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0-1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地图里的历史:唐朝
    •   ( 174 条评论 )
    • 李不白 /2024-09-10/ 人民交通出版社
    • 该图采用正背双面设计,地图幅面大,并含有地形地貌、古今对照。折叠设计,共含有唐朝疆域图(741年)、唐朝疆域图(820年)、西域地区图、岭南地区图、唐朝中心区域图6幅大图。用地形 政区叠加的方式,全面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疆域范围及地形地貌,对读者深入了解唐代变迁及各大历史事件具有极大帮助。背面是唐朝中心区域图,把历史时期的核心区域单独展示,能更详细地反映当时的城市、渡口、关隘的布局以及对各大战争具有重大影响的地形地貌。本图是众多历史爱好者看史书,读唐诗宋词的上佳辅助工具。

    • ¥8.6 ¥28 折扣:3.1折
    • 地图里的历史:北宋
    •   ( 276 条评论 )
    • 李不白 /2024-09-10/ 人民交通出版社
    • 该图该图成品尺寸为580 862mm,包含有北宋疆域图(1111年)、辽东地区、云贵及岭南、北宋中心区域图4幅大地图。以地形和政区叠加的方式,全面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疆域范围及地形地貌,对读者深入了解宋朝的变迁及各大历史事件具有极大的帮助。背面是北宋中心区域图,把历史时期的核心区域单独展示,能更详细地反映当时的城市、渡口、关隘的布局以及对各大战争具有重大影响的地形地貌。总之,本图是众多历史爱好者看史书,读唐诗宋词的上佳辅助工具。

    • ¥8.6 ¥28 折扣:3.1折
    • 地图里的历史:南宋
    •   ( 88 条评论 )
    • 李不白 /2024-09-10/ 人民交通出版社
    • 该图包含南宋疆域图(1208年)、辽东地区、云贵及岭南、南宋中心区域图4幅大地图。以地形和政区叠加的方式,全面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疆域范围及地形地貌,对读者深入了解宋朝的变迁及各大历史事件具有极大的帮助。背面是南宋中心区域图,把历史时期的核心区域单独展示,能更详细地反映当时的城市、渡口、关隘的布局以及对各大战争具有重大影响的地形地貌。总之,本图是众多历史爱好者看史书,读唐诗宋词的上佳辅助工具。

    • ¥8.6 ¥28 折扣:3.1折
    • 图说中国历史·战国(权威疆域版图、专业战争地图,用地图重现历史的变迁;正说历史名人、正解历史事件,用文字追溯历史的底蕴。
    •   ( 2105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14-01-01/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图说中国历史?战国》以战国的历史进程为主线,突出战国时期的历史地图,图文结合阐述该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大众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正面包括疆域版图、朝代图说、地名择要、城市图说、历史名人、逸闻趣事等专题内容;背面以历史长河的形式串联该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经济与社会生活等专题内容,还有历史时间轴、西史对照、历史比例尺、参考资料等知识版块。装帧形式为对开单张折叠图。 具体栏目设置如下: 疆域版图:权威历史地图展示战国疆域、行政区划和历史地名。 朝代图说:正说战国历史,还原真实的历史进程。 城市图说:以地图的形式详解战国时期的商业都会。 地名择要:古今地名对照,诠释战国时期重要地点的过去和现在。 历史名人:详解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评析战国名人的历史价值。 逸

    • ¥8.5 ¥15 折扣:5.7折
    • 图说中国历史·南北朝(权威疆域版图、专业战争地图,用地图重现历史的变迁;正说历史名人、正解历史事件,用文字追溯历史的底蕴
    •   ( 1742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14-01-01/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图说中国历史?南北朝》以南北朝的历史进程为主线,突出南北朝时期的疆域版图,图文结合阐述该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大众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正面包括疆域版图、朝代图说、地名择要、城市图说、历史名人、逸闻趣事等专题内容;背面以历史长河的形式串联该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经济与社会生活等专题内容,还有历史时间轴、西史对照、历史比例尺、参考资料等知识版块。装帧形式为对开单张折叠图。 具体栏目设置如下: 疆域版图:权威历史地图展示南北朝疆域、行政区划和历史地名。 朝代图说:正说南北朝历史,还原真实的历史进程。 地名择要:古今地名对照,诠释南北朝时期重要地点的过去和现在。 城市图说:以地图的形式解读南朝都城健康 历史名人:详解南北朝时期的风云人物,评析南北朝名人的历史价值

