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30元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
    •   ( 1560 条评论 )
    • 马卫东 主编 /2009-03-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学科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北师大历史学系业已成为国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不仅学术上出精品,而且注重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完善课程结构。 历史学系的教学改革前后历时20年,启动于20世纪80年代,深化于20世纪90年代。20世纪80年代的教学改革由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主持,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因具开创性而获得1989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教学改革继续深化。为了加强基础课教学,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并-9历史学系进入“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的教学需求相配合,我系组织教师编写并出版了一套历史学专业基础课教材。这套教材涵盖了历史学科各门主干课程的内容,基本满足了本科阶段历史学专业

    • ¥16 ¥24 折扣:6.7折
    • 海外华人:从落叶归根到追寻自我
    •   ( 994 条评论 )
    • 王赓武/著,赵世玲/译 /2019-12-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海外华人群体的数量大约在2500万到3000万之间,他们到海外去冒险、确立了海外移民群体的基本价值观,但还从来没有一本书对2000年的华人历史进行概括性考察。 数个世纪政府都禁止民众抛开故土到海外谋生, 落叶归根 的华人起初是商人,后来是农民和劳工,再后来他们开辟了新的谋生手段。 寓居 的方式意味着只是暂时离家,依然在政府的管辖之内。 今天海外华人面对的挑战是在一个愈加认同多元文化的世界中,找到 自我 ,不再在 被同化 与 落叶归根 之间纠结。

    • ¥19.4 ¥29 折扣:6.7折
    • 科举史话
    •   ( 1486 条评论 )
    • 李尚英 著 /201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叙述了科举制度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论述了科举制度的内容、特点,既分析了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所起的积极、进步作用,同时又指明了它所起的消极、落后作用。作者指出,流传1000余年的科举制度,不仅给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且对世界...

    • ¥10 ¥15 折扣:6.7折
    • 20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提要
    •   ( 172 条评论 )
    • 马宝珠 主编 /2007-04-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这是一本评述20世纪中国史学名著的书。书名冠以“提要”,是学习前人作目录书的传统而又有所变通,以适应现代读者的需要。本书各篇体例是:起首说明有关著作的版本,其次约略介绍作者生平,而后以主要篇幅评述名著的内容和价值,末了简略地提及作者的其他著作。 说到名著,自应有其特殊的学术含义,即突出地反映某一史学思潮,彰显其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者。20世纪的史学思潮大体经历了“新史学”的发端与延续、新历史考证学(时人亦称“实证史学”)的出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确立及其发展、新时期史学的恢复和兴盛等过程。本书的意图是通过评述所收入的已故史学家的101种著作,大致反映这一发展脉络。 编辑这本书,对我来说,实为一个学习过程。一次次阅读书稿,都会激起我追随这些名著的作者重温这百年史学的热情,于是不由

    • ¥26.8 ¥40 折扣:6.7折
    • 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
    •   ( 654 条评论 )
    • 常建华 著 /2004-12-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社会史研究的开展,使自己结识了一批学术朋友,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不断得到教益,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多少次会议上的讨论,多少次夜晚的神聊,都成为美好的回忆而长留心田。 本书内容可分为四部分。部分论述中国社会史的学术史,第二部分探讨中国社会史的方法论,这两部分内容共同反映出对于中国社会史学术特征、理论与方法的关注。第三部分主要是宗族制度与谱牒学方面的学术综述,第四部分是关于人物传记与老年人口及灾荒方面的论述,这两部分的内容侧重对社会群体与史料学的探讨。

    • ¥26.8 ¥40 折扣:6.7折
    • 史学方法导论(跟大师学国学·精装版)
    •   ( 595 条评论 )
    • 傅斯年 著 /2016-06-01/ 中华书局
    • 《史学方法导论》是傅斯年先生关于史学理论的代表性论述,也是他任教北京大学时的讲稿。原书共七讲,今仅存第四讲《史料论略》。此讲也是作者的思想精华,详细阐述了史料的价值、如何辨别史料和整理史料的方法。 本次整理出版,还收录了夷夏东西说》《论所谓五等爵》等五篇文章,案例式地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傅斯年先生的史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 ¥14.6 ¥22 折扣:6.6折
    •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跟大师学国学·精装版)
    •   ( 646 条评论 )
    • 梁启超 著 /2016-06-01/ 中华书局
    •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和《中国历史研究法》一样,系梁启超先生二十多年史学研究的总结,其中所讲许多治史经验,至今仍具有指引历史研究门径、启迪后学的价值。全书分总论与分论两部分。总论包括《史的目的》、《史家的四长》及《五种专史概论》。梁启超说:研究 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 。他还阐明了史家应具备的 四长 ,即史德、史学、史识和史才。在分论中,作者详尽地论述了有关 人的专史 、 文物的专史 等专史的撰写方法。 本次出版,附录作者另外两篇讲专史的文章,即《历史统计学》、《中国考古学之过去及将来》,供读者参考。

