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朋友,新年进步:贺年片上的中国大学(1952—1988)
    •   ( 34 条评论 )
    • 刘宇 潘妍 编著 /2025-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贺年片风靡中国大学校园,成为传递情谊与时代风貌的独特载体。本书精选1952至1988年间500余张中国大学贺年片,通过图像生动展示中国大学历史沿革及院系调整的影响。这些贺年片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审美与时代变迁,还深刻体现了各大学的独特气质,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新中国教育发展史的独特视觉档案。书中贺年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手绘图案、纹饰、书法拼贴等装饰性元素个性鲜明,展现了特定年代的审美特点。从地质勘探到戏剧演出,再到校园足球赛,这些贺年片捕捉了鲜活的大学生活瞬间,承载了四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这不仅是研究中国大学历史的重要参考,也是感受时代变迁、追溯往昔岁月的生动见证。

    • ¥85.8 ¥128 折扣:6.7折
    • 纲鉴易知录(全8册)
    •   ( 3856 条评论 )
    • 【清】吴乘权 等辑、施意周 点校 /2016-03-01/ 中华书局
    • 《纲鉴易知录》(全8册)107卷,是一部上起传说中的盘古,下迄明末的编年体简史。该书将我国清代以前几千年的历史大事系统而又删繁就简地记载下来。本书的内容分别辑自《通鉴外纪》、《通鉴前编》、《通鉴纲目》、《明纪钞略》等史书。书的整理者以脱误较少的扫叶山房石印本为底本,并以其他一些刻本相互参校,同时对照其所据原书予以校正,书中凡干支纪年,均添注了公元纪年。

    • ¥234 ¥360 折扣:6.5折
    • 尚书校释译论(中华国学文库·全4册)
    •   ( 1630 条评论 )
    • 顾颉刚刘起釪 著 /2018-09-01/ 中华书局
    • 本书专释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以唐开成石经本为底本,参以唐以前的文献、出土文物及石刻中所涉及的相关资料,兼采段玉裁、陈乔枞、皮锡瑞诸家的研究成果,对《尚书》文本详加比勘校订而成。每篇均分校释、今译、讨论三项,几乎巨细无遗地汇集了有关尚书文字考释和专项问题研究方面的成果,堪称今文尚书注释的集成之作和有关尚书问题的百科全书。

    • ¥169 ¥260 折扣:6.5折
    • 清史稿(简体横排本平装·全12册)
    •   ( 2729 条评论 )
    • 赵尔巽等 /2020-08-08/ 中华书局
    • 本书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历时14年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未定稿。其内容依历代 正史 体例,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 清史馆由赵尔巽任馆长,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本书汇集整理了《清实录》、清《国史列传》、《清会典》和一些清朝档案等资料,使读者能够比较详细系统地了解清代史事。同时书中的一部分志和清末人物列传,并非取材于常见史料,另有所本,亦具有文献价值。 本书点校由启功、王钟翰等著名学者完成,点校质量较高。本次在繁体竖排点校本《清史稿》基础上,转为简体横排,便于普通读者阅读。

    • ¥364 ¥560 折扣:6.5折
    • 礼记注(平装繁体竖排·全2册)
    •   ( 1537 条评论 )
    • 王锷 点校,郑玄 注释 /2021-06-19/ 中华书局
    • 《礼记》是中国重要的典籍之一,郑玄注则是重要的《礼记》注本。自郑玄注行世至今,二千余年,传本寔繁,其文字舛互,指不胜屈。王锷教授致力《礼记》、郑注有年,前以宋本纂图互注礼记为底本,汇校唐石经、宋抚州公使库刻本、婺州蒋宅刻本、日本足利学校藏本等二十余种版本,撰得《礼记郑注汇校》,深得学界肯定。今在此基础上精订文字,细裁校语,厘为《礼记注》,以期通行,方便各界读者使用。

    • ¥57.2 ¥88 折扣:6.5折
    • 岁时广记
    •   ( 3490 条评论 )
    • 陈元靓 撰,许逸民 点校 /2020-06-13/ 中华书局
    • 《岁时广记》总计四十二卷,是一部以节令时俗为主的类书,涉及农事生产、日常生活、祭祀祈祷、服饰饮馔、游乐诗赋、养生诊疗,甚至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希冀集天上人间之大成。 遍览全书,我们会发现古代人们的生活是与岁时紧密相联的,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活动,孟春应有杏花雨饮桃花水,仲夏应有黄雀风置清凉珠,中秋应有鳜鱼肥喝菊花酒,季冬应有暖玉鞍扣冰鱼。读来风韵、朴实、有趣,画面感油然而生,字里行间俨然是一幅幅古代生活的画卷。 搜节物之异闻,考风俗之悠尚,手编心辑,博而不繁。 正是本书*好的概括,它是我国历史上现存资料*丰富的民俗资料图书,堪称民间百科全书。且因成书在宋朝,保存了许多现今已经散佚的图书内容,如《岁时杂记》《四时宝境》《辇下岁时记》《缙绅脞说》等,可谓弥足珍贵。