    • ¥8.5 ¥15 折扣:5.7折
    • 图说中国历史·春秋(权威疆域版图、专业战争地图,用地图重现历史的变迁;正说历史名人、正解历史事件,用文字追溯历史的底蕴。
    •   ( 2122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14-01-01/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图说中国历史?春秋》以春秋的历史进程为主线,突出春秋时期的历史地图,图文结合阐述该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大众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正面包括疆域版图、朝代图说、地名择要、城市图说、历史名人、逸闻趣事等专题内容;背面以历史长河的形式串联该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经济与社会生活等专题内容,还有历史时间轴、西史对照、历史比例尺、参考资料等知识版块。装帧形式为对开单张折叠图。 具体栏目设置如下: 疆域版图:权威历史地图展示春秋疆域、行政区划和历史地名。 朝代图说:正说春秋历史,还原真实的历史进程。 城市图说:以地图的形式详解东周王城。 地名择要:古今地名对照,诠释春秋时期重要地点的过去和现在。 历史名人:详解春秋时期的风云人物,评析春秋名人的历史价值。 逸闻趣事:笑

    • ¥8.5 ¥15 折扣:5.7折
    • 图说中国历史·东汉(权威疆域版图、专业战争地图,用地图重现历史的变迁;正说历史名人、正解历史事件,用文字追溯历史的底蕴。
    •   ( 1369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14-01-01/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图说中国历史?东汉》以东汉的历史进程为主线,突出东汉时期的疆域版图,图文结合阐述该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大众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正面包括疆域版图、朝代图说、地名择要、城市图说、历史名人、逸闻趣事等专题内容;背面以历史长河的形式串联该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经济与社会生活等专题内容,还有历史时间轴、西史对照、历史比例尺、参考资料等知识版块。装帧形式为对开单张折叠图。 具体栏目设置如下: 疆域版图:权威历史地图展示东汉疆域、行政区划和历史地名。 朝代图说:正说东汉历史,还原真实的历史进程。 城市图说:以地图的形式详解东汉都城洛阳。 地名择要:古今地名对照,诠释东汉时期重要地点的过去和现在。 历史名人:详解东汉时期的风云人物,评析东汉名人的历史价值。 逸闻趣

    • ¥8.5 ¥15 折扣:5.7折
    • 图说中国历史·两晋十六国(权威疆域版图、专业战争地图,用地图重现历史的变迁;正说历史名人、正解历史事件,用文字追溯历史的
    •   ( 1552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14-01-01/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图说中国历史?两晋十六国》以两晋十六国的历史进程为主线,突出两晋十六国时期的疆域版图,图文结合阐述该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大众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正面包括疆域版图、朝代图说、地名择要、城市图说、历史名人、逸闻趣事等专题内容;背面以历史长河的形式串联该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经济与社会生活等专题内容,还有历史时间轴、西史对照、历史比例尺、参考资料等知识版块。装帧形式为对开单张折叠图。 具体栏目设置如下: 疆域版图:权威历史地图展示两晋十六国疆域、行政区划和历史地名。 朝代图说:正说两晋十六国历史,还原真实的历史进程。 地名择要:古今地名对照,诠释两晋十六国时期重要地点的过去和现在。 历史名人:详解两晋十六国时期的风云人物,评析两晋十六国名人的历史价值。 逸闻

    • ¥8.5 ¥15 折扣:5.7折
    • 图说中国历史·西汉(权威疆域版图、专业战争地图,用地图重现历史的变迁;正说历史名人、正解历史事件,用文字追溯历史的底蕴。
    •   ( 1424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14-01-01/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图说中国历史?西汉》以西汉的历史进程为主线,突出西汉时期的疆域版图,图文结合阐述该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大众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正面包括疆域版图、朝代图说、地名择要、城市图说、历史名人、逸闻趣事等专题内容;背面以历史长河的形式串联该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经济与社会生活等专题内容,还有历史时间轴、西史对照、历史比例尺、参考资料等知识版块。装帧形式为对开单张折叠图,防水、耐折、撕不烂。 具体栏目设置如下: 疆域版图:权威历史地图展示西汉疆域、行政区划和历史地名。 朝代图说:正说西汉历史,还原真实的历史进程。 城市图说:以地图的形式详解西汉都城长安。 地名择要:古今地名对照,诠释西汉时期重要地点的过去和现在。 历史名人:详解西汉时期的风云人物,评析西汉名人的历

    • ¥8.5 ¥15 折扣:5.7折
    • 图说中国历史·秦(权威疆域版图、专业战争地图,用地图重现历史的变迁;正说历史名人、正解历史事件,用文字追溯历史的底蕴。探
    •   ( 1544 条评论 )
    • 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李兰芳撰文 /2014-01-01/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图说中国历史?秦》以秦朝的历史进程为主线,突出秦朝时期的疆域版图,图文结合阐述该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大众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正面包括疆域版图、朝代图说、地名择要、城市图说、历史名人、逸闻趣事等专题内容;背面以历史长河的形式串联该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经济与社会生活等专题内容,还有历史时间轴、西史对照、历史比例尺、参考资料等知识版块。装帧形式为对开单张折叠图,防水、耐折、撕不烂。 具体栏目设置如下: 疆域版图:权威历史地图展示秦朝疆域、行政区划和历史地名。 朝代图说:正说秦朝历史,还原真实的历史进程。 城市图说:以地图的形式详解秦朝都城咸阳。 地名择要:古今地名对照,诠释秦朝时期重要地点的过去和现在。 历史名人:详解秦朝时期的风云人物,评析秦朝名人的历史

