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云南省博物馆/带你走进博物馆
    •   ( 543 条评论 )
    • 云南省博物馆 编著 /2006-06-01/ 文物出版社
    • 博物馆是一眼甘泉,她让不同的人在此摄取,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在这里人神交融,时空飞腾,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一切伟大的艺术和历史,都汇集在博物馆。 它为研究者存在,为学习者展示,为旅游者导引,是苦旅者歇息和充电的港湾,它期待着仰望的人群和执著的目光。人们在观看文物,同时也在观看自己。于是,博物馆既为人们构筑了艺术的殿堂和心灵的长廊,也为人们搭建了人与物,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桥梁。 本书用图片文字把读者引领到异地的云南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

    • ¥19 ¥20 折扣:9.5折
    • 大家小书 敦煌学概论(精装)
    •   ( 1386 条评论 )
    • 姜亮夫 /2016-08-01/ 北京出版社
    • 《敦煌学概论》是我国*本讲述敦煌学的简明教材。作者以自己走上研治敦煌学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入题,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敦煌经卷与艺术品的丰富内容,从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评述敦煌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价值。作品推本溯源,深入浅出,还将如何研究敦煌写卷的方法娓娓道来,并饱含对研究敦煌文化年轻一代的热切期望。

    • ¥27.5 ¥32 折扣:8.6折
    • 三星堆的故事——古蜀文明探秘之旅 四川辞书出版社
    •   ( 103 条评论 )
    • 刘兴诗 /2021-06-01/ 四川辞书出版社
    • 本书是应用地质学、古气候学、古环境学等对三星堆文化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典范。作者以第四纪地质学知识为基础,将三星堆文化置于古气候、古环境大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梳理古蜀文化的产生、发展、延续和变革的气候、环境大背景,再结合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深入浅出地解读古蜀文化,特别是三星堆时期、金沙时期的历史。为什么三星堆的太阳轮戴着枷锁?为什么金沙的太阳环绕飞翔的神鸟?古蜀人从山中迁移到平原走的哪条路?三星堆的金、铜、玉是土特产还是外来货?为什么成都平原有如此多的古城遗址?金沙城又是如何毁灭的?本书对以上古蜀文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16.5 ¥39.8 折扣:4.1折
    •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 药师经变(初唐)
    •   ( 457 条评论 )
    • 文物出版社 编 /2013-07-01/ 文物出版社
    • 由文物出版社编的《敦煌莫高窟第220窟药师经变(初唐)》是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北壁的药师经变。画面以东方药师净土七佛和八接引菩萨为主体,两旁十二药叉大将为护卫。上空飞天翱翔,前临曲池流泉。下部的乐舞场面,应该是典型的胡旋舞。两边除乐队外,还画有二菩萨正在燃点树形七层药师灯轮。更增添了歌舞欢乐的气氛。这是敦煌壁画中美的乐舞图之一。

    • ¥23.8 ¥25 折扣:9.5折
    • 河姆渡文化/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   ( 642 条评论 )
    • 刘军 著 /2006-07-01/ 文物出版社
    •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河姆渡文化是浙江省境内非常重要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河姆渡遗址为代表。本书全面介绍了20世纪河姆渡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概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探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书中配有彩图8幅及插图47幅,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是这一领域内的工具书。

    • ¥26.6 ¥28 折扣:9.5折
    • 沈阳故宫(中英文)
    •   ( 167 条评论 )
    • 佟悦 著 /2008-07-01/ 辽宁民族出版社
    • 沈阳故宫是我国保存完整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历经近四百年的风雨洗礼,见证了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的辉煌,荣膺了清帝东巡的优渥,饱尝了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动荡,焕发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机。沈阳故宫是一座古代宫殿,也是一部厚重的教科书,中外游客徜徉其间,会领略到中国历史的又一幅精彩画卷。这本小书将会更多的留下您对它的美好记忆。