    • ¥16.6 ¥25 折扣:6.6折
    • 帝国、蛮族与封建法
    •   ( 229 条评论 )
    • 蔡乐钊 /2017-01-06/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帝国、蛮族与封建法》由一篇高质量的长篇主题论文以及多篇不同类型的论文和评论组成,主要研究了大英帝国的日耳曼蛮族起源及其封建制对英帝国构建其自由帝国的支配性影响,从而揭示出大英帝国崛起的特殊历史起源和制度基础,以及这个帝国的本质特征。

    • ¥16.5 ¥24 折扣:6.9折
    • 百年寻梦
    •   ( 1295 条评论 )
    • 傅国涌 著 /2015-01-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百年寻梦》是傅国涌近年来历史随笔的*结集。他将多年来对民国史的解读与反思所得凝聚其中,从一个个新鲜而别致的角度进入,试图展现一幅在世界历史背景下的民国画卷,以更宽广的胸怀和视野重走中华民族从传统到现代的风雨征程,其观点新颖犀利、针砭时弊。百年长卷,读来令人激愤、令人叹惋,令人沉思。

    • ¥20 ¥32.8 折扣:6.1折
    • 史学史话
    •   ( 253 条评论 )
    • 谢保成著 /201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史学是运用史料研究和描述人类历史以展示未来的一门学科,中国史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先秦时期为史学的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一批对后世有诸多影响的史学专著。汉初至唐前期为史学地位的确立阶段,这一时期《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学作品相继出现,纪传体史书逐渐取得了“独尊”的地位。中唐至明末为史学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通典》与“三通”系列的形成,《资治通鉴》及其流派的演变,以及不断续修的纪传体“正史”,构成了中国史学发展的三大主干。清前期为传统史学回光返照阶段,这一时期官修史书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差不多覆盖了史部的各主要门类,显示着乾嘉时期史学的辉煌。晚清民初为史学裂变阶段,史学发展迎来了“史界革命”的新思潮

    • ¥10 ¥15 折扣:6.7折
    • 薄命天子:喻大华评说咸丰帝
    •   ( 261 条评论 )
    • 喻大华 /2018-03-01/ 工人出版社
    • 本书介绍了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七代君主咸丰皇帝的一生。咸丰皇帝是充满争议的一个皇帝,他即位初期,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直到他在避暑山庄撒手西归,东南半壁江山依然硝烟弥漫;在他统治期间的中后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陷落、圆明园灰飞烟灭、大片国土沦陷。咸丰帝心胆俱裂, 31岁便命丧热河。此间,王朝政局跌宕起伏,各种势力集团纵横交错,斗争激烈 全书共分十六章,从咸丰帝即位写到定陵盖棺,期间有封王建储之争,有连丧重臣之痛,有太平天国之乱,有兄弟反目,有慈禧入宫,有科场*案,有第二次鸦片战争,有辛酉政变,真是一个风雨如晦的时代。本书即重现了那个时代,重现了一个垂死的大清朝起死回生的奇迹。

    • ¥24.3 ¥39.8 折扣:6.1折
    •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 吴思访谈录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81 条评论 )
    • 吴思 /2020-05-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索,试图构建一种不同以往的、新的分析与解释中国历史的框架。本书得以充分展示作者的这种努力。 作者整理、编排多年来媒体访谈录近30篇,并按内容及内在的逻辑顺序将其分为五个板块:第一部分《概念与框架:创造理论好比盖房子》揭示作者构建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包括元规则、潜规则、血酬定律、官家主义及血酬史观等;第二部分《研究方法:读史好比看下棋》着重介绍与阐释作者长期研究历史的方法;第三部分《观念版图的融合》借对传统儒家价值观及老子的潜心研究,深入阐明自己的历史观与方法论;第四部分《从历史看现实》,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发生的黑窑事件、黑社会、官职交易的"历史解读",进一步发表自己的立场与观点;第五部分《个人经历与研究兴趣》则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及研究兴趣

    • ¥24 ¥35 折扣:6.9折
    • 五代那些事儿. 叁
    •   ( 528 条评论 )
    • 余耀华 /2017-07-01/ 工人出版社
    • 《 五代那些事儿 叁 五代归宋卷》从后汉高祖刘知远即位开始写起,到后周恭帝柴宗训被废、赵匡胤夺得了天下,五代归宋结束。书中客观描写了刘知远、郭威、柴荣、赵匡胤等历史上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重现了五代那段乱世。作品集知识性、真实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语言幽默风趣,辛辣犀利,充满了活力。