    • ¥8.5 ¥15 折扣:5.7折
    • 图说中国历史·夏 商 西周(权威疆域版图、专业战争地图,用地图重现历史的变迁;正说历史名人、正解历史事件,用文字追溯历史
    •   ( 1227 条评论 )
    • 本书编写组 /2014-01-01/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图说中国历史?夏 商 西周》以夏商西周的历史进程为主线,突出该时期的疆域版图,图文结合阐述该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大众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正面包括疆域版图、朝代图说、地名择要、城市图说、历史名人、逸闻趣事等专题内容;背面以历史长河的形式串联该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经济与社会生活等专题内容,还有历史时间轴、西史对照、历史比例尺、参考资料等知识版块。装帧形式为对开单张折叠图。 具体栏目设置如下: 疆域版图:权威历史地图展示夏商西周疆域、行政区划和历史地名。 朝代图说:正说夏商西周历史,还原真实的历史进程。 地名择要:古今地名对照,诠释夏商西周时期重要地点的过去和现在。 历史名人:详解夏商西周时期的风云人物,评析夏商西周名人的历史价值。 逸闻趣事:笑看夏商西周时期

    • ¥8.5 ¥15 折扣:5.7折
    • 北京历史地图(元)
    •   ( 72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6-04-01/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公元1215年,蒙古骑兵在战乱中烧毁了金代的中都宫阙,只有东北郊的太宁宫幸免于难,忽必烈建新都城选址时,放弃了金中都原址,而以太宁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兴建新都。至元十一年(1274)基本建成,此前,于元八年(1271)建国号为大元,九年(1272)二月忙乱中都为大都。 刘秉忠,字仲晦,号藏春散人,是大都城的规划设计与修建工程的主持人。他熟读经典,在建国的许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都城面积约五十多平方公里,它的南城墙在今东西长安街的南侧,北城墙在今小关一线,东城墙和西城墙分别和今二环路内侧的东直门、西直门各在南北一条垂直线上。 在大都城的平面设计上,出现了一条明显的南北中轴线,在积水潭东北岸上选定了大都城的几何中心,既中心台,台东约23米处建筑了一座中心阁,相当于今天鼓楼的所在地。 大都

    • ¥6.9 ¥10 折扣:6.9折
    • 中国历史地图及大事年表
    •   ( 1424 条评论 )
    • 中国地图出版社 编著 /2013-05-01/ 中国地图出版社
    • 《中国历史地图及大事年表》 紧扣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正面为中国历史地图,背面为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正面陈列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22幅版图,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展现我国历代疆域的变迁情况;背面将我国历史分成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先秦时期)、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等15个历史时期,精选每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 ¥5.9 ¥8.2 折扣:7.2折
    • 世界历史地图及大事年表
    •   ( 1480 条评论 )
    • 本书编写组 /2013-05-01/ 中国地图出版社
    • 《世界历史地图及大事年表》 紧扣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分正反面。正面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陈列世界历史上有代表性若干幅版图,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展现世界历史上主要大国版图的变迁情况;反面依照世界文明史进程,节选人类文明的开端(上古时期)、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时期)、资本主义阶段等9个历史阶段,并精选每个历史阶段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由图导史,以便生动、简洁地为读者勾勒出世界历史发展的走向。

    • ¥5.9 ¥8.2 折扣:7.2折
    • 民国文人地理丛书:西北望——陕西新疆旅行记
    •   ( 139 条评论 )
    • 王桐龄 等著 /2013-04-01/ 辽宁教育出版社
    • 《民国文人地理丛书·西北望:陕西新疆旅行记》为“民国文人地理丛书”的一种,收录了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王桐龄所著《陕西旅行记》和英国著名地理学家萨维·汉丁著、夏雨译的《西北重镇新疆游记》两部书稿。《陕西旅行记》记录了作者1924年暑期赴西北大学任教过程中所亲眼所见,包括当地的地理、气候、物产、风俗、人口、吏治、教育、交通等各个方面,而且着重论述了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西北重镇新疆游记》不但清楚地告诉读者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围的风土人情,而且详细记述了沙漠的演变及里面值得注意的考古材料,更有作者及其手下在沙漠中的惊险遭遇,破解了很多沙漠之谜,知识丰富,故事惊险,不仅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沙漠历险记,更是当今沙漠探险者难得的探险指南。

