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 436 条评论 )
    • 李礼 /2024-1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经过三十多年 自强 求富 的洋务运动,19世纪末的清帝国不仅未能奋力图强,反而进一步深陷泥沼。甲午、维新、灭洋、赔款 帝国尝试着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应对危机,结果连续失败,并在世纪末导致一场国家参与动员的义和团运动。与此同时,东亚格局彻底转换,中国遭遇日、俄直接压迫,西方各国在清廷不断失败和排外浪潮下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改革派或流亡海外,或图谋下一场 新政 ,革命者则彻底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资深媒体人、近代史研究者、历写作者家李礼,以全球史视野和全新文本重述中国近代史。从清国皇室、高官、士绅、变革派、革命家、拳民到欧洲皇帝、外交官、教会、传教士、军人、记者的全景视角,描述了全球视野下甲午战争前后的动荡中国,揭示了19世纪最后十年的战争、变革和失败。作者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用简洁而生动的文

    • ¥52 ¥78 折扣:6.7折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精装 陈旭麓著 新增浮想录摘编 中国近代史导论性著作 近代社会结构演变中国通史历史书
    •   ( 3513 条评论 )
    • 陈旭麓 /2017-1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主要论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越出传统运行轨迹而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全书共20章,作者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近代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历史图景。本书研究了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从经济、政治结构,到城乡基层组织的变化。探讨了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及其外部因素影响下导致的社会习尚的改变。考察分析了深刻影响社会上层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作者的宽阔视野还关注到社会的其他各个层面,如宗族、行会、会党、人口、移民、社会心理、文学、电影、戏曲等等。书中极富思辨的论述,准确而深广地再现出百年中国的急剧变革。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的这部历史读物,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读,也是其一大特色。史诗般的语言贯穿全书,遣词典雅,文采焕然,情感自然流露,

    • ¥56.3 ¥88 折扣:6.4折
    • 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华始末(内附高清修复历史图片,附赠八国联军侵华思维导图),深度还原1900庚子事变,全景解读八国联军
    •   ( 69 条评论 )
    • 姜迪伟 /2025-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清末,列强纷纷侵入中国,他们在中国领土上横行霸道,任意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伴随列强入侵的西方传教士打着传播福音的旗号,勾结官府,鱼肉百姓,招收了大量不法教民。在其庇护下,教民为非作歹,欺压良善,激起民众的普遍痛恨,民教冲突不断升级,以 扶清灭洋 为口号的义和团悄然兴起。戊戌政变后,保守派得势,他们迷信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功,欲借其达到排外的目的,在保守派的纵容和推动下,义和团迅速发展壮大,他们毁铁路、拔电杆、烧教堂、杀教民,逐步由山东直隶进入京师。列强大为恐慌,以保卫使馆和传教士为由,组建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皇亲国戚仓皇西逃,留下千年古都被洋人蹂躏

    • ¥81.4 ¥118 折扣:6.9折
    • 历史三调 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典藏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209 条评论 )
    • (美)柯文 /2015-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荣获1997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东亚历史学奖,1997年新英格兰历史学会图书奖。书中以义和团为例向人们解说了认识历史的三条不同途径,即历史的三调:事件、经历和神话。该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讲述义和团的历史,而在于探讨与历史撰述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义和团只是这项工作的‘配角’。”因此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历史的方法。

    • ¥59.3 ¥89 折扣:6.7折
    • 春风吹动耐寒枝:民国风云人物追寻记
    •   ( 13 条评论 )
    • 张功臣 /2025-02-2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清末民初这段历史,尽显吾国社会文化变迁特有的激烈性、多面性,及惊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加之恰逢改天换地的新时代,又被注入了革命这个复杂而微妙的主题,就变得难以准确把握,面对纷纭繁复的人与事,更无从遽下结论。 在与本书这些人物神交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其中每个人,都很难用一句话甚至一段话准确概括其政治属性及历史评价,必须讲述、解析他们的全部人生经历,才能做出足够符合逻辑的判断,得出接近历史真实的结论。 张功臣 围绕杨笃生、刘揆一、徐绍桢、程璧光、李准、唐在礼、张季鸾、林述庆、何海鸣等九个清末民国人物展开。在历史转型时期,他们中间有人以清廷官员身分选择革命,有的在革命和守旧之间摇摆不定,有人参与了北洋阵营,有人坚持反袁到底。张功臣通过对这九名中层人物的书写,率领读者重回