    • ¥26.1 ¥39 折扣:6.7折
    • 搜历史
    •   ( 382 条评论 )
    • 易小荷 曲飞 /2018-10-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司马光与王安石失败的教训是什么?雍正真的杀了自己的儿子吗?超级间谍宇文虚中为何会穷途末路? 如何正确地评价魏忠贤?南明政权为什么扛不住?冯道成功学的精髓是什么?汉奸吴三桂有哪些委屈? 历史的真相不在纸面上,而在背后的逻辑中。历史不是一堆堆热热闹闹的故事,而是一条条逻辑清晰的故事链条。正如李敖所说,王安石确实是一个大丈夫,可王安石充满正义感的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呢?魏忠贤魏公公是一个臭名昭著的阉人,为何居然会在当今之世迎来许多人的膜拜呢?妇孺皆知的汉奸吴三桂,是否也许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不可饶恕呢?还有遗臭万年的篡汉者王莽,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吗?还有掀起 大礼仪之争 的嘉靖、呕心沥血也挽救不了政权的崇祯 历史是有温度的、有趣的,它有点有面,有悲壮也有振奋,有迫不得已,更有意想不

    • ¥29.3 ¥48 折扣:6.1折
    • 通鉴 司马光评史
    •   ( 1 条评论 )
    • /2018-04-01/ 党建读物出版社
    • 书号:9787509909355 书名:通鉴 司马光评史 定价:32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 ¥21.44 ¥32 折扣:6.7折
    • 皇权共天下
    •   ( 217 条评论 )
    • 刘绍丹 /2018-10-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在权力的相争更迭时,依附于皇权的偏房政治群体不断兴起,覆灭,又重生。专制主义的皇权政治在不断完善和渐趋加强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附庸:皇族、后妃、外戚、太监、权臣、割据、游民和外部势力。它们可以是加强巩固皇权的保障,也可以是让皇权产生隐患的炸弹。它们或是良性或是恶性,始终陪伴皇权、觊觎皇权,在政权更迭中历经浮沉。 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与这几大势力斗争周旋。此消彼长间,谁主沉浮?

    • ¥25.6 ¥42 折扣:6.1折
    • 考场风云
    •   ( 420 条评论 )
    • 王士祥 /2013-08-01/ 中华书局
    • 《科场风云》(隋唐篇)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大型系列节目《隋唐科场风云》的讲稿。全稿26集,从隋文帝杨坚为何改革传统选官制度讲起,以历史为线索结合具体案例,生动系统讲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展示了隋唐时期科举考场上的风起云涌。书中既有对科举诞生与改革的分析,又有对科举贡献与弊端的揭露,更有对科举背景下文人心态的揭示。《考场风云》(作者:王士祥)既能让读者感受到科场上成功者的喜悦,亦能让读者品尝到苦战文场者的辛酸,更能让读者体味到科场案的惊心动魄。而这些共同表现出了科举在唐代政治生活和文人生活中的地位。 科举研究著名学者傅璇琮称书稿“千年科举,百味人生”,著名作家二月河称:“科举体现了中国隋唐以来的政治智慧。《考场风云》将带你穿越历史,去感受当年科场上的风起云涌。

    • ¥25.3 ¥38 折扣:6.7折
    • 美国的学术体制:历史、结构与运行特征
    •   ( 172 条评论 )
    • 阎光才 主编 /2011-05-01/ 教育科学出版社
    • 本书试图仅仅立足于对美国学术体制若干核心环节的事实描述和分析,来呈现美国学术体制整体运作的原貌,希望以暗比的手法,让读者在两相比较之中,领会一个富有创新活力的国家其学术制度运作特点,以及在此制度架构下学术人的生存和工作状态

    • ¥19.9 ¥29.9 折扣:6.7折
    • 血榜——中国科举舞弊案
    •   ( 187 条评论 )
    • 李兵 /2015-05-25/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科举制度创立于 605 年,至 1905 年停废,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 1300 年之久,是全世界存在时间长的考试制度。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的古好的制度。”虽然历代统治者制定了防范作弊的各种条规,为科举营造了一个相对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但是由于科举考试竞争异常激烈,能脱颖而出者实乃凤毛麟角,并且一旦科举及第则可以让读书人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不少考生为了能早日实现金榜题名的梦想,不惜铤而走险,以各种方式舞弊。作为制度设计者和实施者的统治者为维护科举的公正与公平则严厉打击科举舞弊者,甚至不惜大开杀戒,因而在中国历史上演的一起起科场舞弊案真可谓是惊心动魄。 《血榜 —— 科举舞弊案》选择了中国科举史上 10 个典型性的科举舞弊案,作者依据历史文献

    • ¥24 ¥36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