    • ¥16.6 ¥25 折扣:6.6折
    • 敦煌莫高窟第321窟 飞天(初唐)
    •   ( 684 条评论 )
    • 文物出版社 编 /2013-07-01/ 文物出版社
    • 由文物出版社编的《敦煌莫高窟第321窟飞天(初唐)》是敦煌莫高窟第321窟西壁龛顶南侧的双飞天。长长的飘带随风舒卷,表现出潇洒轻盈的动态。渲染肉体的颜料虽已变色,但眉目轮廓及体态线条仍然可辨。第321窟是敦煌莫高窟初唐时期的重要洞窟之一。婀娜动人的唐代双飞天的出现,向人们显示着莫高窟艺术灿烂时期的到来。

    • ¥23.8 ¥25 折扣:9.5折
    • 玻璃器史话
    •   ( 649 条评论 )
    • 安家瑶 /2011-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玻璃是人类随着文明的诞生而发明的古老的人造材料之一,它诞生于公元前25~前23世纪的两河流域,距今有4000余年的历史。中国的玻璃制品出现较晚,现有出土玻璃,早的出现在春秋末战国初的墓葬中,距今也有2500余年的历史了。玻璃曾是历*昂贵的材料之一,直到公元前4世纪的西亚,玻璃的价值仍然和黄金相提并论。明代之前,精美的玻璃器的价值都远远高于黄金。同时玻璃自诞生起就是受欢迎的贸易品。古代的人们,特别是上层社会,像今天一样,喜欢来自外埠的新颖别致的商品,玻璃器也是他们追求的物品之一。 由安家瑶编著的《玻璃器史话》以近年来国内考古发现的玻璃器为线索,并结合文献记载,探讨了中国古代玻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的玻璃在世界玻璃史上是风格独特的一支。《玻璃器史话》试图从玻璃器这个侧面反映我国古代社会

    • ¥14.3 ¥15 折扣:9.5折
    •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 供养菩萨(西魏)
    •   ( 434 条评论 )
    • 文物出版社 编 /2013-07-01/ 文物出版社
    • 由文物出版社编的《敦煌莫高窟第285窟供养菩萨(西魏)》是敦煌莫高窟第285窟西壁正龛内南侧的供养菩萨。西壁正龛内两侧共画有供养菩萨二十身,或裸体披巾,或着通肩大衣,或披右袒袈裟,或斜披罗巾,姿态各异。面部和肢体的晕染尚未完全变色,可以看到当时的设色效果。第285窟保存完好,壁画艺术精湛,且保存有西魏大统年间的造像题记,是早期莫高窟有确凿纪年的洞窟。

    • ¥23.8 ¥25 折扣:9.5折
    • 中兴遗史辑校(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   ( 1188 条评论 )
    • 赵甡之 撰,许起山 辑 /2018-04-01/ 中华书局
    • 《中兴遗史》六十卷,南宋初赵甡之撰,为编年体史书,记载了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3)间约三十七年史事。本 书在宋末元初亡佚,但宋元文献多见引用,如《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旧闻证误》、《鄂国金佗稡编》、《朱子语类》、《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宋宰辅编年录》、《宋史全文》等。本次整理,将《中兴遗史》现存佚文从各家著述中辑出,加以校勘,以便学者使用,也使学界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中兴遗史》。

    • ¥26 ¥36 折扣:7.2折
    •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229 条评论 )
    • 许宏 著 /2016-05-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公元前2000年,在以传世文献为本位的夏王朝始年的推定上,是个便于记忆的数字。 公元前2000年,在所谓的夏王朝前夕,考古发现中看不到与传世文献相对应的“王朝气象”。 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带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为随后以二里头为先导的中原广域王权国家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000年――中国文明目前一个重要转折点。 许宏著的这本《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从考古发现入手,站在考古学家的角度,解读从神话到历史的进程,讲述早期中国的故事。