    • ¥51.2 ¥79 折扣:6.5折
    • 老漫画中的中国史
    •   ( 2148 条评论 )
    • 吴广伦 /2019-10-01/ 东方出版中心
    • 老漫画中的历史 系列是一套以时政漫画为基本叙事元素,以重大事件为关键节点,依据时序编写而成的普及历史读物。作为 老漫画中的历史 系列的中国篇,本书以18世纪末至1949年的中国史为对象,分为5个章节35个条目,精选110余幅历史图画,以小短文的形式加以解读,让读者在图文的引导下,轻松尽览晚清民国的历史风云。

    • ¥27 ¥42 折扣:6.4折
    • 从晚清到民国 50万册纪念版 中国文史出版社
    •   ( 772 条评论 )
    • (美)唐德刚 /2019-12-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曲折动荡的长江三峡,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自然目前的潮信地带。鸦片战争,揭开了十九世纪开始的中国两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现象的序幕。在史学大家唐德刚的慧眼中,“人文史观”一如“自然史观”,1840 年的一场战争不仅掀起了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大变革,也使历史长河须历经百年的诡谲动荡,方能通过三峡进入壮阔的太平洋。唐德刚交融三峡史观与人文探索于本书,成就了一部客观而深入的中国近代史。

    • ¥42.5 ¥68 折扣:6.3折
    • 帝制的终结:辛亥革命始末
    •   ( 360 条评论 )
    • 张程 著 /2015-09-01/ 群言出版社
    •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周年的《八年今日》一文中感慨道,“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国,竟变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尽管“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1954年9月,*在《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一文中指出,“孙中山及其一派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一次。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还有过改良派。对改良派也应该估计有进步的一面。戊成变法在当时受压迫,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进步性,它受到顽固派的仇恨。孙中山比改良派又更进一大步,他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和临时革命政府,并制定了一个《临时约法》。辛亥革命以后

    • ¥17.1 ¥28 折扣:6.1折
    • 甲午海战3D图鉴
    •   ( 625 条评论 )
    • 吴欲贤 著 /2015-08-01/ 中华书局
    • 《甲午海战3D图鉴》是台湾作者吴欲贤先生花费多年时间创作完成。主要以图鉴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现了甲午时期中日两国的战舰、军备、主要人物,以及丰岛海战、黄海战役、威海卫之战的始末。本书的图片全部采用三维制作,精美细致,基本上达到了军事图片的水准。

    • ¥65.3 ¥98 折扣:6.7折
    • 大有文库: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
    •   ( 195 条评论 )
    • 何干之 /2022-04-01/ 大有书局
    • 本书写作于1937年二三月间,五六月间即完稿。 七七事变 后,作者赴延安,在陕北公学任教,书稿便留在了上海。在张仲实力荐下,书稿于同年12月出版。 作为中国早系统论述鸦片战争以来近代思想运动历史发展的著作之一,书中运用唯物史观,系统论述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发展。

    • ¥18.3 ¥30 折扣:6.1折
    • 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 吕迅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xj
    •   ( 99 条评论 )
    • 吕迅 /2015-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虽以国共为题,却并不要按照冷战模式去两分世界。它试图说说意识形态以外的东西,试图讲讲人在大环境中的命运。按照作者的脉络,冷战是内战的继续,内战是二战的继续;而二战又是一战的继续,一战更是以往大小血腥权力争斗的继续。民(种)族主义 现代主义为核心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无助于我们反思人类社会20世纪的野蛮属性,文化差异也自然不能通过扩大对立去弥合。所以,这本书提供的是一个通过历史去体会、理解的场景,一个反思的机会和希望。

