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文化中的文化。 这一书名所示,它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西方史学史。史学史,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属于学术史的范畴,它应该如何写作,似无定规。周谷城先生在说及世界文化史写作的困难时这样说道:“范围这样无定,体例这样不齐,只是由于世界文化从来就是不断发展的。到今天更是日新月异,不易把范围体例固定下来。不过,不把范围体例固定下来,反而使学者、专家易于着笔或易于发挥各个的性。
提到历史,人们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荒凉的断壁残垣、原始粗陋的工具、泛黄的线装书……联想到古老、陈旧、消逝等字眼。 历史书写不是对往事的直接还原和简单复制,历史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重建的。历史不像北部冰层中冻结了几千年的猛犸或沙漠中埋藏的女尸、陵墓中的秦俑一样保存完好,静静地等待着人们去挖掘、去发现。历史早巳像瓦罐一样缺嘴少把,破碎不堪。历史已成陈迹,如何使之再现?没有神奇的摄影技术,可以使历史事件定格;没有特殊的录音设备,可以使古人的言谈重放。历史只能由史学家依照现在进行重建。现在是我们回顾历史、把握过去的支点。只有通过现在这双眼睛,我们才能看到过去,才能理解过去。因而,历史学家所研究的并非死掉的过去,而是依然活着的过去,历史学也绝不是关于死亡的历史,而是关于生活的历史。
深厚的蕴藉,造就了独特的风格,材料精审,论断深刻,一本深入浅出的讲义,凝结了杨翼骧先生多年的心血,寄寓了杨翼骧对史学史学科的所思所想所悟。杨翼骧是当代著名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研究领域贡献卓著,他在中国史学史史料的整理与编纂上做出了开创性成绩,并在研究中形成了特有的治史精神和平实文风。
命运总是当下存在,并在冥冥中决定着被支配者的未来,已经过去的命运,就不再成其为命运。因此,政治史学以某个当前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个案,以文学性的纪事笔法来探究城邦或共和政制的基本难题,有如在与城邦或共和国的命运搏斗。 撒路斯特的《喀提林阴谋》揭示了共和国政治高层的腐败与政变的关系,《朱古达战争》揭示了共和国军事高层的腐败与战事的关系——两书关注的都是共和国领导阶层的道德品质问题。撒路斯特的两部纪事让人们看到:优良的政制首先取决于领导阶层的德性品质,共和国领导阶层的品德败坏必将断送共和政制。反过来说,共和政制再完美,如果领导阶层品德败坏,共和政制必然会衰败。
翦伯赞先生所著《史料与史学》一书,是一本讲述中国古代“史料学”与“历史学”的著作。其原本于1946年4月由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出版,共收论文三篇,为《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论司马迁的历史学》及《论刘知几的历史学》。本书为增订本,新收论文亦为三篇,以其发表的时间为序,有《略论收集史料的方法》、《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及《关于历史学的“三基”问题》。翦先生是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的一生中,除了为史学研究和建设编写了许多重头名著如《中国史纲》、《历史哲学教程》等之外,还写了不少普及性的读物,以帮助一般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学习和研究历史之用,本书就是他所著的一本重要的史学入门之作。 本书由“原本”的产生到“增订本”的出版,其间相距40年。在这40年中,中国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史学家茶座(总第22辑2010第4辑)》由王兆成等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历史学家茶座》是一本定位为“有识、有趣、有用;真相、真实、真切”,面向知识大众的通俗历史文化读物。《历史学家茶座》欢迎的不仅仅是历史学家,也欢迎普通的历史爱好者来此品茶论道。
本书近百年的断代,以作者卒年为准。有时为叙述方便起见,其卒年不在百年范围内者,亦加略述,但以超过不远为限。 本书有时为方便于叙述起见,一书或同见于两节中,如傅乐焕先生的《宋辽聘使表》,既见于断代史研究节中,复见于旧形式的撰述节中。
本书由钱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讲汇集而成,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6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意与方法。实为作者此后30年史学见解之本源所在,亦可视为钱穆先生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叙述。
《盗理:水浒潜规则》是一本从北宋官场和江湖两个对立又互补的角度解读《水浒传》的一本有趣的书。水泊梁山为代表的江湖,是小盗,宋徽宗、高俅、蔡京为代表的官场是大盗。本书所讲的盗理,除了黑社会分子的相与之道,也包括上层精英的治国安邦之道,从中可以窥探传统社会秩序由治而乱的原因以及乱世众生的心态。全书分为“江湖之远”、“庙堂之高”、“黑社会政治哲学”、“好汉那些事儿”、“末世众生态”、“净土在哪里”等六部分,四十篇文章、配文漫画四十副,风趣幽默地把北宋末年的好汉、道君皇帝、基层公务员、高级干部、红尘女子、太公们、和尚道士、普通百姓等人皮袍下的小,一一道来。
吕振羽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自本世纪30年代起,他在中国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近半个世纪,留下十多本著作,一百多篇论文,共约四百万字的史学研究成果,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史学界公认为是与郭沫若、翦伯赞、范文澜、候外庐齐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五大家”之一。 吕振羽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自本世纪30年代起,他在中国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近半个世纪,留下十多本著作,一百多篇论文,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