    • ¥28.3 ¥42 折扣:6.7折
    • 中国史话:陵寝史话
    •   ( 760 条评论 )
    • 刘庆柱,李毓芳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随着我国的先民走入文明时代,阶级、社会产生了,国家也逐渐形成,墓葬制度日趋完备。国家统治者的陵墓有了特定的规制与要求,从陵墓的形状、大小,陵区布局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制度,这种制度在中国古时历代相承,并逐渐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帝王陵寝的发展历史。 刘庆柱和李毓芳所著的这本《陵寝史话》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陵寝的发展历史,包括陵墓、陵园、礼制建筑、人殉与陪葬、陵前石刻等,在此基础上对历代帝王陵寝,逐一做详细介绍。《陵寝史话》对帮助人们了解古代帝王陵寝,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有着积极的意义。

    • ¥14.3 ¥15 折扣:9.5折
    • 敦煌莫高窟第3窟 千手眼观音变(元)
    •   ( 536 条评论 )
    • 文物出版社 编 /2013-07-01/ 文物出版社
    • 这本《敦煌莫高窟第3窟千手眼观音变(元)》是敦煌莫高窟第3窟北壁的千手眼观音变。图中的千手千眼观音像,描绘衣裙巾带,时而笔势圆转、酣畅,时而笔力劲拔顿挫,表现出锦、绢、棉、麻等不同的质感。人物面部、肢体则用遒劲的铁线勾勒,自然、匀称、丰满、细腻,造型准确。千手千眼的描绘一丝不苟,千姿百态。中国人物画的各种线描,几乎已荟萃一壁,和谐统一,标志着元代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 第3窟是敦煌现存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全窟作成沙泥壁画,上敷薄粉,绘制湿壁画。 《敦煌莫高窟第3窟千手眼观音变(元)》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 ¥23.8 ¥25 折扣:9.5折
    • 敦煌莫高窟第401窟 供养菩萨(初唐)
    •   ( 250 条评论 )
    • 文物出版社 编 /2013-07-01/ 文物出版社
    • 《敦煌莫高窟第401窟供养菩萨(初唐)》是敦 煌莫高窟第401窟北壁东侧的供养菩萨。有些颜料虽 已变色,单仍可看出当年赋彩的华丽。此菩萨身材修 长,腰肢微作“三曲”之势。璎珞耳环,肩饰巾带; 风吹仙袂,佩环丁当。 第401窟始建于隋,除了初唐壁画外,还存有隋 和五代的壁画,以及清代重修过的隋代塑像。 《敦煌莫高窟第401窟供养菩萨(初唐)》由文 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 ¥23.8 ¥25 折扣:9.5折
    • 石刻史话
    •   ( 769 条评论 )
    • 赵超 著 /2011-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古代石刻,包括文字铭刻与艺术雕刻两大类。仅文字铭刻,就包含碑、摩崖、墓志、刻经、题记、建筑题铭、法帖等多种类型。《石刻史话》以文字铭刻为主,依照时代发展的顺序,结合有关的史实,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字铭刻材料,对各类石刻的产生、演变过程作了科学的说明。同时本书也对大量名闻遐迩的石刻作品进行了详细、生动的介绍。相信通过这本书,读者定能对中国古代的石刻艺术和文化有一个较深入、较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本书由赵超著。

    • ¥14.3 ¥15 折扣:9.5折
    • 中国史话:文房四宝史话
    •   ( 601 条评论 )
    • 李雪梅安久亮 著 /2011-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古往今来的文人,无不重视文房用具。在诸多的文房用具中,为文人所宝爱的莫过于笔、墨、纸、砚。这四种文房用具被雅称为。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不仅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中国历代文人借助它创造出诸如书法、字画、典籍册页等绚烂多姿的文化产品。由于时代的发展,中国文房四宝已从文化用品一变而为收藏品,这一点则是任何现代书写工具所无法比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特征,可以通过文房四宝的发展历程及历代明贤对文房四宝的评论赏鉴,得以形象地再现。 本书就从收藏的角度,以大量出土文物与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托,较为详细而又通俗生动地向读者介绍了文房四宝产生、发展与收藏的历史。通过该书的讲述,相信读者一定能对文房四宝一一这一我国的传统精粹有一个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