    • ¥59 ¥89 折扣:6.6折
    • 近代中国政治社会变革研究
    •   ( 97 条评论 )
    • 张继良 著 /2013-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近代是西方政治文明和马克思主义输入中国,并对中国政治变革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时期。近代中国政治变革基本是在立宪主义框架内进行的,但由于中国传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封闭性、系统性和稳定性,无论西方宪政文明对中国政治变革产生多大影响,都无法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宪政体系。近代中国政治变革既不能游离于世界政治进程之外,又不能完全沿着本国传统轨迹运行,在价值目标和政治道路的选择上,政治变革的主题转换及其替代形态的生成,只能采取兼顾中西、整合古今、面向未来、综合创新的方针,积极构筑现代国家所必需的社会基础,否则,就无法跳越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中国政治变革的障碍。

    • ¥53.7 ¥78 折扣:6.9折
    • 大有文库:辛亥革命
    •   ( 191 条评论 )
    • 吴玉章 /2022-04-01/ 大有书局
    • 《辛亥革命》一书是吴玉章的代表作,由长文《论辛亥革命》、长篇回忆录《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辛亥革命大事记三部分组成。作为辛亥革命的亲历者,吴玉章以丰富的社会阅历翔实地回忆了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展示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从而使本书的意义远远超出个人回忆录的范围,并且赢得了史学界的极大尊重。

    • ¥13.4 ¥22 折扣:6.1折
    • 何鲁之死 1831年震撼全球的医疗事件 高晞著 精装 近代医疗史 一部情节跌宕的非虚构医疗史专著 中华书局 正版书籍 博
    •   ( 41 条评论 )
    • 高晞| /2024-08-01/ 中华书局
    • 1831年4月9日下午1点30分,伦敦盖伊(Guy)医院三位 的外科医生为中国病人何鲁切除一个重达56磅、接近一个人三之一体重的巨瘤,在长达1个小时44分钟无麻醉的手术过程中,何鲁多次昏厥, 终死于手术台上,时年32岁。 本书以鸦片战争之前英国试图通过西医敲开中国大门背景下的小人物何鲁的跨国医疗事件为主线,利用诸多海外一手资料,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写作方式将此事在 外引起的震惊,特别是对英国政坛和近代外科学史的持久影响作了精心刻画,展现了中英关系、医学进步、医学伦理、中国人的形象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图景。这一事件在近两个世纪后的当代仍有回响,表现出人们对历史的悲悯和对现实的反思。

    • ¥41.5 ¥69 折扣:6折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 31 条评论 )
    • [中]李礼 著 /2024-11-01/ 上海译文
    • \\\\\\\\\\\\\\\"【内容简介】:经过三十多年“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9 世纪末的清帝国不仅未能奋力图强,反而进一步深陷泥沼。甲午、维新、灭洋、赔款……帝国尝试着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应对危机,结果连续失败,并在世纪末导致一场 参与动员的义和团运动。与此同时,东亚格局 转换,中国遭遇日、俄直接压迫,西方各国在清廷的不断失败和排外浪潮下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改革派或流亡海外,或图谋下一场新政,革命者则 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 媒体人、近代史研究者、历史作家李礼,以 史视野和全新文本重述中国近代史,从清廷皇室、高官、士绅、变革派、革命家、拳民到欧洲皇帝、外交官、教会、传教士、军人、记者的全景视角,描述了 视野下甲午战争前后的动荡中国,揭示了19世纪 十年的战争、变革和失败。作者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用简