    • ¥9.6 ¥13.4 折扣:7.2折
    • 乡土地理和家国情怀
    •   ( 117 条评论 )
    • 李九彬 王勇 编 /2021-06-01/ 西南大学出版社
    • 地理学以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两大特征,其空间可分为全球、区域和地方尺度。目前,国家课程主要关注全球和区域尺度的位置与分布、特征与差异、过程与变化、地理联系等内容,而地方尺度的相关内容占比较少。教师和学生日常可以直接观察、接触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以地方尺度为主,能否将在国家课程所学的地理规律与原理迁移应用于地方尺度,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索的地理课程与教学问题。

    • ¥10 ¥20 折扣:5折
    • 1936 老北京风俗地图
    •   ( 1675 条评论 )
    • FRANK DORN 绘制 /2010-06-01/ 学苑出版社
    • 本图由美国将军FRANK DORN绘制于1936年,用漫画笔触描绘人物、动物、建筑、交通工具,展现了民国年间北平城的风物民情,诸如老先生在西城斗鸡放鸽,小偷在晓市兜售珠宝项链,驼队和驴车进出左安门、右安门,外国人在西山打高尔夫。地图右边和上边还有半圈附图,从公元前1100年的建城传说画起,一直记录到迁都南京,既形象生动又幽默风趣地表现了北京的千年变迁。图的左右下首有北京婚礼和葬礼的场面图。地图的背面附有北京建城史大事记的文字介绍。

    • ¥5.7 ¥10 折扣:5.7折
    • 北京历史地图(明)
    •   ( 86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6-04-01/ 北京燕山出版社
    • 明灭元后,永乐元年(1403)正月辛卯日,改北平为北京,定为行在,此乃北京城以北京为名之始。永乐十九年北京需以北京为名之始。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罢和在之称,定北京为京师,原京师改称南京。 明代北京城是封建社会都城建设的鼎盛时期。它自内向外分为宫城(即紫禁城,为城砖干摆城墙)、皇城(黄琉璃瓦顶,红墙身)、大城(在砖砌的城墙)。嘉靖三十二年(1553),加筑了城南部的外城,形成了北京面“凸”字形轮廓。 明代京需由三套城墙组成,内城的中心是景山主峰上的万春亭,壮美的中轴线以钟楼为传统起点,南至永定门。主要建筑座落在贯穿三重城圈7.8公里长的中轴线上,以府、寺、观、坛、庙及四合院相映衬,呈左右对称。紫禁城处在层层城墙的拱卫之中,以天、地、日、月四坛相围。巍峨的宫殿,秀美的御苑,威严的城门、典

    • ¥6.9 ¥10 折扣:6.9折
    •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   ( 536 条评论 )
    • (日)圆仁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 /2007-12-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大唐西域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马可·波罗游记》历来被视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三大文化游记。前二部堪称记录佛学东渐的姊妹篇。 从《大唐西域记》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时间间隔近两百年。中、日两国的先人,就像跑接力棒一样,共同完成了这样一场文化接力。两次赛棒的交接,似乎都含有某种文化拯救的意义——玄奘去印度求法时,正是佛教在印度即将走向衰颓之际;而圆仁来大唐求法,也恰遇武宗毁佛的“会昌法难”之时。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的拯救与弘扬,终靠的都是人的坚韧信心。他们怀着信心上路,用信心接过赛棒,而那棒端始终燃着一炷明亮的文化焰火,生生不息。——这火的种子,就是佛学佛心。 在国人热切呼唤中华文化走向复兴的今天,相信这桩千年之前的文化接力事件,将对我们有特殊的启发。

    • ¥9 ¥12 折扣:7.5折
    • 新编历史小丛书 华夏文明地理新谈
    •   ( 778 条评论 )
    • 唐晓峰 /2019-11-01/ 北京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生动地介绍了华夏文明发生发展的历史,总结了华夏文明的特点以及在地理学上的成就。本书利用考古学、古文字学的成果,并结合作者多年来实地考察的经验,分析了诸如民族、山脉、河流、风等地理要素与人文历史的关系及其背后的地理思想。

    • ¥9 ¥18 折扣:5折
    • 北京历史地图(清)
    •   ( 39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6-04-01/ 北京燕山出版社
    • 1664年清入关后,沿用明北京城为国都,称京师。清代在北京城原有建筑上,重修或增建了一些殿堂、亭阁、王府等。并大规模地开发了北京在西北郊,营建了规模空前、华丽非凡的离宫建筑群,即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玉泉山)、静宜园。 (香山)和清漪园(翁山),称为“三山五园”。因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这一带园林有关,因此成为与紫禁城并重的另一个政治中心。 据《京师坊巷志稿》记录,清北京在街巷胡同三千多条,计十坊,比明代少的多,但坊比明代大。人口为76万。

    • ¥6.9 ¥10 折扣:6.9折
广告