    • ¥10 ¥15 折扣:6.7折
    • 商周金文选 西泠印社出版社
    •   ( 192 条评论 )
    • 无 /2019-06-01/ 西泠印社出版社
    • 《商周金文选》是商周时代青铜器铭文的选本,年代下限断至秦统一以前,共收入拓片二百六十六件。本书按年代、地域编次,即商代晚期,西周早(武王至昭王》、中(穆王至夷王》、晚《厉王至幽王》期,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则按地域《江淮、齐鲁、三晋、关中》分国别排列。为方便读者,对铭文作了释文。通假字和异体字用括弧注出,缺字用方框表示(能补者于以填入》,不识之字除个别存原篆外,均作隶定,一般古今字及重文、合文不再标明。《商周金文选》采用器铭,除少数公私藏拓外,主要引自下列着录:、《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三代吉金文存》《商周金文录遣》《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金文总集》《殷周金文集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考古》等杂志五、为便于制版,部分拓片作了缩放处理。

    • ¥22.9 ¥42 折扣:5.5折
    • 小屯、龙山与仰韶
    •   ( 1027 条评论 )
    • 梁思永 著 /2016-0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以文字形式展现的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梁思永的学术成果汇编,共收入七篇论文,包括《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远东考古学上的若干问题》、《昂昂溪史前遗址》、《小屯、龙山与仰韶》、《后冈发掘小记》、《热河查不干庙等处所采集之新石器时代石器与陶片》、《龙山文化 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

    • ¥23.1 ¥32 折扣:7.2折
    • 甲骨文的故事 董作宾,董敏 著
    •   ( 299 条评论 )
    • 董作宾,董敏 著 /2015-12-01/ 海南出版社
    • 汉字是全世界文字体系中历史最悠久的,要探究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就不能不从甲骨文说起。本书介绍了甲骨文如何被发现以及如何成为一门专业的学问,并针对甲骨文和汉字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和介绍,还从甲骨的占卜和记载内容,探讨商代的历史和文化,最后从常用的六十个汉字看甲骨文到现代文字的变化,并道出背后隐藏的有趣的文字小故事。

    • ¥19.1 ¥35 折扣:5.5折
    • 文化广西·广西石刻
    •   ( 119 条评论 )
    • 莫道才 等 编著 /2021-06-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广西石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本书选择民国以前广西各地历代著名石刻34种,以石刻故事为中心,以史为线索,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石刻的内容,并讲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蕴,让读者了解历代广西石刻,了解广西丰富的石刻文化。 本书为 文化广西 丛书遗存系列之一,按照石刻内容分类,部分 历史的温度 (收录了7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了广西历史的重要事件;第二部分 名人的印记 (收录了6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米芾、阮元等历史名人在桂林的生活交游情况。第三部分 往事与传说 ,(收录了7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当地的民间传说故事等。第四部分 圣贤与英雄 (收录了6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官方和民间力量对当地的教化之功。第五部分 石头上的文学 (收录了8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均为诗文,是文人唱和游览的雅兴抒写。合计34

    • ¥26.6 ¥28 折扣:9.5折
    • 中国史话:寺观史话
    •   ( 628 条评论 )
    • 陈可畏 著 /2012-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史话·物化历史系列:寺观史话》主要介绍中国佛寺和道观建筑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过程,同时简略地介绍其内部的布置与僧、尼、道士、道姑的宗教生活。主要内容包括:汉魏晋代的佛寺、道观建筑与僧人、道士的宗教生活;南北朝时期佛寺的逐渐中国化与道教建筑的出现等。

    • ¥14.3 ¥15 折扣:9.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