    • ¥77.4 ¥119 折扣:6.5折
    • 东史郎日记(新版)
    •   ( 35 条评论 )
    • 东史郎 /2021-09-08/ 江苏教育出版社
    • 《东史郎日记》是一部特殊的、深受世人关注的日记。 这部日记的作者东史郎,一九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竹野郡丹后叮。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岁的东史郎应召入伍,曾参加攻占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汉、襄东等战役,一九三九年九月因病回国。一九四四年三月,他再次应召参加侵华战争。一九四五年八月,他在上海向中国军队投降。 东史郎有记日记的习惯,他把侵华战争期间的所见所闻详细地记录下来,共有五卷三十七万字。日记中含有证实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

    • ¥30.2 ¥45 折扣:6.7折
    • 中华经典史评:宋论
    •   ( 1183 条评论 )
    • 王夫之 著 /2008-09-02/ 中华书局
    • 《宋论》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的一部史论名著,是根据《宋史》所载史实所进行的历史评论。全书共15卷,按帝王庙号进行分卷,每卷下少则一篇,多则几篇文章,每篇一个主题,首尾完整,内容独立。是一部流传广泛,具有很高价值的史论名著。

    • ¥18.6 ¥28 折扣:6.6折
    • 柳诒徵1927年日记
    •   ( 0 条评论 )
    • 柳诒徵 撰; 赵岳张娇娇 整理 /2025-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柳诒徵先生1927年1月至1928年1月间所撰《日记》,完整记载了这一时期作者亲历的家国要闻、交游往还、治学日常及家庭亲情。书中不仅收录柳氏已刊、未刊诗文手稿,更涉及蔡元培、陈三立、陈寅恪、陈垣、胡刚复、竺可桢等学界名流,以及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图书馆事业建设等历史细节,为近代文化史研究提供了珍贵实证。此外,本书采用日记释文与影印底本对照编纂,附《人物简介》《人名索引》等检索工具,兼顾学术研究与文献保存需求。 柳诒徵先生的日记是其学术思想、生活轨迹与社会观察的直接载体,既可深化对其个人学术体系与文化人格的理解,亦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研究、文化转型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通过记录新旧文化碰撞下传统学人的治学实践与精神困境,本书揭示了一位知识分子在时代剧变中的思想抉择与文化坚守。

    • ¥79.1 ¥118 折扣:6.7折
    • 典籍里的中国史
    •   ( 0 条评论 )
    • 黄西蒙 /2025-02-28/ 新华出版社
    • 本书从历史典籍出发,以通俗有趣的文字,向读者呈现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在书中,不仅能看到有关《史记》《汉书》《晋书》《聊斋志异》等经典正史与文学著作的全新视角分析与趣味解读,还能看到《草木子》《舌华录》《夜谭随录》《右台仙馆笔记》等稀见典籍的样貌与风采。既能在知名史著中品读隐微的细节,又能深入浩瀚的文字之海,发掘那些几乎无人问津,却颇有价值的冷门好书。本书将带领读者探索古籍里有趣和动人的故事,体悟其中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典籍里共同探寻历史奥秘。

    • ¥37.5 ¥56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汉藏文化交流史话
    •   ( 161 条评论 )
    • 刘忠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在中国的诸兄弟民族关系中,汉藏民族关系是尤其有重要意义的民族关系。汉藏建立友好关系的历史,由来久远,汉藏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汉藏文化交流史话》从历史、宗教、敦煌学和科技等方面,探讨和论述汉藏民族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和特点。系统地探讨和论述汉藏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而又崭新的课题,汉藏民族间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文化交流的基础,给文化交流以深远影响和积极推动。本书由刘忠著。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人口史话
    •   ( 615 条评论 )
    • 姜涛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自古就拥有众多的人口。据史料记载,早的*统计起自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的太原地区。此后的两千多年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王朝的迭起迭落,中国人口在周期性的波动中缓慢增长,至清末民初已逾4亿。《人口史话》作者姜涛上自先秦,下迄新中国成立,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人口流变的历史进程,并从时间和地域等方面着重对清朝前中后三期、南北方人口的发展变化作了细致的描述,深挖每一次变动的具体成因,为今后我国人口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火器史话
    •   ( 346 条评论 )
    • 王育成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火器是指以火药为基本原料而制成的一种战斗兵器。王育才编著的《火器史话》按照火器的发展顺序,介绍了火药的出现与早期火器,古文献记载的火药战具,元明清的火药武器。包括火药的发明始末,各种火药弹的配方,文献记载以及出土的火铳、火炮、火箭等火器,从西洋传入的佛郎机炮、红衣大炮,清末洋务运动吸收欧洲火器技术制作而成的新型火器,等等。 中国是火药的发明国,在漫长的岁月中发明了名目繁多的火药武器,《火器史话》完整地展示了火器发生、壮大并终取代冷兵器的过程,引导读者追根溯源,对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战争、军事思想亦不无裨益。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陕甘宁边区政府史话
    •   ( 445 条评论 )
    • 刘东社 刘全娥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陕甘宁边区政府自1937年9月成立,至1950年1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命令成立西北军政委员会,前后历时12年4个月。它是中国革命的核心所在,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是各个根据地的首席政府,是声名卓著的民主政府,是廉洁的政府。党的许多政策在这里试验推广,党的方针指令从这里发向各地。在这里,*和党中央培养革命干部、推行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解放妇女、掀起大生产运动、精兵简政、发展文化教育、丰富群众文艺活动、开展外事活动,带领中国走向光明和胜利。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变法史话
    •   ( 644 条评论 )
    • 王子今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正史中《史记》关于商鞅事迹的记述早使用了“变法”的说法。长期以来,“变法”也被看作“改革”的同义语。人们一般习惯于把王朝当政集团成员所策动和主持的,规模较大、影响也较大的改革,特别是法令制度的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都称之为“变法”。《变法史话》简要地回顾和介绍变法史,希望通过对历代变法的理解和总结,增进对中国历史文化总体面貌的认识。

