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六国后,嬴政面临着怎样的千古难题?旧制度为什么无法搞定新的欲望问题?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没杀刘邦?刘邦军事崛起的真正秘密是什么?为什么千百年来只有韩信的“背水一战”成功了?……楚汉争霸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中 璀璨的一颗珍珠。自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到公元前202年刘邦一统天下,神州大地上群雄并起,色彩纷呈,高潮迭起。无数英雄豪杰蜂拥而至,奋战过百年之余烈,在秦末的这把大火点燃下,燃烧得热热烈烈、通通透透。自此,刘邦开创的大汉王朝,延续四百多年。这八年时间,可谓中国古代史中 为精彩的八年。
......
《艺术、神话与祭祀》是张光直先生诸多学术著作中的一本,也是作者自己 为喜爱的一本。该书以他1981至1982年在哈佛大学为非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的讲稿为基础,选编而成。该书写作目的:“其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性质和构成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本书将以此开辟出一个新的基础研究视角;其二,如果能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古代文明的研究,至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必将受益匪浅。” 张光直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通过对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沟通天地的祭祀过程及手段、古代中国青铜器及其装饰艺术(主要是动物主题装饰艺术)的意义、古代文字的产生及表现形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回答了文明或王朝是如何在古代中国兴起的问题。
......
作者蒋梦麟于抗战期间写过一部英文自传,名为《西潮》,后在台湾发行中文本,颇受欢迎。《新潮》,是蒋梦麟原计划继《西潮》之后续写后半生的自传, 讲的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经验 ,可惜未终篇即逝去。本书是将上述未终篇的自传,连同作者遗留的一些追念师友(孙中山、蔡元培、吴稚晖、傅斯年等)的文字,结集而成。 吴俊升曾任小学、中学、师范学校教师,北京大学、中央大学、政治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校长,教学和行政工作都从基层做起,循序而进,对于教育有比较完备的经验。在《教育生涯一周甲》中,作者回顾了一生中求学和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同时有很多精当的经验总结和思考。
该书共七章, 章为“词和词汇”,第二章为“词义与词义类聚”,第三章为“词形与词长”,第四章为“造词与构词”,第五章为“词汇化与词语的衍生”,第六章为“决定一种语言词汇基本面貌的诸多因素”,第七章为“词汇规范与词典”。该书立足于汉语语言自身的特点,从词的界定切入,系统地介绍了词汇的各级单位、词义类型和词义的衍生变化、词形和词长、造词和构词、词汇的共时面貌和历时发展、词汇规范和辞书编纂等内容,由现象至规律,由微观至宏观,渐次展开,娓娓道来,有助于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汉语词汇学研究的概貌。
本册讲述了 院士、核物理学家何泽慧与物理结缘的一生。何泽慧是中国原子能物理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是 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者之一,也是正负电 性碰撞现象及铀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的首位发现者。绘本画面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生动立体,通过对科学家人生历程的描述,能使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具有激发广大青少年向科学家学习的力量。丛书《科学家精神画传》是一套普及、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精品绘本,共30册,已经荣获2024年 出版基金项目,2023年 艺术基金项目。
这是一本少儿文学书。 本书主要讲述了我国 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幼年到老年的人生故事。从发现 株天然雄性不育水稻,到成功应用杂交水稻技术提高粮食产量,袁隆平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试验过程,本书希望通过描写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勇于钻研、不断创新、百折不挠、不怕苦不怕累的科研精神来激励小读者们。书稿故事逻辑性较强、语言较为通俗易懂,生动平实地展现了袁隆平丰富的学识、宽广的胸怀、高尚的品格和伟大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