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年间》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胡绳早年的作品。它跳出了以时间顺序列举史实的传统体系,从皇权、官僚、军队、农民等角度,分析自秦朝到清末两千年间封建专制制度的建立、发展到崩溃的历史命运。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观点、通俗的语言使本书问世以来广受好评。 此外,本书新增《论鸦片战争 中国历史转变点的研究》《康有为与戊戌维新》等四篇附录,接续正文讲述中国由封建走向共和过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更有助于读者观览中国历史全貌。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相信本书也能为读者总结这二千年历史中的经验,为读者启迪新知。
《历史不忍细看(精编版)》搜集大量被人遗忘、误读的历史资料,以通俗轻松的语言去讲解,以风趣幽默的说明来纠正。《历史不忍细看(精编版)》囊括了政治、军事、文化、人才等不同方面的隐秘奇闻。权利斗争很残酷而某些方面也很荒谬;才子佳人很浪漫但结局并没有传说的那样圆满;文人骚客,写得出好文章,也干得出争议事;市井轶闻,很奇葩,却也很真实。 多少年的旖旎与荒唐、残酷与深沉、哀怨与痴狂、压抑与放荡,集结成一部史,酝酿成一部书,呈送君前。
吕思勉先生说: 历史,究竟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究竟有什么用处呢?这个问题,在略知学问的人,都会毫不迟疑地作答道: 历史是前车之鉴。 的确,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参照过去,了解当代,透视未来。基于此,编者以历史朝代的先后顺序为基点,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精选了吕思勉、张荫麟、傅斯年、缪凤林、金毓黻、吴晗等名家的文章,优中选优,提炼出阅读价值极高的篇章编成《跟大师悟历史:细说中国史》一书,原滋原味、简单明了地叙述了从夏商到清末的中国历史。我们读这些国学大师所讲的历史,不仅能够增加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我们的判断力,希望本书对读者朋友们能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历史学也是*自2007年以来实行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试点学科。因此,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阅读史籍的能力,缕清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历史发展的特点、重点和关键点,倡导创新性学习,是21世纪高等院校历史专业教育的目标。 《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组织编写的《历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配套用书》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编写的目的是配合本科教学教材《中国古代史》(上、下),为学生提供指导性、启发性的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的编写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有以下几个特点:,章节安排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编写的本科生基础课程教材《中国古代史》(上、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脉络,尽量与*颁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
本书将为读者介绍三国时期,那段风云突变的历史,以及那些名垂千古的风流人物。多个三国正史中出现的人物,将在本书中展露他们在乱世中的雄心壮志,或壮志难酬,或一战成名。书中有勇冠一世的孙策,锋芒毕露却不幸英年早逝;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五次北伐却随星光溘然长寂于五丈原;风光无两的白马长史公孙瓒终死于高台烈火;借机上位的曹丕,也能消除割据平定边患……历史人物并不遥远,除去课本上的故事,历史人物也可以有很多面。这本书将带领大家走近那些史书上的千古风流人物,近距离观察他们或悲或喜的一生。
透过经济看历史,一不小心看透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陈磊(笔名:二混子)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仅通过手绘漫画和段子,就让读者读懂了复杂的中国古代经济名词:井田制、初税亩、工商食官、盐铁专营 没有枯燥的理论和难懂的术语,在哈哈大笑中,从经济角度揭开中国改朝换代背后的历史规律: 周朝为啥撑不住了?铁制农具普及,农民自己拿着锄头就能去开荒,周王室的地没人种,自然就濒临破产了; 秦国为啥能统一?商鞅变法规定,砍下多少人头,就给多少房和地,所以秦军战士砍的不是敌人,而是一个个宝箱啊; 汉武帝为啥能灭匈奴?全靠官方下海做生意,抢商人饭碗来攒军费,这才把河套、西域等地纳入大汉版图。 翻开本书,透过经济看历史,2000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瞬间一清二楚!