    • ¥10 ¥15 折扣:6.7折
    • 张宗和日记(第四卷):1946—1949
    •   ( 500 条评论 )
    • 张宗和 /2021-04-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在抗战胜利复员的潮流中, 张宗和为何辞去乐益女中校长,举家迁往贵阳? 从张宗和的 逆迁徙 之举中, 体会一个敏感灵魂在时代大潮中的喘息与退避, 感受一位不合时宜的世家子弟的公子气与书生气。 巨变前夜,偏居西南的知识分子的困顿、迷茫和观望,得见一斑。 巴金、杨卫玉、周有光、陈礼江、姜亮夫、王季玉、俞颂华、应尚能、顾颉刚、蒋炳贤、卞之琳、靳以、蹇先艾、张廷休、丁道衡、黎东方等诸多现代文化名人的逸闻轶事散落其间

    • ¥48.2 ¥72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民族工业发展史话
    •   ( 397 条评论 )
    • 徐建生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开启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从此民族工业企业正式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从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在洋务运动中出现的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的兴建,到大生纱厂等一批近代知名企业的发展壮大,再到1914-1920年近七年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由小到大、幽弱到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好景不长,抗战时期的战乱以极大的破坏力摧垮了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各行业的民族工业企业都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绝处逢生。

    • ¥10 ¥15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三民主义史话
    •   ( 503 条评论 )
    • 贺渊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孙中山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和理论家,他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热爱和崇高的责任感,以他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家,在黑暗的封建社会不断地寻求救国救民、富国强民的革命思想,他们用进化论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在纷杂的各种思想的百花园里,采撷自己需要的花粉酿造出救国之蜜——三民主义,它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共和制度为蓝本,以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为嫁接点,用苏俄的组织和革命的手段为方法,融合而成。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前*的救国治国理论,它比较深刻鲜明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成为当时社会所必需。

    • ¥10 ¥15 折扣:6.7折
    • 前世青岛:德国人镜头里的胶澳租借地
    •   ( 8 条评论 )
    • 李洁?撰述?刘云志?辑图 /2021-07-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书中收录的百余幅图片,均选自云志艺术馆的馆藏。这些照片皆由德国人所拍摄,从不同的侧面留住了自1898年至1914年德国强租青岛的历史。其中许多照片为首度披露,画质高清,实属罕见,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德据青岛的影像空白。而著名文史作家李洁的解读,以属地居民的体验与视角,赋予了这些照片独特的意涵,使之可观复可读。

    • ¥218.7 ¥358 折扣:6.1折
    • 紫禁城——一部十五世纪以来的中国史
    •   ( 740 条评论 )
    • 郑欣淼 /2023-02-20/ 漓江出版社
    • 已经有600年历史的紫禁城(故宫)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窗口,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性符号,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独特意义。本书从紫禁城作为皇宫的建设史、紫禁城作为朝廷的政治史、紫禁城作为宫廷的生活史、紫禁城作为故宫的博物院史四个方面着眼,将紫禁城置于大历史、大文化的格局中,提纲挈领、脉络清晰地予以呈现,是一部紫禁城的整体史。

    • ¥179.6 ¥268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西洋器物传入中国史话
    •   ( 423 条评论 )
    • 隋元芬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由隋元芬编著。 本书讲述了:19世纪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的统治下,主要还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国家。但当时西方各国却早在18世纪就步入了工业时代。从19世纪开始,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一些西洋的工业产品也随着坚船利炮涌入中国,在对中国人民进行经济掠夺的同时,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方便。本书就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西洋器物传人中国的情况,其中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日用消费品、市内交通工具、远距离交通工具、通讯设备、文化娱乐用品、兵器、电器等。

    • ¥10 ¥15 折扣:6.7折
    • 金融史话
    •   ( 390 条评论 )
    • 陈争平 著 /201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到了明清时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起来,随之而产生的金融机构也开始逐渐发展。但是1840年以后的外国入侵打乱了中国金融业发展的轨迹,使中国旧有的金融机构和外国金融资本机构结合在一起,不断发展,成为操纵近代中国金融的主要力量。它们造成了中国近百年的金融乱象,民间金融业逐渐衰退,中国成了官僚金融业与外国金融业掘金的乐园。直至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金融体系才逐渐趋于稳定。

    • ¥10 ¥15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