    • ¥52 ¥78 折扣:6.7折
    • 太平天国(史景迁作品)(精)
    •   ( 177 条评论 )
    • (美)史景迁|责编:马希哲//吴晓斌|总主编:郑培凯//鄢秀|译... /2011-09-01/ 广西师大
    • 太平天国历时十年,数千万生灵涂炭,中国 的政治人物、兵力财力几乎尽耗于此,作者在试图追寻洪秀全心中的 热情时,也在思索:有些人坚信自己身负使命,要让一切“乃有奇美新造,天民为之赞叹”,极少计算后果,而这是否就是历史的大苦痛?对于太平天国和洪秀全,人们并不陌生,学术界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阐述。史景迁并无意于写一本太平天国全史,而是想通过提供一个排比有序的历史脉络来了解洪秀全的内心世界,去追索他的行为逻辑。

    • ¥48.2 ¥78 折扣:6.2折
    • 从鸦片战争到解放
    •   ( 230 条评论 )
    •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鞠方安 张娟 马清河 译 /2015-08-01/ 新星出版社
    • 《从鸦片战争到解放》着重描述了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段复杂曲折的历史,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作者用可信的事实和生动的笔触,概括了在这一个世纪里,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实现民族解放的恢弘历史。这部视野宏阔、观察深刻的著作,也成为爱泼斯坦“战争四部曲”收官之作。

    • ¥25.7 ¥40 折扣:6.4折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英国画报看庚子事变(全二册)
    •   ( 318 条评论 )
    • 赵省伟赖莎 刘婵 邓姝月 译 /2020-07-01/ 中国画报出版社
    • 本书取材于《伦敦新闻画报》《图片报》,共收录500余幅版画及10万余字原刊报道。这批在中国权威收藏机构都难得一见的版画,不仅填补了我国庚子事变影像在出版领域的空白,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来审视这段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历史。 《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份以图像为主体内容的报纸,自1842年创刊以来,始终把图片质量放在*位。庚子事变爆发后,《伦敦新闻画报》密切关注事态进展,迅速向中国派出记者和特约画家,并刊登了许多在华英国官兵、传教士、外交人员的速写、照片等影像资料。 创刊于1869年的《图片报》是《伦敦新闻画报》强劲的竞争对手,收录了众多富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价值的大幅单页和对开版画,为全球画报界的翘楚。

    • ¥129.7 ¥188 折扣:6.9折
    • 阅读梁启超:文章与性情
    •   ( 286 条评论 )
    • 夏晓虹 /2019-08-01/ 东方出版社
    •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1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1把利剑;他的 小说界革命 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1支兴奋剂。他就是梁启超!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z终分道扬镳 本书汇聚了写下的几乎所有关于梁启超的长言短语,共收录近十余年来研治梁启超的随笔、书评、序跋、论文等二十三篇,内分五辑。由文及人,由人及事,由事及史,由史及论,既有对梁启超生平与著述、事功的总体评述,包括时人与后人、师友与家人的感性印象;也有对梁启超剧曲创作、文类概念与文学史研究的专深探讨或考辨,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这位近现代政治、学术大家的历史面貌。

    • ¥38.6 ¥58 折扣:6.7折
    •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277 条评论 )
    • 杨奎松 著 /2016-03-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近代中国有两个革命党:国民党和共产党。中国革命究竟走向何种方向,决定于国共两党的力量消长与较量。这场较量持续了将近三十年,最终,后起的、弱小的共产党战胜了国民党,并左右了中国后来的历史。两个革命党长期以来分分合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民党何以败,共产党何以胜,本书首度利用国共双方的各种档案文献及其他史料,对涉及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 ¥80 ¥128 折扣:6.3折
    • 魔都镜像:近代日本人的上海书写:1862—1945
    •   ( 207 条评论 )
    • 徐静波 /2022-12-30/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作者徐静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比较文化。本书为海派文化丛书之一,主要结合近代日本人的相关文献出版资料,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近代日本人对中国的书写,一定程度上是外国人眼中的近代中国的缩影,尤其展示了日本人眼中的近代中国印象,特别是对近代上海的认知与印象。对于了解近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状,对于了解中外文化交流,尤其是了解近代中国特别是近代上海的早期的历史、文化、交流、贸易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 ¥32.6 ¥49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