丝毫没有手软,清查亏空、整顿官场、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豁除贱籍等一项项改革也在一片争议声中推行开来。本书立足于恢弘的历史观,既写了雍正皇帝的文治武功、帝王心术,又写了名臣才子的权谋与沉浮,去伪存真,多维度分析雍正的功与过,讲述一个真实的、多面的雍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