本教材突出上述特色的尝试主要体现在如下四方面: ,知识介绍。我们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中实用的内容深入浅出地摘编为短文,置于每册书之首,并精选历代名家关于小学的论述若干篇,附于短文之后。讲课时,将上述内容适当穿插于各篇课文之间进行讲解(其中易懂者则作为练习让学生翻译)。这样安排,首先是将“小学”知识摆在课本突出的位置,以引起学生充分重视。而更为重要的是切实以这些知识贯穿全部教学始终,以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从而终达到能独立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阅读中难题的目的。 第二,选篇。我们所选名篇,多为先秦、两汉之作,如前四史、子书和大部分经书等,这些名篇恰为中国历史上被后世学者注释多的篇章。如《周易》一书,几千年来对其诠释、研究之书竟达三千余种,在这方面古今中外没有哪一部著作可以与之
新时代青少年成长文库 顺应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需求,深度整合中国青年出版社70年图书出版资源,旨在培育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为广大青少年提供系统、全面的思想文化基础读本,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的显著优势。本文库*辑,精选体现正确出版导向、具备深厚文化内涵、经过历史和时间检验的经典或精品图书,涉及不同学科领域,便于广大青少年开阔学习视野,淬炼思想品德,提升文化素养。入选书目中,《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革命烈士诗抄》等均为中国青年出版社独家专有。该文库在版本甄别、文本订正上具有权威性,值得读者信任。 新时代青少年成长文库 *辑所选书目,由团中央书记处审核批准,并由、全国少工委向全国青少年郑重。 新时代青少年成长文库 ,由著名书籍设计师马惠敏、瞿中华负责总
本教材与同类教材的*不同点,即以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又称“小学”)内容统领全书。此外,它在选篇方面亦独具特色。兹分述如下。一、突出“小学”特色:要掌握汉字字词,不外乎形、音、义三个方面。众所周知,古人对此已进行了极为深入的研究,其成果集中反映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中。这“三学”“历史文选”课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大量讲解,然而适当引入“小学”的实用部分却完全必要。“小学”的研究成果,为驾驭古汉语字词提供了*途径。学生掌握了这三学的实用部分,就可对每个汉字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从而不但可准确把握每个字的各种含义,而且还可举一反三,即在离开教师之后仍能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古汉语水平。二、选篇特色:1.首次选入“小学”篇章。2.首次遍选四书五经。以往的20多种教材,无一例外都选了经书,但对群
这本《国史十六讲(修订版)》是从作者自己的读史心得中提炼出来,力图对中华文明目前的重要问题,进行具有深度和新意的解读,不再纠缠于历史的线索和细枝末节。作者的原则是绝不能面面俱到,必须选择重点,讲深讲透,讲出个所以然。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一个历史深邃感的启示,激发他们重新思考中华文明史的兴趣。 现在看来,作者的抉择是成功的。 因此,作者有信心把作者在复旦大学课堂上的讲义,贡献给社会大众共享,奉献给没会进入复旦堂听课而对此又心向往之的读者。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吕思勉所著《中国人读中国史--这个历史靠谱儿》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叙述从远古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历史大势、制度沿革、文化发展,终篇则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依归,不仅条理清晰、记述准确,而且处处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研究方法以及或综合或具体的识见,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一本优秀的中国历史普及读物。
1700多年前,战国魏襄王墓被盗,一批竹简古书重见天日,这就是著名的“汲冢竹书”,其中只有一部先秦文献较完整地流传到今天,这就是《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该书记述了西周中期周穆王远征西域的事迹,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全书共六卷。前四卷记述周穆王从宗周出发,北征犬戎,继而出雁门、入河套、祭河伯、登昆仑、会见西王母、狩猎大旷原,最后返回宗周的经历。卷五专记周穆王东巡河南诸地事,是穆王巡狩中原的实录。卷六原为杂书中的一篇,名为《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主要记述周穆王东巡河济之间,其所宠爱的盛姬去世,穆王为其举办盛大隆重葬礼事。全书雄奇浪漫,颇具小说色彩,故一度被认为是虚构的小说,而实际上它应该是一部记载周穆王西征东巡的实录性散文,是一部具有很高史料价值的历史文献。本次以上海涵芬楼景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